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安磨出来的戏,磨出来的人

2018-07-12

东方电影 2018年7期
关键词:昆剧一代人舞台

如果你想要见黎安,那就去上海昆剧团,他十有八九在那儿。进剧团20多年,不论寒暑,有“戏痴”之称的黎安几乎天天都去团里练功、排练。春去冬来,但黎安简单平静的生活似乎从来不会变,依旧是一周至少五天,雷打不动地吊嗓、练功。岁月似乎也在他面前走得格外慢,在许多粉丝眼里,“安少”的样子和十年前没有变化,表演功力倒是日渐增长。“昆剧还有个名字叫做‘水磨腔’,就像用石磨磨面一样,要一圈圈慢慢磨细了。”黎安说,好戏就是这样磨出来的。

戏如此,人也同样。从1986年考入“昆三班”至今,黎安在昆剧的艺术路上已经走了32年。这位白玉兰表演主角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从艺的前15年,几乎没什么上台的机会,因为个子太高,连龙套都没得跑。但艺术就是这样,急不得。就好比练书法,没有那头十几二十年的临帖练基本功,之后内心的领悟和个人的风格是出不来的。秦钟、唐明皇、崇祯这些千差万别的角色,都是这样“磨”出来的。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耐得住时间和舞台的双重磨炼。如今,“昆三班”还留在上海昆剧团的小生,只剩下黎安一个了。“这是一份需要甘受寂寞的职业,一个团里这么多演员,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能经常得到排戏、演戏的机会。但至今还未放弃的,都是愿意把自己揉碎了交给昆剧的。名利不重要,我们不需要让昆剧成全我们,而是要用生命来成全它。”

经历了十多年“蛰伏期”,靠着对昆剧的热爱与坚守,黎安将原先被人诟病的“又高又瘦”扭转为自身优势,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艺术形象。2002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排演了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小剧场昆剧《伤逝》,找到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角色—涓生,并因此赢得白玉兰表演主角奖。那之后,黎安参与上海昆剧团全新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景阳钟变》的演出,这出戏在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上夺得优秀剧目奖榜首,而黎安则获得优秀表演奖榜首。排演这出戏时,黎安可谓吃尽苦头,但满怀忧虑的大官生崇祯一角,也让他的戏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

这回拍摄3D昆剧电影《景阳钟》,再次饰演崇祯一角,但和当年舞台上的表演有着极大的差别,有近景、有特写,黎安无法再使用夸张的表情来感染观众。因此,黎安特意花了很长时间对着镜子重新练表情,一直练到满意为止。其中一场戏在拍摄时,他更是经历了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的长时间“拉练”。为了对付这场磨人的“体力活”,黎安特意把家里的躺椅带到了片场,不拍戏的时候就休息一下,恢复体力。“该掉眼泪的时候,他就掉。不让他掉眼泪的时候就把眼泪含在眼睛里,不流下来,等到走动时再流泪,这其实已经很难了,但是黎安能做到。他真的很厉害,非常棒。”提起黎安,导演夏伟亮忍不住称赞。

从风流倜傥的巾生、寒酸迂腐的穷生,再到大气厚重的官生,黎安坦言自己对角色充满野心:“我什么都想演,在我的理想中,一个优秀的小生样样都能拿得起。”所以,未来我们可能看到一位身手矫健的雉尾生,那是黎安的下一个目标。

TALK 对话黎安

Q: 参与电影拍摄,有什么特殊的体验?

A: 我觉得拍电影会给我更多的启示。因为电影能把环境营造出来,感觉更加真实。比如说,周皇后和我面对面这场戏,如果在舞台上,我可能会侧身面对观众一些,只要让观众觉得我在看皇后就可以,但拍摄电影的时候,我肯定要和皇后面对面交谈。我们平时学习时,老师就说要真看、真听、真感受,拍电影就是这样的。不是说我很诚实地表演就行了,必须要真的去表演,真的去感受,才能在银幕上展现出内在的情绪。

Q: 《景阳钟》对你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尤其是还获得了戏曲界最高奖梅花奖。

A: 对我来说,这个戏让很多昆剧迷或者不知道昆剧的观众,能看到昆剧不仅有才子佳人,也有帝王将相,可以让人们看到我们“昆三班”整个一代人的成长,是一代人的集体亮相。《景阳钟》的荣誉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生旦净末丑,包括领导在内所有人的努力。我们从昆大班、昆二班的老师那边,把昆剧这面大旗接了下来,我觉得这个意义可能更大于这部戏本身。

Q: 从演员的角度,你觉得昆剧应该如何去吸引年轻观众?

A: 上海昆剧团,包括我们“昆三班”这一代人,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在做昆剧推广。比如“昆剧进高校”演出,还有普及性质的讲座,这些讲座涉足传统戏、新编戏、小剧场等各方面。我们这一代人,乃至整个上海昆剧团一直在推广、普及昆剧。我们做了调研,昆剧的观众已经往年轻化的方向在走了,大约70-80%都是年轻的观众。这就相当于当时入团的我们,才20多岁,现在的这批年轻人跟着我们一起成长,跟着我们一起看戏。这就是一颗种子,它会慢慢发芽的。而且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也有了自信,以前都喜欢看音乐剧芭蕾舞,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想看看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

Q: 你觉得昆剧最吸引观众的是哪方面?

A: 昆剧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能吸引住观众。在一个繁忙、嘈杂的大环境里,我觉得昆剧是一片净土,它能让你放下很多东西 。哪怕就一个晚上两个多小时,感受一下古人恬淡生活的心境,感受文人雅事,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愉悦的事。

Q: 走进电影院去看戏曲电影,和在舞台上看你们的表演,有什么不同之处?

A: 电影的话,买张票随时随地都能看,想看几场都可以。但如果你要看舞台的话,有档期等各种因素。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拍成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普及方法。从观赏的角度来说,电影有很多实景,营造的氛围很好。不过,走进剧场看的话,观众会跟着人物的情感一起波动,我觉得电影有时候会拉远与观众的距离。另外,拍电影对于我来说有一点遗憾,因为它不像舞台表演,今天我演得不够精准,明天可以再调整。我总想着,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拍《景阳钟》,我能演得更好。如何让大家来认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借助电影这个翅膀飞得更高,这是眼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昆剧一代人舞台
罗周昆剧创作论
军迷大舞台
一代人
军迷大舞台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古典之美——古本昆剧《红楼梦传奇》学术研讨会综述
我们见证了
蔡正仁年过古稀,依旧高昂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