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的食物

2018-07-14万人杰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肉食野菜主食

万人杰

摘要:唐代诗歌博大恢弘,灿若星辰,主题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但是无论写人写物,还是写情写意;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家国天下,都是对生活的反映,自然就不能离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而食物首当其冲,诗人眼中的食物就是今天的话题。

关键词:唐诗;主食;野菜;肉食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中有一句: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唐朝是一个禁屠管控比较严厉的时代,食物种类也远不如宋朝丰富。但是,唐代诗歌异常发达,饮食文化必定通过唐诗得到体现,灿若星辰的唐诗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之食,少不了对食物的描写和赞美。那么唐朝到底有什么可吃的呢?我们试着从唐诗的角度做一简单梳理。

在主食方面,唐朝有许多种五谷蒸制或熬粥,再或炒制而成的饭食,如杜甫所见南方“稻米炊能白”。李白爱吃菰米做的雕胡饭:“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杜甫也写诗表达对雕胡饭的喜爱:“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唐朝寒食節还有一种食物叫青精饭,也叫乌米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杜甫《赠李白》中写它“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可见它养生效果不错,皮日休也有“青精饭熟云侵灶”,应当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食物。

而麦类往往是被磨为面粉,变化出种类繁杂的各种面食。比如唐朝兴食的胡饼,算是当时一种主食了,胡饼有不同的做法。皮日休诗中说“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这里胡饼是蒸出来的。白居易的《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中曾有描写:“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里胡麻饼也算胡饼的一种,是煎烤出来的,对胡麻饼的描述就像现代的馕,尤受西北地区人民喜爱。还有一种重要的主食,也叫饼,既不烤,也不蒸,而是水中煮,名曰汤饼,李颀有诗曰:“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冬天吃汤饼,在夏天,还有一种食物叫冷淘,也就是凉面,也是汤饼的一种。杜甫的《槐叶冷淘》中写:“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写得是槐叶面条,槐叶榨汁和面,出锅后吊在井里冷透,或者直接过凉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加了嫩槐树叶汁的冷面吃起来冰凉爽口,是夏日纳凉之佳品。

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有“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一句。说的是过年席间有种糖叫胶牙饧,类似于后来的灶糖。现在我们把它作为祭灶食品,意在恳求灶王返回仙界时,被这种糖粘合住嘴巴,无法说坏话。

关于菜品,主要是蒸煮的菜,多的是各类羹菜。在唐代,一般的百姓家吃不到多少肉食,尤其唐律中对宰畜管理很严格,很容易获罪。日常多炖煮蔬菜,佐以腌制的小菜,下饭便已足够。杜荀鹤在《山中寡妇》里对饮食就只有一句“时挑野菜和根煮”。

遍观唐诗,这些野菜应该主要有几样:葵,藜,藿等。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的美称;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藿是豆叶,嫩时可食。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说:“蒸藜炊黍饷东菑。…松下清斋折露葵。”还有“园葵固足美”。白居易专门作了《烹葵》一诗:“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李白也有“一饭葵与藿”。除此之外,还有元稹“野蔬充膳甘长藿”,皮日休“未及烹葵菽”,张九龄“甘从葵与藿”,姚合“野饭具藜藿,永日亦不饥”,僧贯休“却思食藜藿”等,可见其普及程度。

但唐朝百姓也并不是一定没有肉吃,比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第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说明当时至少有鸡肉和小米饭。不过这大约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规格。类似在诗句中记载的家常菜式还有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吃饭只有一道菜,应该是寻常百姓家最常见的情形了。

也有豪放些的情形,如李白“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是按照《唐律疏议》的说法,“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徙一年半”,一般人冒不起这个风险。当时较为普及的肉应该是羊肉和鸡肉,另外一样美味就是鱼了。

唐代食鱼最好的方式是鱼脍,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专门的“鲙”字。当时由于鲤鱼的“鲤”音同天子姓氏,禁食鲤鱼,切脍最佳选择便是鲈鱼。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唐是食用生鱼片的高峰期,有大量诗词反映这一现象:王维在《洛阳女儿行》诗中写道“侍女金盘脍鲤鱼”;王昌龄的《送程六》诗道“青鱼雪落鲙橙虀”;白居易的《轻肥》诗就提到:“脍切天池鳞”,又有《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写“朝盘鲙红鲤”,《盐商妇》中写“红脍黄橙香稻饭”,还有“脍缕落红鳞”,“红丝脍缕肥”等句,让人食指大动;晚唐夏彦谦的《夏日访友》诗则有“冰鲤斫银鲙”;杜甫也是切脍的忠实粉丝,他在《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中的“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描写出了鱼脍的细腻轻薄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还有“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饔子左右挥双刀,鲙飞金盘白雪高”等句,直言对切脍厨师高超刀功的称赞。

在水果方面,虽然可吃的也有不少,但是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和后世的“日啖荔枝三百颗”相比,还是充分显示出了交通迅捷的重要性。唐朝的荔枝是贵妃特供,但在宋朝,东京街头就有卖,可见古往今来,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社会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加丰富,食物也日趋丰富多样起来。

唐诗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不仅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突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诗词文化产生经久不息的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唐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反映,唐诗对研究唐代经济政治和文化极具价值,其中所包含的饮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渊源,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猜你喜欢

肉食野菜主食
聪明吃主食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肉食恐龙的食物
挖野菜
肉食人物
野菜的盘中艺术
宝贝爱主食
肉食恐龙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