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研究

2018-07-12佟春廷殷志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枢咪定美托

孙 俊, 佟春廷, 殷志春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 1. 药剂科; 2. 麻醉科; 3. 重症医学科, 江苏 金湖, 211600)

术后入住ICU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而复杂,各种因素引起的剧烈疼痛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和预后。因此,对术后入住ICU患者进行适当的镇静镇痛,减轻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1-3]。本研究对术后入住ICU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镇静镇痛,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术后入住ICU的患者60例, ASA Ⅰ~Ⅱ级,所有患者均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无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无服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等减慢心率的药物,无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6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和B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各3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麻醉与镇静镇痛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用麻醉药物相同。镇静镇痛方法: A组术后瑞芬太尼先给予负荷剂量0.5 μg/kg微量泵静脉泵注10 min以上,再以0.5~1.5 μg/(kg·h)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泵入。B组术后先于1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 μg/kg, 再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0.30~0.60 μg/(kg·h), 瑞芬太尼先给予负荷剂量0.5 μg/kg微量泵静脉泵注10 min以上,再以0.5~1.5 μg/(kg·h)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泵入[4-6]。2组患者均根据镇静镇痛评分调整镇静镇痛药物泵注速度。

镇静评分: 使用Ramsay 评分; 镇静目标: Ramsay 评分2~4分。镇痛评分: 使用重症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OPT); 镇痛目标: COPT评分<3分。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记录谵妄发生率,观察并记录患者低血压、谵妄、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6、12、24 h的COPT评分和Ramsay评分。观察过程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组患者均能达到镇静镇痛目标, B组术后6、12、24 h镇静镇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 2组患者在镇静镇痛期间均能唤醒,出院后随访2组患者镇静镇痛满意度均良好。对镇静镇痛期间发生的体动、多语均无记忆。见表2。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镇静镇痛评分比较 分

与A组比较, *P<0.01。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评估比较[n(%)]

与A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镇静镇痛是ICU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在临床上目前应用最多的镇静药物当属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临床研究显示,如果患者长期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不仅增加许多脏器功能障碍,还会增加患者并发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与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组织器官的结合,产生抗焦虑、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产生的临床效应。其他作用还包括止涎、抗寒颤和利尿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快速分布半衰期为6 min, 终末清除半衰期为2 h, 分布容积1.33 L/kg, 蛋白结合率为94%, 清除率约为39 L/h。右美托咪定代谢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作用,以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随尿排泄(95%)和粪便排泄(5%), 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后,起效时间约15 min, 持续静脉输注1 h可达峰值浓度,长时间静脉输注其分布容积增大。神经突触前后膜均有α2肾上腺素受体,右美托咪定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与脑干脑桥蓝斑核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通过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相关的促睡眠通路,最终起到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与脊髓背角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及抑制P物质释放达到抗伤害刺激和协同阿片类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激动外周和中枢肾上腺素受体有关。快速输注右美托咪定首先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然后激活延髓血管舒缩中枢的受体,减少中枢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交感活性,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虽然中枢受体激动迟于外周,但中枢受体激动效应占优势,同时右美托咪定无呼吸抑制作用,临床上需避免快速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的输注需大于10 min, 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镇静镇痛

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7-9]。

瑞芬太尼是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剂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该药是哌啶的衍生物,因含有一个酯的结构,极易被体内酯酶迅速水解。对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瑞芬太尼负荷量后的药效峰值时间1.6 min, 持续输注半衰期3~5 min。静脉注射后起效快,分布容积小,能够快速再分布和清除,清除率是肝血流量的数倍,以肝外代谢为主,主要被红细胞和组织中的非特异酯酶代谢降解。主要代谢途径是脱酯,代谢物90%经肾脏排泄。药代学特点: 适于持续输注,起效快,不同时间输注停药后10~15 min自主呼吸能够完全恢复;不需考虑术后恢复延迟问题。与传统的芬太尼相比,因其亲脂性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小、半衰期短等特点,成为ICU镇痛的首选药物,但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特别是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对镇痛的安全性要求更高。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因此能减少瑞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并发症[9-11]。本研究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组术后6、12、24 h镇静镇痛效果评分显著优于单用瑞芬太尼组(P<0.01), B组的反应发生率16.4%, 显著低于A组60%, 瑞芬太尼用量A组为(0.57±0.23) μg/(kg·h), B组为(0.36±0.22) μg/(kg·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右美托咪定能降低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瑞芬太尼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中枢咪定美托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小儿推拿治疗中枢协调障碍163例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慢性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抢占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