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

2018-07-13鹿鹏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目标定位运动训练

鹿鹏

摘要:结合我国有关的教育方针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运用了对比研究、资料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剖析。通过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现状、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人才培养的意义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这一分析,能使人们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也为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运动训练专业是从事与竞技体育相关活动的专业的类称,属于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好的文化发展能够对国家的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审美标准和要求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对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关注。早在1957年我国设立了运动训练专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竞技运动水平迅速提高,运动训练专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只有不断明确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一直以来,以培养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解决退役运动员入学难,消除在役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目的。运动训练专业从1986年开始单招之后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创办阶段、发展阶段和规模扩大阶段。招生的范围从运动队到普通高中,至2004年有资格招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校发展到63所,但仍以体育院校为主要接受的学校。但是,随着大量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涌入我国的体育院校,而当前就业市场真正所需的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很少,不能解决如此多的毕业学生。这就造成了体育院校所培养的运动训练人才与就业市场发展的不协调,影响社会的稳定以及发展。为了使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与我们的国情相适应,应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

二、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全面發展的综合素质运动人才

时代在不断变化,体育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在发生转变,不再是传统的以主要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进行锻炼,而是要求体育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养、文化水平齐头并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运动人才逐渐成为如今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定位,这也是新的时代下对于体育院校教育以及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二)专业化的技能素质

随着“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各种各样全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纷纷在高校内部涌现出来,体育院校同样也受到了影响。结合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训练方式,“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观念得以进一步树立,大一统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成为辅助,体育院校因此开始了“一对一”的班级教育模式的全新探索,以培养出能了解和认识自身特长,并能将自身特长和优点充分结合到体育运动当中的人才。

三、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以社会发展为导向,明确办学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人才培养思路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既具有良性结构又表现出不良特性的复杂复合系统,任何现行的或即将推广的人才培养方案都非终极模式,而只是培养方案“动态转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现了由“中学体育教师”到“体育专门人才”再到“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动态突破,基本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弘扬与时具进的社会发展观,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当前和未来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宽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体育人才。

(二)围绕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我国体育人才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比较狭窄,较为好的出路便是进入到国家体育总局队伍当中,但由于该就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且名额有限,因此难以满足体育人才的发展。因此应该在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多增加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以及培训课程,增强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意识。此外,还应该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可体育院校的学生掌握更多的能力,以便应对对当前社会对于多元能力类型人才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下体育下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满足我国体育运动行业对于新鲜血液的渴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体育竞技实力和人才质量,并在体育竞技过程中更好的彰显我国和谐友爱的体育文化理念和精神。但由于本人时间以及经验所限,本文在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更多体育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本文仅作抛准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唐伟.国外体育院校课程改革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启示[J].搏击(体育论坛),2012(06).

[2]辛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的演变与发展[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01).

[3]程琳.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专业乒乓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猜你喜欢

目标定位运动训练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试论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和目标定位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无源雷达信号处理及定位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