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虽无罪,但要架得住“交税”

2018-07-16许诗雨

第一财经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交税单身人士

许诗雨

最近,和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件大事就是国家的税收政策要改革了。6月2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在众多修改内容中,有两条内容被highlight了出来。

首先是一条利好消息。草案提议从今年10月起,将个税免征额(大家习惯叫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一些积极的媒体很快就算好了账:如果税前月薪1万元,那么这次调整后每月可以少交150元税。

一拨开心过后,人们还发现了这样一条修改内容:“新增五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保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要交的N险一金之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简而言之,如果你有以上5项开支,那么交税时都就适当减负,看起来也是好消息。

但一些自媒体迅速反向思维了一把—对于未婚未育的人来说,好像享受不到子女教育支出的专项扣哦?然后,经过一番“高度概括”,便有了这样的标题:“单身税”来了。然后,广大单身人士纷纷表示受到了又一次暴击。

哎,明明是想着给大家减税,反被解读成了欺负单身者,政策制定者也可以说是有点委屈?

好啦,是有点促进生育的意思—毕竟有了孩子才能享受这项减免。但为了社会发展,在很多低生育率的国家,政府都会为促进生育努力。比如芬兰每个待产妈妈都会得到一个免费的“母婴包”,包含了婴儿服、尿布、床上用品等新生儿第一个月会用到的必需品,如果放弃礼包,可以选择现金补贴。在德国,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内,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中的一方每月可得到相当于本人税后月收入67%的补贴,每月最高可达1800欧元。新加坡每个家庭新出生的前两胎婴儿,只要是新加坡籍,便分别可以获得6000新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的补贴,第三和第四个孩子能够获得8000新元(约合4万元人民币)补贴。过去大家谈到这些国外的生育福利时,一般都还带点儿羡慕不是?所以,这次的问题或许在于和生育捆绑在一起的是税,于是引爆了情绪。

当然,也不能怪单身人士玻璃心,动辄就往“这社会对单身人士也太不友好了”去想,毕竟这个社会真的对单身人士有点不友好。看个春晚,小品都在催婚催生,聚会吃饭阿姨妈妈除了房子车子最喜欢唠叨的就是谈了吗结了吗生了吗,而房子车子也是为谈结生准备的。在舆论场上被歧视久了,难免会有些反抗情绪。

要保证社会和家庭的延续,鼓励婚姻和生育无可厚非,但一些针对单身者的歧视也该打住了。发表在《婚姻与家庭》杂志上的一项为期4年的追踪研究证实,在健康、幸福、抑郁和自尊等维度上,已婚者和单身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甚至更有利于单身者:他们经常与父母联络,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社会的大方向是鼓励生育,现在大家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可单身这件事本身不是错。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已婚人士看来还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快乐。

不过,一个人独立生活时,除了生活成本,难免也会多付出一些成本,这也是单身的代价之一。当然啦,“第二杯半价”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不算单身税。毕竟,你还可以和朋友分享或是自己全部吃掉嘛!

一些存在过的“单身税”

古罗马

公元前18世纪,古罗马皇帝屋大维·奥古斯都在《朱利亚法》中规定,单身男性公民要受惩罚,比如剥夺继承权且不能参加公共活动。到公元前9世纪,罗马执政官Papius与Poppaeus基于鼓励结婚生育的原则在《巴比亚波培亚法》中进一步增加了惩罚单身者的内容。然而,Papius与Poppaeus两人都是彻底的单身。在当时的罗马,保持“单身”是一件很高贵、很奢侈的事,单身是真·贵 族。

英国

英国在1695年颁布了《结婚义务法》,要求超过25岁的男性公民如果还没结婚都要交光棍税。不过这笔税收主要是为了填补因为英法战争而空虚的国库。到1706年政府缓过来之后这项税收就取消了。

美国

美国密苏里州在1821年前一直保持对州内21岁至50岁的未婚男子征收1美元单身税的制度,这个制度被废后,当地政府还反复提案恢复这项税收以及增加对单身女性的课税,但都被否决了。1921年,美国蒙大拿州也推出过向所有单身汉征收3美元的单身税,但次年就被驳回了。

南非

1919年,南非一度因种族原因开征过单身税,目的是让白人的人口增长与黑人的人口增长相匹配。

德国

1923年,德国的杜伦镇通过了一项单身者每月要交2000馬克的单身税制度,但很快就被推翻了。

苏联

1941年至1990年期间,苏联一度实行过无子女税政策,对25岁至50岁的无子女男性和20岁至45岁的无子女女性征收—大部分单身人士必然就在被征税之列。这笔税收不是一笔固定的钱而是按比例算的,占每个人每个月工资的6%。

虽然没有单身税,单身人士还是每天都被“税”

家庭套餐不能享

在美国,保险、旅行、健身房、参观等消费领域通常都会给夫妇更优惠的套餐,与此同时社会给的福利保障也会更多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那么努力地争取让当地政府认可同性婚姻。

好吧上述以家为单位的优惠有点远了。说些近的。为什么游泳馆的家庭套票还得证明亲缘关系才能买?我和我室友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行吗?你看,电信公司的家庭套餐就从来不查户口。

独自旅行成本高

一个人去旅行可以尽情朝圣,反复去同一个地方,睡到几点都没有人管……但成本高是个大问题。有时候单间可能比双人房还贵,索性定个双人间吧又难免心里不平衡。去一些日式酒店更麻烦,某温泉胜地不知为何就是一定要2人以上预订才肯把房间给你住。

相个亲好贵啊

某种程度上来说,相亲还真是件劳心劳力投入回报不成正比的事儿。见面得吃饭吧,为了留个好印象得找得体的馆子吧,人均至少也得3位数,遇上周围长辈朋友太热情,一个月安排好几局的,恩格尔系数直线飙升。让对方付钱?那可就得做好上热搜的准备了。大家都节约点,约在炸鸡店碰头?视之后的送礼情况也可能有被当成极品上热搜的风险。

更别提许多难以预料的支出了。有位朋友,遇到過一位礼貌周到但车技不太行的相亲对象。每次开着20来万元的小跑车送完她回家,都会在小区花坛剐蹭一下,最后实在不敢再见第四次了。

休假机会通常更照顾有家庭的

一到暑假,你也想趁着最好的季节去大西北在风吹草低里诗和远方一把。然而同组的×姐说得带孩子出国参加交流,×哥说老婆说再不去海岛玩就离婚,于是,好心的领导照顾了一圈,只能留你这位身上还留着暑假生物钟的单身小朋友继续当留守儿童。

连加薪发福利都可能先考虑拖家带口的

在年代电视剧里,经常会有工厂领导对某个单身的优秀青年说,“老×上有老下有小,这次加工资/分房/提干就先考虑他了,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离开了分配制迈入市场经济后,虽然更以能力说话了,难免还有基于人之常情向已婚人士倾斜的情况在。事实上在美国,情况也是这样的,而且并不是因为已婚人士大多年资高的关系。美国哲学博士Bella DePaulo所写的《单身更快乐》一书提到,有一个研究比较过几对同卵双胞胎的收入,结果已婚的那几位比未婚的那几位收入平均高了26%。

包红包也不能打折

关于包红包这事儿,大家通常在聊行情时都会讲一包均价,很少谈人均价。于是,为了达到数量上的统一,单身的朋友往往得塞上和别人一家三口差不多的钱。

在某些有开包唱票,哦不对,唱钱并登记在册的地区,单身人士的扎心感总是会更强一些。哎,刚刚那个1000元红包好像是那边的一家三口给的,你们都不在意我一个人给的钱和他们一样多 吗?

人均住房费用比较高

买房时,一套房子的价格并不会因为购买人数的多少而转移,但对买房者来说,一起买房的人数多少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若是租房,整租的价格平摊下来往往比租单间划算不少。再加上水电煤、物业宽带费这些日常开销,在住这个生活大头上,生活对单身人士实在很难说友好。

大家总是捧结婚踩单身

自媒体总喜欢把已婚已孕的名人称为“人生赢家”,而谈到单身人士,话题总和焦虑捆绑,显得苦哈哈。社会环境鼓励提高生育和大家主观上总是捧结婚踩单身可是两回事哦。单身人士平日里白白遭受的diss真是有苦说不出。精神损失也是一种损失。

但,多花点钱让自己开心的道理在单身身上也行得通呀

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既不用牢记各种纪念日并提前3个月开始琢磨买什么价格合适、不落俗套、略带惊喜、发朋友圈有面子的礼物,也不用前脚才把辛辛苦苦加班一个月挣来的加班费装进口袋,后脚就得乖乖跑去孩子的补习班交费。和养家育儿的那些大花销比起来,少的那些税收优惠、旅行时多付的住宿费其实真的还好哦。

可以无拘无束地投入爱好

可以无拘无束地打游戏到深夜—虽然本质上挺对不起自己的;可以愉快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为自己的小众爱好朝圣而不用遭受“这到底有什么好”的白眼和吐槽;可以为练好流心蛋包饭一口气敲掉36个蛋,不会冲出来一个人二话不说骂你浪费。

少一个软肋

知乎上有一个著名回答说,爱一个人的感觉就像是同时拥有了软肋和铠甲。单身吧,虽然少了铠甲,但同时也没了软肋呀。小到独自在外,不用记挂家里伴侣和孩子的温饱幸福,大到做重大抉择时不用被儿女情长左右,也挺好的。

免了许多争执

两个人生活,难免会因为鸡毛蒜皮柴米油盐起摩擦。一个人生活多好,彻底免去了为年夜饭去谁家吃、谁倒垃圾谁刷碗、马桶盖是盖上还是翻起,孩子不济的那方面究竟是谁的基因在作祟而吵个不休的烦恼。

猜你喜欢

交税单身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所有应交税的人都交税,都按税法去交够税,这恐怕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去解决的问题”
“富人多交税,税率加大到50%或55%”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吹牛不交税,作文共陶醉
WHEELS IN MOTION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