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金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7-13

时代金融 2018年2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助力

张 强

(济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1400)

一、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把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农村深化改革,不断加强惠农政策力度,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八大期间,我国在“三农”建设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获得了诸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虽然我国在十八大期间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脚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所在。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支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的强力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柱力量。只有深化农村金融创新,运用金融科技为“三农”提供“源头活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才能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助力实现的乡村振兴目标。

二、制约“三农”发展的一些障碍因素

(一)农村金融发展失衡,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符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依然严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使社会资金、社会人才流向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但随着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其原本所肩负的支农职能、支农责任也正在淡化,利润最大化成了改制后农村金融机构追求的主要目标。面对数额小、成本高、风险高的乡村市场贷款现状,农村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多数选择了扮演“抽水机”角色,将服务“三农”的信贷资金抽离了农村市场,转向了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造成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三农”发展供血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城乡资源配置的失衡。

(二)农村金融创新不足,与城乡融合要求不宜

我国“三农”现代化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农业在生产组织形式、农产品种类及生产方式上都呈现出多样性和科技化发展。然而,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网点的基础设施配置较为落后,功能服务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新的变化需求。一方面,农村金融产品主要是提供储蓄、贷款、结算金融服务。例如:农户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在信贷额度及方式等与农户需求不相宜。另一方,由于支农范围的扩大,贷款期限的需求也变得不一而足,使得贷款的期限也整体相对延长。然而,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多是为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所设置,贷款的审批周期较长、流程复杂,不适宜需要短期、频繁、快速周转资金的农户。虽然,一些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但未能对乡村振兴形成持续的推动力。

(三)农村金融政策适用性,与乡村发展要求不适应

一些金融政策在制定时只是从宏观层面对金融管理做出了简单的规定,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在落实实施时缺乏具体落实措施。同时,由于农村信息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存在碎片化管理的现象,各个机构间难以协调配合,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实施与监管,不利于农村金融政策的全面落实,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与乡村发展要求不适应。例如:我国开展的扶贫信贷业务,一些人将其视为国家救济,从而造成很多人忽视了其商业属性,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过大的风险,严重削减了金融机构投入到农村信贷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将简单的将信贷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将其作为财政的救济资金,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三、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农村金融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村金融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基于乡村发展目标,立足“三农”经济主体,真正扎根于农村市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应增加供给的数量,拓宽供给渠道,扩大农村金融的规模及覆盖面积。对“三农”进行资源倾斜及差别监管,适度放宽涉农业务的风险范围,建立新型农业核算、考核机制,完善多元化新型农业融资渠道;其次,推进金融业务和产品服务的创新,改善金融产品有效供给的质量。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为其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最后,农村金融机构应优化信贷业务审批流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手段,重整信贷业务渠道和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信贷投放网络,为“三农”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供给服务和产品,从而提升农村金融供给的效率及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

(二)地方政府发挥效力,引导实施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是“三农”发展的经济血脉。乡村建设要打破金融供给不足的僵局,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能力差的瓶颈,离不开地方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要坚持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两手抓,尤其是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农业农村领域,更加要重视地方政府和市场二者的协同分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市场化为发展方向,要更好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及作用。地方政府既要提升自身公共服务能力,也要制定有效措施,合理引导农村金融投入,避免损害“三农”利益事件的发生,同时,避免农村金融资本深陷泥淖无法自拔。另外,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等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有效的协同助农体系,充分了解所在地区新型经济主体的情况,从而帮助提升金融助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国家扶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层面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惠农利农政策,加大财政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积极因素,调动“三农”发展的积极性。诸如:给予首次创业、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回迁或者购置生产设备创业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农村金融鼓励政策。放宽县域支行信贷业务审批权限,对创业集中农村区域鼓励设立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率。同时,要加大政策的落实,进一步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农村。诸如: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通过这种渠道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减小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经营压力,降低其经营成本,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支农中来。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机构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应着眼于农业、农民、农村,农村金融机构优化自身格局,加强产品创新及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金融体系;地方政府应平衡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国家可以出台惠农利农政策,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助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