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塔尔断交危机一周年:封锁与突围

2018-07-13丁隆

世界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卡塔尔阿联酋沙特

丁隆

去年6月初爆发的卡塔尔断交危机至今已有一年时间,中间起起伏伏,解决前景更是不容乐观。就在前段时间,沙特阿拉伯还就卡塔尔正与俄罗斯磋商采购S-400防空导弹系统一事发出威胁称,如果卡塔尔购买S-400系统,沙特将对卡塔尔采取军事行动。而卡塔尔方面也不甘示弱,甚至高调反击。在今年6月初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卡塔尔副首相兼国防大臣阿提亚表示,卡塔尔不会参与任何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随后在6月5日(刚好是断交危机一周年),阿提亚又公开表示卡塔尔希望“加入北约”,愿意让北约在卡塔尔驻军或设立“专业化中心”。尽管北约官员随后婉拒了卡塔尔的请求,但充分肯定了卡塔尔与北约的合作,称“卡塔尔是北约一个重要的、长久的合作伙伴”。卡塔尔这些举措显然是在向“断交四国”(沙特、阿联酋、埃及和巴林)示强,显示其在四国的断交和封锁之下不仅活得很好,而且还有余力拓展战略空间。

目前看来,断交危机无望在短期内解决,而这场危机对海湾地区乃至阿拉伯世界区域整合的负面影响可能将延续数十年。

卡塔尔应对危机游刃有余

在断交危机爆发初期,卡塔尔确实措手不及,沙特等国的海陆空全面封锁更导致卡塔尔出现物荒、人荒和钱荒。卡塔尔是世界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但除了能源,几乎不出产任何农产品和工业品,食品基本全部从邻国沙特和阿联酋进口。面对沙特等国的封锁,卡塔尔一方面自力更生,在断交危机爆发后的八个月内,卡塔尔新开设工厂数量是过去两年的总和;另一方面迅速开辟新的物资供应渠道,土耳其和伊朗在危机爆发初期马上向卡塔尔提供紧急物资供应,卡塔尔政府则向进口食品提供补贴以平抑物价,因此卡塔尔国内市场供应大体平稳,价格涨幅也不算太大。建设2022年世界杯场馆所需的建筑材料遭到沙特和阿联酋断供后,卡塔尔另寻供应商,使得工程进度未受较大影响。

卡塔尔是一个移民国家,220万常住人口中超过85%是外籍人员。断交危机导致部分外籍劳工和外资企业从多哈撤出,卡塔尔一度面临人荒。为应对这一被动局面,去年8月卡塔尔宣布向80个国家和地区公民简化签证程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可以在不提前申请签证的情况下,在落地卡塔尔后获得入境许可,且不需支付任何费用。此举使得卡塔尔的外籍劳工和游客皆有所回升。有分析还说,这一举措还将帮卡塔尔实现在2030年前每年接待700万游客的目标,并有助于将来吸引更多游客到卡塔尔观看2022年世界杯。

此外,断交危机也一度使卡塔尔遭遇钱荒。阿联酋趁卡塔尔主权信用评级下降的机会,在国际外汇市场大肆做空卡塔尔里亚尔。卡塔尔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应战,以维持与美元挂钩的里亚尔汇率。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多次向国内银行系统调拨美元现钞,以避免流动性枯竭。在断交危机爆发一个月后,就有经济学家估计,因民航停飞、海运中断、物资匮乏等因素,断交危机对卡塔尔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300亿美元。显然,卡塔尔在这场危机中付出了高昂代价,但现在基本已渡过难关。目前,卡塔尔外汇储备约为350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3300亿美元,与断交危机前相比变化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认为,断交危机对卡塔尔经济和财政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卡塔尔经济增长前景乐观。报告预计,2018年卡塔尔经济增长率将达2.6%,而沙特与阿联酋分别只有1.7%和2%。

从内政上看,断交危机不但没有如预料地那样引发卡塔尔政局动荡,反而使卡国内空前团结,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埃米尔塔米姆成功地将自己打造为抵御外辱的民族领袖,其家族统治空前巩固。从外交上看,卡塔尔过去一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在中东地区,卡塔尔强化了与伊朗和土耳其的关系,积极巩固与立场中立的阿拉伯国家关系。去年8月,卡塔尔宣布与伊朗全面恢复外交关系。土耳其驻多哈军事基地逐步坐实,土方已派遣多批军事人员前往驻扎。在叙利亚问题上,卡塔尔主动停止卷入叙内战,与极端组织切割以摆脱“支恐”嫌疑。在欧洲,卡塔尔一方面积极拓展与欧洲国家的共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将沙特等国塑造成以强凌弱的地区霸权,博得较广泛同情。欧洲需要大量液化天然气,这为卡塔尔开展“天然气外交”提供了机会。断交危机后不久,卡塔尔便与意大利签署天然气长期供货合同。此外,卡塔尔还加快了从欧洲国家军购的步伐。去年9月,卡塔尔与英国签订协议,向英方购买24架“台风”战斗机。12月,卡塔尔与法国签订军购大单,法国向卡塔尔出售12架“阵风”战斗机和490辆装甲车。今年3月,卡塔尔与意大利签订协议,向后者采购28架NH90军用直升机,这批直升机将在三年内交货。当然,卡塔尔投入外交资源最多的是美国。卡塔尔在美国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公关费,力求改善卡塔尔在美形象;与美国签署巨额军购协议,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对卡塔尔态度。这些外交投资收到了不小的回报。美国起初力挺沙特,指认卡塔尔“资助恐怖主义”,后来态度有所软化。今年1月,美国与卡塔尔举行了首轮战略对话,称赞卡塔尔采取妥善举措回应美方关切。4月,塔米姆更是成功访美,特朗普称其“反恐有力”。

2017年9月15日,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访问法国。

与上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一年沙特、阿联酋等国在内政外交上的表现则有点差强人意。尤其是沙特,内部政局几番出现戏剧性变化,引发外界关切;其对黎巴嫩事务的干涉和在也门的军事行动,则饱受争议。

危机常态化

从沙特一方来看,过去一年其对卡塔尔的立场几乎没有软化。自其向卡塔尔提出13点复交要求后,沙卡之间仅进行过一次不欢而散的电话交谈。沙特王储在接受采访时则对断交危机轻描淡写,称卡塔尔问题微不足道,似乎根本未将此事提上议事日程。

总体来说,沙特一方与卡塔尔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短期内难以化解。在沙特一方看来,卡塔尔当年拒绝阿联酋的邀约而独自建国,实属妄自尊大之举。1995年塔米姆的父亲哈马德政变上台,更是引发沙特等国的强烈反感。但天然气大发现给了卡塔尔十足的底气,使其在“叛逆”道路上越走越远。卡塔尔以金钱铺路,频频介入中东重大问题,主持调解苏丹达尔富尔问题、黎巴嫩问题、阿富汗问题等,风头日渐强劲,甚至开始挑战“老大哥”沙特的权威,并不断向伊朗和土耳其靠近。“阿拉伯之春”爆發后,卡塔尔更是通过支持政治伊斯兰势力,与沙特和阿联酋一方针锋相对。而为了营救在伊拉克打猎时被劫持的王室成员,卡塔尔甚至向什叶派民兵支付巨额赎金,并以叙利亚反对派控制的城镇作为交换,彻底将沙特一方惹怒。而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治下的阿联酋,信奉世俗主义,采取威权统治,注重经济发展,认为这是阿拉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阿拉伯世界发展的“新模式”。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尊穆罕默德王储为“导师”,积极借鉴“阿联酋模式”,以“2030愿景”改革方案为引领,大刀阔斧地推出多项社会改革措施,颇有带领沙特向世俗化迈进的趋势。因此,在沙特、阿联酋等国看来,其与卡塔尔的斗争是一场关乎阿拉伯民族前途命运的殊死搏斗,这种路线之争短时间内很难调和。

从外部来看,这场危机一直缺乏合适的、为双方接受的调解人。危机爆发后,科威特埃米尔迅速居中调停,但沙特等国完全不给他面子。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也曾试图调停,但同样碰了钉子。当然,在特朗普看来,虽然盟友内讧不利于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但双方都有求于己也不是坏事。

从海湾层面来看,断交危机已使得盛极一时的海合会名存实亡。去年12月的海合会峰会,除了东道主科威特和卡塔尔外,其他国家元首都未出席。而就在峰会召开同一天,阿联酋宣布与沙特在海合会框架之外建立新型的军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引发外界有关两国可能退出海合会的猜测。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近年来在沙特与伊朗对峙加剧的大背景下,中东似已进入新冷战时代,而卡塔尔断交危机正是其表现之一。

猜你喜欢

卡塔尔阿联酋沙特
卡塔尔世界杯落幕
ADNOC第一艘低碳氨船从阿联酋运往德国
大熊猫来到卡塔尔
阿联酋出口市场增加到230个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阿联酋打造能源枢纽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管道预制工厂化在阿联酋ASAB3 项目中的应用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