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湖北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07-13

党员生活·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着力供给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发展质效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省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当前,我省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工业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按照《决定》要求,我们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實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我省产业迈向中高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虽然我省科教资源丰富,但创新驱动发展不够。我们要加强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湖北,支持武汉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开放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倡导创新文化,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创新创业政策供给,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六大工程”,协调推进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千亿元产业。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但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有待加强。按照《决定》要求,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农村饮水安全、农网改造等工程,尽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三大短板,着力改善农村面貌。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深入实施“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其他市州加快发展,建设成为区域性或特色型增长极。同时,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动力。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必须摆脱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决定》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注重放管结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深化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湖北自贸区建设,加强成果复制推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猜你喜欢

着力供给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茶花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供给侧”何以流行
检察机关服务“两聚一高”发展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