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观察研究法的老年家具设计研究及实践

2018-07-12朱婕,张帆,张亚池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法入户家具

据全国老龄办2018年2月26日发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1]。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之下,养老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社会力量积极开设养老机构,研发老年产品[2]。室内家具是与老人接触时间最长的产品,是关系到老年人居住和生活品质的重要生活设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家具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3]。因而适老家具既要有医疗家具的功能,又要有人性关怀和文化要素[4-5]。国内沐恒、永爱、万科等品牌在工程项目驱动下研发设计居家型和护理型老年家具,推动了老年家具设计的发展。但是国内老年产业刚刚起步,相关设计经验不足,设计依据积累不够,许多养老设施在功能设置及适老化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6]。老年家具产品的设计经验不足,对老年家具的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适老化设计理论知识,并未建立严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因而老年家具设计研究是目前家具设计类型中急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目前大多对于老年家具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的,基于已有研究的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论述,缺少设计研究者对于老年人群体的深入观察、访谈和设计实践。对于有志于开发老年家具的厂家和设计者来说,理解老年人的真实居住状态,观察、分析老年人真实使用家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设计实践解决现有问题,是目前老年家具设计研究迫切需要展开的一系列系统性工作。

1 观察研究法及其优势

■图1 适合家具用户研究的PEAFOM观察框架

■图2 预观察访谈工作照

观察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7]。观察研究法是设计研究从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借鉴而来的核心研究方法,强调在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去观察人,通过观察去理解人的活动以及背后的文化环境。需求、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通过观察用户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使用家具的真实行为,理解被观察者的生活方式,发现使用者的困扰和未被满足的需求[8-10]。避免了针对老年人的家具设计研究停留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层面,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同时观察研究法也避免了设计师基于设计者的主观想象、假设得到的设计创新点,脱离了用户的真实生活情境,提高了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之间的对接和转化。同时,由于观察研究法只是制定了相应的观察框架,而没有过多地预设观察的内容,因而观察研究本身有着很好的开放性特点,这种开放性保证了研究者能够在观察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在已有研究中没有涉猎的现象和需求,这些新的发现往往能够为设计创新带来新的视角,激发有价值的创意产生。

在老年家具设计研究中,观察研究法与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和用户访谈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历过中国建设的艰难时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习惯了个体去适应生活环境,大多不擅于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因此传统的问卷和访谈方法往往难以获得老年人对于家具的需求描述。研究者使用观察研究法系统观察老年人在真实生活场景中使用家具的具体行为,从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和动作细节中分析老年人对家具的使用需求,能够发掘出老年人未能意识到的,以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真实需求。

2 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营项目介绍

为深入探讨老年人对家具的需求,2017年7月-10月,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家具设计与工程系与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举办了第二届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营,本届设计营以老年家具设计为主题,分为前期调研阶段和后期设计实践阶段。设计营活动面向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系征集参与课题的研究人员,共有79名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申请报名通过选拔,共挑选出本科生15名,研究生5名,博士生1名。设计营成员由国内外院校专业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设计营前期主要由国内导师带领研究生及本科生进行入户观察调研,并系统严谨地分析调研资料,总结老年人在居住空间内对家具的需求,并概括为核心功能问题。设计营后期的设计实践环节邀请了丹麦皇家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家具系三位资深教授作为导师,指导三组设计营同学们针对前期总结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老年家具设计实践,本文将详细阐述设计营前期入户调研过程中使用观察研究法调研老年人的具体操作方法。

3 观察调研计划的制定

3.1 PEAFOM调研框架

观察研究法在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在欧美国家已有几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提出,其中以美国伊利诺伊工业技术大学设计学院Patrick Whitney提出的行为聚焦理论应用最为广泛,行为聚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产品用户研究中通过观察和记录特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来研究用户的需求,该理论提出的POEMS观察框架主要包括P(People人物)O(Object 物品)E(Environments 环境)M(Messages 信息)S(Services 服务)[11]。POEMS观察框架与家具设计用户研究有很强的对应性,但同时由于家具作为一种有空间特征的产品,在引入POEMS框架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时候,仍需要根据家具设计用户研究需要的信息对该框架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经过梳理和分析,本课题将POEMS观察框架在家具设计用户研究中深化为PEAFOM观察框架(图1)。

3.2 制定观察调研计划

观察空间选择:本研究选择了老年人住宅中有典型家具需求的几个区域进行观察,住宅空间中老年人使用家具频率较高的区域主要是门厅空间、客厅空间和卧室空间,厨房和卫浴空间的家具由于是定制型家具并且操作功能较强,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列入此次观察研究的范围之内。本次研究计划对老年人的门厅、客厅和卧室空间家具以观察研究法为主进行用户需求研究,由于老年群体不适合进行自我观察,因此针对老年家具的观察研究采用了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即研究者一定程度参与到老年人的生活中,对老年人的生活实态进行拍摄,并同时进行深入访谈。根据选定的三个住宅空间,将设计营成员分为门厅家具组、客厅家具组和卧室家具组,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分组的目的是让研究者对于所研究一类家具使用行为更加关注和明确,在观察样本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围绕一类行为观察和采集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可行性较高。

观察样本选择:国际机构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12],在实际的接触和观察中研究者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在60-70岁的年龄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引起的对于生活环境和设施的特殊需求,为保证本研究样本能够更加明确地反映老年人对于家具的需求,课题将观察样本的年龄界定在70岁以上,居家养老或居住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的自理型老年人。由于本课题观察方法以及观察对象的特殊性,需要与被观察的老年人之间有一定的信任与熟悉才适合进行入户调研和观察,因此我们以研究组成员的亲友为主要观察对象,考虑到观察研究的实施难度,为保证观察研究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没有对样本所在的城市做具体的约束。

预观察:为保证正式入户调研的顺利进行,确保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在正式观察之前需要进行预观察试验。三个子课题组需要根据PEAFOM家具用户观察框架内容结合不同空间的行为特点和家具类型制定不同的预观察框架,从而约束规范各小组在预观察环节需要采集和覆盖的信息内容。以老年人的卧室空间的观察框架为例,研究者在进行入户调研和参与式观察之前,先围绕PEAFOM框架做了一个核心问题的拆解,这个问题拆解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现有研究认知的问题展开过程,问题拆解的内容主要围绕观察对象的个人信息、所观察的老年人卧室空间的家具现状和选择偏好、老年人在卧室的行为规律和内容,这几方面展开。问题拆解环节是一个开放式的,围绕研究主题展开的一次头脑风暴。根据问题拆解的内容,课题组可以区分这些问题应该分别通过访谈、测量、观察中哪种方法来获取的信息,不同的问题适合不同的信息采集方式。例如卧室的生活行为中的睡前行为顺序只能通过观察和拍摄的方法采集,而针对购买家具的意愿的问题只能通过访谈的方式采集,卧室里现有家具的种类、数量和尺寸测量则只能通过现场的测量和记录来获得。

表1 观察框架标准文档

■图3 衣柜内部编号

通过对拆解内容的进一步分析,课题组制定了预观察的入户访谈脚本、观察拍摄要求、家具信息采集表,这几个文档是预观察框架的内容。各子课题组根据制定的预观察框架进行了2次预观察实验,预观察实验分为访谈、测量、拍照、观察四个部分进行。观察研究法不能片面理解为仅仅是观察,仍然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用户访谈来理解用户的行为,避免陷入纯主观判断的误区[13]。访谈(图2)的内容除了观察框架中既定的内容以外,还要根据观察对象家中的特殊现象进行提问,这些个性化的生活场景细节往往更能体现老年人的生活特征,也许恰恰就是设计者容易忽略的使用需求或心理需求。

测量工作主要针对老年人居住空间内的主要家具,不同类型的家具所采集的尺寸也有所不同,主要采集与老年人使用功能相关的尺寸。测量家具尺寸与拍照家具使用现状相结合可以更全面了解老年人对现有家具的使用情况。柜类家具是储物的重要家具,对柜类家具的拍照记录要更加细致。要求观察员首先对柜体内部进行储物位置的编号,然后拍摄整体立面照片,之后按照编号顺序依次进行拍摄,深入了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储物特点(图3)。

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老年人居住空间内的真实状态以及观察老年人完整连贯的生活行为。前者贯穿在整个入户调研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拍摄照片。后者通过观察老年人完整的生活行为,总结老年人的行为规律和行为特征,从而发掘潜在的需求。由于行为规律和行为特征要通过多次观察以及横向比较总结出来,因而要借助拍摄工具来记录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拍摄的方式有定点拍摄和跟踪拍摄两种方式,具体拍摄方式的选择以拍摄完整行为过程和降低对老年人的干扰为目的。

预观察的过程是研究组成员一次共同参与的尝试性调研,调研根据预先制定的调研计划执行,会遇到一些在计划中预想不到的情况和反馈的信息,同时也会发现预调研制定中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内容。预观察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一次观察员的现场培训过程,所有参与课题的观察员在预调研过程中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调研观察方法、记录方法、交流方式和信息采集方法。由于调研的空间类型不同,各子课题小组在预调研中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各子课题组需要在预调研结束后及时反馈和讨论现有试验计划如何进行完善和调整。

从预观察的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预观察框架中计划观察、测量和访谈的内容都能够在入户调研和观察拍摄中采集到,但同时也存在以下这些难点:

行为观察内容采集:行为观察的内容在预观察阶段有一些不确定性,负责各空间的子课题小组在预观察之前不能完全界定拍摄的行为内容和范畴,经过预观察的过程可以将这些不确定性进行明确,例如卧室空间可以明确要求拍摄老年人的午睡行为以及老年人晚上入睡前的行为,门厅空间可以要求拍摄老年人离开家及回到家的行为过程,客厅空间可以在观察员入户过程中就同时与被观察者进行访谈的形式同时记录和拍摄老年人会客的行为。一些在预观察之前的疑问和操作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消化解决。在入户的观察拍摄过程中,观察员在设置好设备之后暂时离场的方法比较适合长时间的观察拍摄,在与老年人进行充分沟通后,请老年人完全按照自己日常的方式活动,告知老年人大约在什么时间观察员会回来取回设备即可。这种方式让被观察的老年人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环境之下,不会感觉到自己时刻被人观察着,能够放松下来按照自己日常的活动方式进行空间内的活动和操作。

访谈内容采集:老年人对于访谈式的问题难以回答观点,例如卧室组预观察框架中设计的询问老年人对现有家具的评价,在入户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对于这类需要回答评价和观点的内容难以回答,老年人往往会回答现有的家具都好用,不存在不好用或者功能不合理的地方。在访谈的提问方式上需要调整询问的方式,建议直接就观察的现象提问,例如老年人把许多衣服挂在衣柜门把手上是什么原因,就现象提问的方式能够获得与观察内容直接相关的现有家具使用评价信息。

操作流程反馈:从预观察的过程反馈来看,入户调研中观察的顺序适合采用先拍摄后记录和访谈的操作顺序,先进行测量记录和访谈容易增加被观察对象的紧张感,会对被观察对象的一些行为和观点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先拍摄后测量、拍摄和访谈则相对避免了这种影响,观察员只需要在观察和拍摄之前与被观察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适当地在观察拍摄之前询问一些有关家具现状的基本问题,就可以进行观察和拍摄的设备设置,随后可在拍摄时间内离开被观察者家中,由摄像机进行记录。例如卧室组在拍摄老年人午睡行为的操作过程就是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老人家中,简单沟通和说明拍摄的内容之后,选取一个适合的角度放置摄像设备,然后离开。在老年人午睡时间过后再回来取回摄像设备并进行测量、访谈和拍照。

表2 子课题小组调研样本、任务要求

各子课题组情况反馈:门厅空间、客厅空间和卧室空间通过预观察过程总结了一些各空间调研观察的特殊性。门厅空间的调研观察特点是门厅家具数量较少、种类单一,老年人出门和进门的动作发生过程很快但拍摄的时机相对没有规律性更难把握。客厅空间的家具类型多,老年人在客厅空间内活动的类型也很多,可以拍摄到的客厅活动类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卧室空间的家具类型相对固定,老年人在卧室内的活动类型比较明确,但由于卧室空间的私密性比较强,夜间拍摄的难度较大,因此拍摄重点可以放在拍摄老年人白天的午睡行为。

调整完善观察框架:在预观察操作反馈的基础上,为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以及调研资料的规范性,降低后期调研分析的难度,每个子课题组根据本组调研内容制定规范的观察框架标准文档。文档包括:入户调研细则、入户调研记录表、入户测量记录表、入户拍摄记录表,要求每个观察员按照细则和各记录表的内容进行观察和记录(表1)。

从入户调研记录表的内容和信息采集类型上可以看出,入户调研记录表是一个完整的对PEAFOM观察框架信息全部进行采集的记录表格,可以看成是所有信息采集的文字记录。入户测量记录表是针对家具的类型、数量和尺寸进行测量的记录表格。入户拍摄记录表是对环境、家具的拍照要求和行为的拍摄要求的记录表格。平面图和立面图框是规范化的绘制户型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图的标准图框。每个观察员在完成入户调研和观察之后,要求及时撰写调研日记,调研日记的作用是让观察员及时地将在入户调研过程中的过程、体会和观察以叙述性的方式记录下来,不仅把各观察记录表中的内容串联起来,还记录了一些不在记录表的范围内的背景信息的内容,以及观察员在观察过程中的个人观点。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是非常宝贵的研究过程记录,既方便后期调研分析时理解老年人生活特征的深刻含义,也便于研究者掌握单个观察样本的整体情况。

3.3 观察调研计划实施

根据预试验的反馈,为保证后期调研分析的质量以及课题研究的深度,课题组对各子课题的入户观察和拍摄做了样本量和调研任务的约束(表2)。

经过预观察过程的培训、调研框架的整理完善以及调研任务的明确,各子课题组研究成员已基本掌握入户调研观察方法,对课题的主题和研究目的也有较深刻的理解。课题组则进入正式入户调研阶段,各子课题组研究成员利用暑假期间对符合观察样本条件的亲友进行入户调研。目前各子课题组已顺利完成观察任务,一共进行入户观察调研41户,遍布全国15个省份18个城市。

4 结语

由于身体情况、精神状态和生活经历等因素决定了老年人群体大多不善于表达对一些设施和生活环境的评价和期望。因此观察研究法应用在老年家具设计研究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深入的定性研究优势,深入观察老年人日常生活、家具使用现状、家具需求等内容。

观察研究法是一种严谨的、有计划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实施正式观察之前,需要制定严谨的观察计划,明确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样本条件、观察框架、观察任务及要求等。严谨、周密的观察计划是保证观察任务顺利完成、信息采集完整全面的必要条件。同时在入户观察调研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技巧。面对敏感而又缺乏安全感的老年人,并不适合正襟危坐的访谈形式,而应该以聊天的方式亲切自然地提出疑问,拉进彼此的距离,降低老年人的紧张感。在选择拍摄方式时应选择体量较小的拍摄工具,采用定点拍摄的方式,并在录像过程中离开被观察者家中,尽量减小对老年人生活的干扰,让他们在镜头下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提高了调研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观察研究法进行老年家具设计研究,从家具设计对用户研究的信息需求出发,提出了PEAFOM家具用户观察框架,本文以老年家具设计研究为案例,从制定调研框架到实施入户观察调研的具体操作过程。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及总结结论并指导设计实践的过程会在后续的分析篇和实践篇继续分享。

本文属:“基于观察研究法的老年家具设计研究及实践(调研篇)”。

猜你喜欢

研究法入户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论入户抢劫
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