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语文课堂东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18-07-13陈凯宁

课外语文·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周瑜诸葛亮名著

陈凯宁

【摘要】语文的功能不仅仅是语言工具,还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汉字——打好根基,感受传统文化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开端,认识汉字就是了解汉字文化。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信息,识字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汉字渊源久长,博大精深,不可能一一展开学习,为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从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深入浅出开展教学。

(一)从形入手,感受古人的造字规律

汉字常用的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方法。教学时,指导学生先观察字形特点,再依据字形想象汉字表达的信息。 如教学“火”字,在指导它的笔画笔顺时,让学生联想到熊熊燃烧的火焰; 看到“田”字就联想到一块块四四方方长满禾苗的田地。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形声字占了80%以上,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可引导学生找规律:如和语言有关的汉字多从言字旁,如说、话、谈、论、语……和树木有关的从“木”旁,如森、林、松、柏、杨……和身体器官有关的汉字多从月旁,如:肚、肝、胆、臂、脚… …这是古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反映,让学生认识象形、形声、会意等构字规律,不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正确识记汉字。

(二)趣解汉字,了解古人的造字过程

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背景,解读精妙的汉字文化,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汉字来历的小故事。如学习“孝”字,除了会读会写会组词,还可告诉学生,两千多年前的《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就是说“孝”上面是“耂”字头,即省略了 “匕”的“老”,“孝”字下面是个“子”,子孙奉养和服从父母、长辈就是“孝”。让学生知道孩子小时是父母在前面为孩子遮风挡雨,而当父母老了佝背拄拐时,膝下子孙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

二、阅读教学——以篇带本,了解传统文化

(一)以身示范,认真阅读

要想学生爱读名著,首先教师要静下心来读名著,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感知作品的内容,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深义,这是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感悟的前提, 否则只知皮毛而不知其精髓,学起来是很肤浅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钱穆先生以其广博的学识令世人敬仰,帮助许多学生视野的扩大, 促进了思想成长和文化认同,走上文学之路,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课内引领,指导学法

1.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观看拍成影视剧的经典名著片段,清晰的故事情节,直观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学习《猴王出世》前,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让我们仿佛看见了漫漫黄沙,迢迢千里的跋涉中,猪八戒牵着白马,沙僧挑着担子,唐僧师徒四人不辞劳苦西天取经的情景。激昂高亢的音乐让学生热情高涨,再让学生说说最佩服《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自然引出课文的学习内容。课后,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或者阅读书籍,进一步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把影视作品和原著比较,思想碰撞擦出火花,引发进一步思考,體验更丰富。

2.循序渐进,导之有法

要使学生爱读还要会读,掌握一定阅读的方法很重要。如教学《草船借箭》,初读: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的线索;再读: 重点关注人物形象。在指导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展开讨论:如学生问到诸葛亮明知道周瑜想害他,为什么还答应他的要求?这就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考虑,因为诸葛亮到东吴的目的是联合抗曹,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而且想到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让心高气傲的周瑜心服口服。那周瑜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个问题一投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说对于获取十万支箭,周瑜只想到常规造箭,而诸葛亮想到向曹操借箭;有的说葛诸亮知天文晓地理,知识比周瑜丰富,他算到三天后有大雾,趁着大雾实施借箭计划(还有后来的孔明借东风,帮助周瑜火烧赤壁);有的说周瑜心胸狭窄,不如诸葛亮顾全大局……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对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我们要珍视这种创造性的体验,张扬学生个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愿望。三读: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学习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借鉴其描写人物的方法,应用到写作中去。

3.课后拓展,广泛阅读

学习课文后,老师还可通过讲故事、巧置疑、设悬念等方式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名著的兴趣。如学完《景阳冈》后问学生知道武松的绰号吗? 这绰号是怎样得来的,告诉学生还想了解其他英雄好汉的故事就自己去看原著,了解108条好汉是什么人,为什么齐聚梁山泊,他们个性分明,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完后可开个读书交流会,让大家交流印象最深的人物,比比谁知道的好汉多。

三、语文综合活动——抓住生活契机,传承传统文化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突破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局限,通过拓展延伸性活动,从而把语文课程中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在广泛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使传统文化更充满活力。我们可抓住生活中的契机,传统的节假日、日常的风俗习惯都是学习的切入口: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缅怀先辈,追思豪情;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感受中华传统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和应用。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周瑜诸葛亮名著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