APP下载

浅谈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

2018-07-16崔滢滢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展览科技馆

崔滢滢

摘 要 科技馆是推动现代人文科技发展,普及大众知识水平,提高大众科学素养的科学性场所。笔者结合了科技馆展品,就其标准化体系构成,浅析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科技馆;展品标准; 展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142-02

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是科技馆常用的两种展出形式,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密不可分。虽然都是以“展品”为载体,但是在展出时间、展现手法、展示内容比重上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作为科技馆工作的根本,展品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若没有了展品,所有设想都成了海市蜃楼。但在我国当下的学科分划中,没有科技馆学的存在。而科技馆所展出的展品水平的评测标准,对个人而言也是截然不同的。要对一件展品的质量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网络,并依照当前标准来实施评价。筆者有幸听取了有关报告,参照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表的《1998—2005科技馆研究文选》,就自我平时生活中的阅历以及将来计划,就以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展厅一线员工的方面给予科技馆展品品质水平评估标准。

1 展品安全属性

就目前而言,越来越多展馆展品运用了有互动性的展示技术来实现与参观人员互动,所以造成了机电驱动的展品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现代科技馆的在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的问题上,更比普通的陈列式展览需要人们重视。所以,展出方更应针对人们的安全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并向人们普及安全意识和应对方式,如此才能保证人们和展品双方的安全。但同时,保证展品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对于属性含有高危有害的展品,在展出时,必须对其安全性能和隐藏威胁做出先手预判,并制定相应的安保措施,尽量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虽然展出是展品的第一目的,但保证安全,是工作人员需做到的第一要务。

科技馆和普通博物馆不同,博物馆更多的是展出静物,而科技馆更注重的是和参观者之间的交互,所以设立了很多大型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大多设计了许多运动物理学的原理设计。例如,参观者在三维滚环上转动时,会有失重和眩晕感;参观者在月球漫步项目上,应严格控制机器承重的问题:体重低于45kg的观众在参与体验是可能无法回到地面;体重超过80kg的观众进行体验可能造成安全设施受损从而伤及性命的问题,故而要严格限制此类人的参与。可以通过人员巡逻筛选,撰写醒目安全标识,广播循环播放的有效形式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

2 展品科学属性

展品的存在根基就是具备客观科学性质。如果从根本上存在错误,那么就违反了科普的本意,还会误导一无所知的人,出现危险和荒谬的错误。对于展品科学性的评测大概包含以下原则。

1)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其对人文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好的展品,应当能够完美体现现代科学从诞生、发展并渗透进国民经济和人文社会进步这个过程的。展现的展品需要严谨遵循以经过证实并得到了公认的科学标准,不展出虚拟想象、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艺术品”而非展品。更应该注重其在传播媒介上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2)是否恰当地结合了文化艺术。科学和艺术如同美学天平的两端,保持微妙的平衡便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其两者所追求的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们是否完美结合是衡量一件展品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的展品往往更受到大众欢迎,那些优秀的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展品,确实是大众目所能及科技光辉的闪耀之处,事实也的确如此。

3 展品知识性

知识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进行展览教育,让大众从趣味中用简单的方式学到更多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便是科技馆存在的主要目的。要想做好,最主要的是从展品上表现出其与观众相互辉映的魅力和内容。为此应做到如下几点。

1)确切评价大众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展品的内容有必要匹配这一要求。达成要求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引起观众的探究、求索以及学习的想法。比如可以普及一些当代热门科技发展和重要内容、国民经济与人文社会中亟待处理的科技有关问题以及知识、主要目的为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从而有必要学习的科技常识等。

2)正确评判大众的知识层次。正确衡量展品与观众之间的知识水平从而衡量尺度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公众科学素质调研成果以及人口普查信息的比较,能够首先判断得到观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推出众多展品基本囊括的知识内容以及水平。这样多数观众从对展品的了解和被其魅力吸引的情况下,能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并与自身所见所闻相结合拓展,得到升华。与此同时,水平较高和较低观众的需求也能得到互为补充与加深了解的作用,这便不违背展品的选择和内容设计的初衷安排。科技馆的展品不可犹如天之皓月触不可及,给人以不真实和失去信心无意去了解的感觉,应当如同水中之莲,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美和芳香并被其吸引,获得心理上的欢愉和知识殿堂的洗礼,能做到符合这些要求的,才是十分出众的展品。

4 展品互动性

有关于科技展成功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互动性”在科技馆体验项目的排名中,名列第一。而科技馆相较于传统博物馆的特色就在于和观众达到身体甚至心灵上的交流和共感。展出强调在互动中探索发现,思考解决和启迪思考的乐趣。高频互动以及持续的心灵探究是科技馆展品保持活力的关键环节。馆中的优秀展品就应该像一枚钥匙,能打开观众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的大门,使他们摇身一变为探索知识的冒险家。“主动or被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展品的表达方式决定的。

不同的展品,可以通过不同的参与形式来与观众互动。可以是通过感官、触觉动作交互形式分开,也可以互相融合。形式不一,万事开头难,所以参与型的展品最难设计,它不仅对设计者巨大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检验,也考验了科技馆的教育想法的渊图远算,还从侧面体现了设计者的人性关怀。

5 展品趣味属性

人類最优秀的导师就是兴趣。就处在陌生的科技馆氛围中,观众的目光路线大多较为随意松散,更多是为了享受自由探索发现和主动寻找的好奇学习氛围。因此,展品必须足够有趣味,才能吸引观众为之驻足,进而达到普及和启迪的目的。有人认为,好的展品要始终能吸引观众并让其维持兴趣。而就展品来说其趣味性与单方面娱乐设备有所不同。它关键是一种方法,最终效果就是达到其教育作用以及传递知识传递的原本作用。孩子们游玩的游乐场有秋千,那只是一种常见的游乐设施,大家都尝试过并不感到好奇。但中国科技馆新馆里也有秋千这件展品,不同的是旁边有摆锤和它产生了共振。小小的一个摆锤,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件东西结合在一起,便能激发观众思考的潜能。

6 展品经济性

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经济性这项指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指就投资利益来讲评估展品的教育性能,尽力加强展品的使用率,耐用率,不宜损坏的品质;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多重复利用;少使用成本过载而表达内容有限的展品,以求小投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的。科技馆每一件展出的展品,都应该把成本消耗和运营情况进行完备的资料记录,以便考核其经济实用性。

在考虑展品经济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展示效果,就实际制造展品时,尽可能挑选价格低廉品质有保障且较为耐用的材料,与此同时尽可能通过自己制作来最大程度上减少制作成本,制作的展品取得好的效益的同时,也能提高科技馆相关人员的水准和执行判断力。

7 展品创新属性

目前,我国在研究科技馆展品部分时多模,基本都是通过模仿来实现创新,有的甚至直接购进,自主意识严重缺乏。一件具有创新性的展品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创意独特,揭露科学主题的方式标新立异;表现手法或者互动方式创新;为实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创新;业内无雷同展品等。

展品的创新,好比新鲜的血液之于机体,是科技馆的核心力量,也是科技馆的终极目标。而国内的一些新馆,更要在成为全国行业内的研发、服务、资源共享的核心,实现创新性新的突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各地不同情况的科技馆,都或多或少的遭遇了展品的问题。展品是一个科技馆活力来源,就质量方面来说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科技馆存在和教育意义。而对展品质量的评估,是一件需要战略目光的事,尽最大努力去做,便是对国内科技馆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

参考文献

[1]王洪鹏.浅谈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J].科普研究,2011,6(5):65-70.

[2]李霞,段钊.浅析我国科技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181-185.

[3]陈杰.浅谈PLC技术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四层展品的构思——关于科技馆展品设计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系列之一[C]//2009.

[4]莫静蕊.浅谈科技馆展品展项机械结构的可靠性设计[J].中国机械,2013(4):124.

猜你喜欢

展览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揭开古籍文献与历史图像神秘面纱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关于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观诚毅科技馆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