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修订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2018-07-13付意康

时代金融 2018年26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福利准则

付意康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引言

职工薪酬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同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但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职工薪酬核算结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准则与修订内容的比较

(一)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一,较原准则中将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和支出全部认定为工资的方式不同,新准则明确了二级科目的划分,将薪酬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甚至扩展到员工家属部分的福利内容部分。较之以前,划分更明晰,对于会计执行和会计应用更具有指导性作用。

第二,原准则将应付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计入人力付出相对应的项目的科目成本中,如产品生产成本,如转入固定资产等等,其他职工薪酬内容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修订后的准则基于对薪酬类别的细致划分,自然需要对费用确认进行原则性的归集说明,无论薪酬种类为哪类,均应符合会计基本原则的规定,对职工福利费部分,做了进一步的补充细化说明。相比较而言,新准则更符合会计准则一惯性的计量要求,也更符合国际标准的界定。

第三,披露的目的一是便于了解,二是为了能够有效利用。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披露层次要求更高:原准则有两条披露要求,新准则扩充至五条独立处理方式标准,详细列举了新增内容及调整内容的披露要求。

(二)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职工薪酬的定义上,新准则添加了“或解除劳动关系”定义,这是职工薪酬范围的进一步延伸,是离职福利存在的基础。离职福利是新准则新增的内容,提出并明确了两项计划:设定提存计划和受益计划的要求。前者是企业事先确定向独立基金的缴费率,在企业实际计提的金额大于或小于应计提的金额时,产生流动资产或负债;设定受益计划是预先确定离职后年金平摊水平反推企业现阶段每期要缴纳的金额,职工退休才能够支付,这就决定了这种离职后福利应归属于企业的长期负债。

第二,新增带薪缺勤部分。明确的要求企业将未来应付的义务在会计期间进行处理。也将累计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的现实区别以及结转差异进行了说明。

第三,第九条及第十条的新增部分是关于参与企业利润分享的职工所能享有的利益进行明确的部分。以往对于职工来说只是打工者,只有眼前现实的固定收益,不参与企业的未来发展,不会调动全部积极性去满足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经营,使员工意识到自己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决定自己未来的收益与发展,这不仅能够利用员工为自己谋利益的积极性,也能对员工起到一定的流动限制性,是员工与企业的双赢条款。

三、职工薪酬修订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费用、利润,尤其是对存货成本产生的影响较大。对企业税后利润额的影响体现在职工福利费企业会计与税务调整方面。这些新政策的配合和调整都会影响到企业当期及长期的效益,企业应该及时的学习研究新政策,做出正确解读,通过财务数据的反映,给出企业决策者调整企业规章制度合理的建议,促进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

(二)对职工利益的影响

职工薪酬虽然是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是职工本身的利益。通过研究比较新旧准则内容发现,新准则中大篇幅着重修订的是福利待遇方面的内容。以带薪休假为例,新准则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对带薪休假按月进行确认,这就规范了企业无法进行规避或者拖欠员工应得的劳动回报,企业员工可以直观的在未休假的当月,从收入上接收到应休未休平摊的薪酬在当期的回报,这是从经济角度对员工当期实际劳动的认同。

四、职工薪酬修订后存在的不足

虽然,更新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部分后,我国的制度规范更贴近国际会计准则标准,但是,在配合国情的实际应用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障碍和问题。

(一)新旧衔接存在的问题

离职后福利作为新准则中新增的内容项目,其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企业对于其内容要做的调整也是最多的,新准则中有对过渡账目调整的规定,但是办法却过于含糊,只是表明对于在新准则施行前就已经存在相应福利项目的企业,按照追溯调整法处理。这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在哪个时点进行调整,该时点的财务信息前后是否能够继续保有可比性就有待商榷了,但规定中没有明确给出意见。

(二)较国际化标准存在差距

前文说过,我国持续进行的趋同,不是照搬,不是抄袭,我们要的是降低摩擦成本的、能够满足多方需要的准则内容。虽然,薪酬制度的调整使得我国国际认可度提高,并且已经向先进成熟的国际化迈进,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现有的薪酬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三)实务操作中具体的会计处理配套规范不足

虽然,新准则关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计划部分有要求,企业可以在两项设定计划中自行选择,但是大部分企业依然选择比较便于计算的设定提存计划方案。这是因为,企业每期在向受托机构缴费,为职工按比例扣缴确定的数额时,就已经完成义务的履行,形成流动负债或是流动资产作为企业一项现实义务入账,至于此账户在效益回报时,即职工领取退休工资时,所能领取到的收益,由职工本人来承担未来的收益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几乎没有损失。所以,虽然新准则提出了离职福利内容,并试图向国际接轨,并行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但新准则中的设定受益计划部分的实用性确实不高。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福利准则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清明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