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8-07-13吕静媛张乃琴

时代金融 2018年26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预算编制公立医院

吕静媛 陈 青 张乃琴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预算管理工作贯穿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公立医院为了继续坚守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同时在医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借助科学的预算管理工具,做好期初定位和未来经营发展的总体规划安排。全面预算管理适应了宏观政府治理要求和微观医院内部管理规划。认清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有效整合人、财、物资源,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闭环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十八大以来,政府卫生投入占比保持在30%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2013年33.9%降至2017年的28.8%,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压力加大。2014年,新《预算法》出台对公立医院预算工作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突出了预算的完整性,强化了预算约束能力,为公立医院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指明了改革方向。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即将正式实施,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变为财务和预算会计两种核算方式,分别编制财务和预算报告,预算管理重要性进一步彰显。此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财政补偿不到位、国家养老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医疗行业等都使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全面预算管理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公立医院实现由外源性增长向内生性发展转变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开源节流、控制成本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深挖发展空间,对建立全面预算管理长效运行和反馈机制,推动流程再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部分医院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还较为传统,没有真正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战略性作用,误以为预算限制了管理工作自主性。此外,各部门间“各自为政”,预算管理工协调性低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临床科室和归口职能部门认为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职责,而财务部门又难以真正深入了解每个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导致预算执行力过程失调,约束力差,预算管理压力难以下沉至全院各部门,预算管理理念难以深入全院职工。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公立已经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但预算编制及管控方式粗放,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时编制方式单一,考虑问题片面,易忽略政策变化和医院长期发展目标等因素。预算编制工作结束后数据束之高阁,省略了事中控制阶段,仅在季度、年终总结时才提及。工作中还经常可见预算数已经执行完毕却不追加调整,超支严重,预算控制功能“形同虚设”。此外,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两条线”,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缺失是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的重要因素,预算松弛和预算失效现象普遍存在。

(三)信息化水平不高

大部分医院预算编制工作仍停留在手工阶段,数据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即使部分医院意识到信息化重要性使用预算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间不畅通导致各系统各自成块。HIS,病案,财务、成本、资产等系统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而预算系统缺乏全面、精准的数据,预算编制、执行工作容易流于形式。预算管理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校验和处理数据,没有时间深入分析研究科室预算执行情况,更没有时间指导科室经营。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全员预算管理意识

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更新管理思想,树立“大预算”的理念,将预算管理作为医院经济运营的日常性、基础性工作。财务人员在要全院范围开展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注重职工价值观、责任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预算控制环境,使得全院各部门、岗位均能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还应打造适应新形势的预算管理团队,注重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实现管理人才由执行型向管理型转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业务型向研究型转变,由核算型向价值型转变。

(二)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应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建立协调制约机制,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力。公立医院医院应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预算,经审批通过的预算是控制医院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的标准,各部门需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更改。对于客观原因或确需调整预算的特殊情况,由科室提交预算调整申请,按规定流程逐级审批通过后方可做适当调整。为避免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现象,公立医院还应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预算执行结果应与绩效考评直接挂扣。

(三)加强信息化水平

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强有力的预算执行能力需要高度集成、可靠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对不同等级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数据采集、预算编制方式提出具体要求。可见,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准确,要求各系统数据实现共享,同口径数据自行稽核校验。财务部门、归口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之间应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通过线上流程完成预算编制、审批、调整、控制、执行、分析的全过程管理。

四、结语

“预则立,不预则废”,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集计划和控制于一体,符合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和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公立医院应重点关注提升全员预算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强化执行实行力度,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预算编制公立医院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