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富汗斋月停火: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8-07-13林一鸣

世界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阿巴巴方和谈

林一鸣

2018年6月18日,徒步穿越阿富汗呼吁阿政府与塔利班结束冲突的阿富汗民众抵达喀布尔。

近期,阿富汗和平进程似乎出现一些积极变化。6月7日,阿富汗政府宣布自6月12日起至开斋节的第五日(即6月19日)对阿富汗塔利班实行单方面停火。9日,塔利班发表声明宣布开斋节前三日(即6月15日至17日)对阿富汗政府军实行停火。这是17年来塔利班首次发布类似的停火声明。16日晚,阿富汗总统加尼宣布将继续执行停火,且未设置时限。斋月停火似乎为阿富汗和平重新点亮了一丝微光。

正面因素有所积累

自今年2月以来,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聚集的正面因素增多,斋月停火正是这些因素积累而成的结果。

一是,阿富汗政府提出重大和平倡议,喀布尔进程动能增加。2月28日,阿富汗政府召开“喀布尔进程:和平与安全合作”第二轮会议,加尼在会上提出与塔利班进行“不设前提条件”对话的一揽子倡议,呼吁塔利班承认阿富汗现政府、尊重法治并实行停火,阿富汗政府愿意对塔利班在政治上予以承认、在法律上展开协商、在社会经济方面提供保障。阿富汗政府有意将喀布尔进程打造为阿富汗和平和解的“总进程”,故首次提出综合性的和平倡议框架,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赏。3月,在塔什干召开的阿富汗问题高级别会议上,21个国家及政府间国际组织支持并呼吁塔利班接受该和平倡议。

二是,美国回调政策,推动和谈的意愿回升。去年8月,特朗普宣布阿富汗及南亚“新战略”,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美国将突出武力反恐,弱化推进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的努力。但今年2月以来,在美国外交与安全领域实际负责阿富汗及南亚事务的有关官员推动下,美国对阿政策有所回调,特朗普的阿富汗政策被阐发为“以打促谈”。在阿政府提出无条件对话倡议后,美国表示支持并着手推动塔利班接受和平倡议,随后还披露部分塔利班已具备和谈意愿,甚至正在与阿政府进行秘密接触。阿政府实行单方面停火后,驻阿美军及北约军队也跟进实施停火,美方还表示愿意参与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对话。而且,鉴于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也相应调整对巴政策,在利用暂停军事援助等手段向巴施压的同时,保持与巴方密集的外交接触,表达就阿富汗问题与巴合作的意图,并一定程度地正面回应巴方利益关切。

三是,中国推进中巴阿三方合作,建设性介入阿富汗和平进程。目前,中巴阿合作已经建立了司局级务实对话、副外长级战略对话和外长级对话三个不同层次的沟通机制。中方利用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契机,推动“上合组织一阿富汗联络组”机制运转,于5月底在北京密集召开了“上合组织一阿富汗联络组”副外长级会议、中巴阿第三次司局级务实对话和第二轮副外长级战略对话,就阿富汗问题、反恐合作及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方向延伸等问题进行磋商,为阿富汗和平进程注入正能量。

四是,阿巴关系转圜,合作共识有所增进。在美方对巴施压和中方积极斡旋下,阿巴关系回温,有利于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2月以来,阿巴双方举行了三轮副外长级对话,探讨“阿巴和平与团结行动计划”方案,并在4月初时任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访阿期间就“行动计划”达成七点共识,内容包括巴方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平进程、双方互不允许本国领土用于反对对方、共同应对威胁因素、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等。此后,两国外交、军队、安全等领域负责人保持密集接触。日前,两国已同意在对方首都派驻联络官,并在边界设立协调中心,分享涉恐情报信息。

现实困局仍难破解

尽管正面因素不断积累形成了历史性的临时停火局面,但这远非意味着阿富汗和平进程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反,若干基础性障碍仍未破除。

从内部看,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对阿富汗冲突性质的认识存在根本性差异。阿富汗政府视之为合法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国内冲突,塔利班则视之为自身与美国之间的冲突。正因如此,阿富汗政府的和平倡议和斋月停火恐怕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首先,阿富汗政府的和平倡议并非完全“不设前提”。实际上,该倡议的政治与法律基础正是阿富汗现政府自身的合法性,提议的措施均在现行阿富汗政治与法律体制框架之下,也就是要求塔利班承认现行体制和现政府合法性,进而在国内和解框架下实施和平进程。目前来看,阿富汗现行体制作为阿富汗战争最大政治成果,阿富汗政府及美方在此问题上几无让步余地。塔利班虽未明确拒绝该和平倡议的具体措施,但已反复表达无意与阿富汗政府谈判,否认美方所谓其与阿富汗政府秘密接触的说法。4月25日,塔利班再度宣布发起“春季攻势”,虽然塔利班早已不再进行冬季休整,从而很大程度地消解了“春季攻势”的军事意义,但其对政府机构、特别是选举机构的袭击,表现出否定现行体制的政治意涵。

其次,斋月停火的政治意义有限。对于阿富汗政府而言,实行单方面停火是对和谈对象表达诚意的重大举措,而就塔利班宣布停火而言,其政治意义则要大打折扣。基于对阿富汗冲突性质的不同认识,塔利班明确表示外军“占领”阿富汗是阻碍和平的根本原因,故将外军撤出作为和谈的关键议题,把美国设定为和谈对象。阿富汗政府的和平倡议对外国撤军表态模糊,故被塔利班称为“没抓住重点”。也因此,塔利班指出其停火只适用于对阿富汗政府军,不包括驻阿外军。显然,在塔利班既有的立场上,斋月停火并不明确地具有向和谈对象释放诚意的政治意义。甚至,由于驻阿美军方面明确表示停火范围不包括反应性的防御行动,斋月停火能否真正在战场上落实仍存疑问。

从外部看,在塔利班和谈意愿有限的情况下,外部施压是推进和平进程的重要抓手,但其效力仍有待加强。首先,美国“以打促谈”成效不彰。诚然,军事压力足以遏制塔利班武装夺权的幻想,但不必然足以迫使塔利班走向谈判桌,相反塔利班至今仍在多条战线活跃。事实上,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及国际开发署三个部门的总监察长在3月31日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没有任何公开的证据显示加大对塔利班的施压力度产生了重大效果”。

其次,巴基斯坦因素作用未显。随着美巴、阿巴关系企稳,美巴阿三方就支持阿富汗和平进程形成了原则性共识,但未对具体合作措施达成一致。美阿均认为巴方的“庇护”是塔利班拒绝和谈的主要原因。而巴方则认为阿方誠意不足,且否认塔利班组织仍在巴境内有效运转,强调巴方虽能做一定工作,但绝非能掌控塔利班。正因为美巴、阿巴之间长期存在巨额“信任赤字”,因此美阿与巴方至今就阿富汗问题的合作实效不多。

道阻且长举步维艰

斋月停火虽然堪称阿富汗和平进程中罕见而宝贵的正面信号,阿富汗政府也正在努力推动进一步延长停火期,但其政治意义不应高估,塔利班会否借此调整立场的前景还极不明朗。除去塔利班方面的主观因素,其他方面因素也不宜乐观。

短期内,美、巴、阿三国纷纷进入“选举季”,推进和谈的意愿恐会下滑。美国中期选举已经进入预选阶段,巴基斯坦计划于7月25日举行议会选举,阿富汗计划于10月举行推迟已久的国民议会和地区议会选举,各方促谈努力受到国内政治因素牵扯。

中长期看,阿富汗局势仍面临巨大外部政策风险。首先,美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对阿富汗政策仍然缺乏细节,“以打促谈”策略未必能够最终收得实效。在特朗普的外交议程中,对华关系、朝核、中东等问题的优先度均高于阿富汗问题,特朗普政府将在何种程度上、甚至会否继续履行美国对阿富汗重建应负有的历史性政治责任令美国内外各方担忧。其次,围绕阿富汗的地缘博弈激烈依然。美国与俄罗斯、伊朗的矛盾加深加剧,美巴、阿巴、印巴之间长期互不信任,均将导致各方在阿富汗问题上相互指责,难以形成合力,干扰阿富汗和平进程,甚至将阿富汗和平前景拖入地缘博弈漩涡之中。因此,阿富汗和平之路道阻且长,各方还应“且行且珍惜”

猜你喜欢

阿巴巴方和谈
Chapter 5 New lamps for the old
阿巴扎拜师(下)
阿巴扎拜师(上)
印度“状告”巴基斯坦
论《云中记》中的阿巴形象及其意义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
降低标准 ——帕特里克(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