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输电线路自立杆“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研究

2018-07-11朱江峰

浙江电力 2018年6期
关键词:砝码型式桩基础

朱江峰,冯 炳,谢 芳

(1.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0 引言

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城市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各种电压等级的城区输电线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1-2]。自立杆是输电线路杆塔的常见型式,由于其具有占地小、外形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寸土寸金的经济发达地区中[3-6]。输电线路自立杆基础相比常规铁塔有以下特点:

(1)自立杆基础受力不同于常规铁塔基础只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主要是弯矩作用,如图1箭头所示。

(2)自立杆基础受力相比常规铁塔要大的多,是相同使用条件铁塔基础作用力的2倍以上。

基础工程是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价、工期和劳动力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7-11]。同时,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关系整条线路的运行安全,一旦某个塔位基础出现安全事故,整条线路运行将面临瘫痪。因此,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并进行优化研究,对降低输电线路工程投资、保障线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图1 输电线路自立杆与铁塔基础受力对比

1 城区输电线路自立杆常用基础型式及其特点

1.1 大开挖回填基础

城区输电线路的大开挖回填基础主要有板式基础与台阶基础,如图2所示。此类基础技术成熟、施工简单,在常规输电线路中应用最广。板式基础的底板配置受力钢筋,以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筋的承载性能,且一般控制基础底板的宽高比不大于2.5,以满足底板刚度要求。刚性基础往往底板不配筋,通过同步增加台阶数量和高度来增加底板宽度。大开挖回填基础依靠基础自重及地基反力来抵抗杆塔倾覆弯矩,因此其底板宽度与混凝土方量均较大。

图2 城区输电线路常见大开挖回填基础型式

1.2 灌注桩基础

灌注桩基础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基础,可分为单桩与多桩承台,如图3所示。单桩基础主要靠侧向土压力抵抗倾覆弯矩,而多桩承台则主要靠桩身下压或上拔力来抵抗倾覆弯矩。灌注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型式,其具有适应性强、后期质量稳定和承载力大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城区电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基础施工费用较高,且施工时产生的泥浆会对城区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图3 城区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

1.3 钢管桩基础

钢管桩基础是将上部钢管杆进行延伸,直接打入土中,用少量混凝土注浆填满空隙的一种深基础型式,如图4所示。钢管桩基础的受力特点与单桩基础类似,依靠侧向土压力抵抗倾覆弯矩。其质量稳定、承载力大,而且施工方式简单环保。但钢管桩基础的施工对地质情况要求较高,在土质较硬或者有碎石的情况下,钢管桩要被打入到指定深度有一定的困难。

图4 城区输电线路自立杆钢管桩基础

2 新型“砝码式”钢管桩基础

2.1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特点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是在钢管桩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型。当钢管桩无法直接打入地基中时,采用旋挖钻机机械成孔,放入底部带圆形钢板的钢管桩,再像加砝码一样逐个加装预制混凝土重块,然后在基坑与混凝土重块缝隙处注浆,保证基础与土体的粘结作用。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加装上部预制混凝土承台,如图5所示。

图5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示意

由图5可知,该基础型式各个部件均是预制构件,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满足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要求。在基础受力上,混凝土砝码有效的加大了单桩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增加了侧向土压力,从而大幅增加基础的抗倾覆性能。钢管桩基础采用内部反向法兰与上部钢管杆连接,保证了混凝土砝码的顺利安装,如图6所示。

图6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上部内法兰

“砝码式”钢管桩在性能上综合了钢管桩和装配式基础的优点,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基础所有构件均采用预制,保证了构件质量,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2)内部钢管可视为基础配钢筋,承受基础绝大部分弯矩,外部预制混凝土可不配钢筋或少配钢筋,同时设计上不受构件含钢率限制,构件承载力较钢筋混凝土基础可提高30%以上。

(3)混凝土砝码有效加大了单桩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增加了侧向土压力,从而大幅增加基础的抗倾覆性能。

(4)该结构延性远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5)该基础直接通过钢管内法兰与上部钢管杆连接,无需地脚螺栓。

(6)基础下压荷载直接通过内部钢管传递给底部钢板。

2.2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抗倾覆承载力计算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抗倾覆承载力计算仍然可以按照《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电杆基础倾覆稳定公式计算[8-14],计算简图见图7。

式中:X为土压力;m为土压力参数;β为等代内摩阻角,按表1确定;y为自设计地面起算的深度;γs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按表1确定。

图7 电杆基础计算简图

表1 加权平均重度、等代内摩阻角参数

2.3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有限元计算

2.3.1数值建模及参数选择

本次数值分析采用MIDAS-GTS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软件。该软件能模拟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实际工程的加、卸载工序,通过合理的本构模型来模拟岩土体材料的非线性和时间相关性,可用于分析基础承载力、软基处理、桩基础和隧道等多种岩土工程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为模拟“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在承受弯矩荷载后土体和基础的应力和位移发展情况,本次分析按实体建模。土体本构关系选择为莫尔库伦模型,基础本身按线弹性材料考虑,其弹性模量分别按混凝土和钢的模量取值。

另外,为模拟土体、基础界面上及钢管、混凝土块界面上的滑动,在基础土体接触面、钢管、混凝土块接触面上添加界面单元[15]。其中钢管、混凝土块之间采用线性界面单元,混凝土块、土体之间采用莫尔库仑接触单元。界面单元属性如表2所示。

表2 界面单元参数

以某220 kV直线钢管杆为基本分析对象,其基础作用力设计值为:N=150 kN,Qx=85 kN,Qy=85 kN,M=1 500 kN·m。钢管直径取1 200 mm,埋深取6 m,外部混凝土块直径取2.4 m。

土体底部水平向和竖向均固定,两侧边界水平向固定,竖向可移动。在柱顶施加杆塔荷载,迭代计算时通过增加荷载因子控制施加杆塔荷载,当土体位移过大破坏时终止计算。网格划分如图8所示。土体和基础的计算参数分别如表3—表4所示。

图8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2.3.2“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有限元计算

采用MIDAS GTS软件对该基础型式进行非线性分析。图9为整体变形示意图;图10为“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内力与位移云图;图11为联合沉井基础土体等效应力示意图。

表3 地基土体计算参数

表4 基础材料计算参数

图9 整体变形示意

图10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内力云图

由图9—图11可知,“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在上部钢管杆荷载作用下,其地面最大位移为10 mm,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基础各部件的应力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说明该基础结构受力合理,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好。

表5 不同基础型式技术经济比较

图11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土体塑性区分布示意

3 “砝码式”钢管桩基础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3.1 基本设计条件

以某城区220 kV双回路输电线路自立杆为例,导线采用2×LGJ-630/40,地线采用JLB20A-120。导地线安全系数分别取4.5和6.0,设计气象条件为:基本风速27.0 m/s、覆冰5 mm。设计水平档距250 m,垂直档距300 m。地基土类型为粉质粘土并考虑0.5 m覆盖层厚度。

3.2 技术经济比较结果

该自立杆分别采用灌注桩基础、钢管桩基础、板式基础以及“砝码式”钢管桩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表5所示。

计算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其指标优于普通板式基础与钢管桩基础,与灌注桩基础相当,且施工工艺更为简洁,更好的满足机械化、模块化施工的要求,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4 结论与展望

目前城区输电线路自立杆常规基础型式主要有:大开挖回填基础、灌注桩基础和钢管桩基础,这些基础各有特点和不足。“砝码式”钢管桩基础是一种新型基础型式,是在钢管桩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型,具有预制化、模块化和机械化的特点。有限元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该基础结构受力合理,其在自立杆荷载下作用下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好,变形、内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砝码式”钢管桩基础,其指标优于普通板式基础与钢管桩基础,与灌注桩基础相当,且施工工艺简洁、施工周期短,能更好地满足预制化、模块化、机械化施工的要求,在城区输电线路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以上对于砝码式钢管桩基础的设计作了初步研究,仅涉及到基本理论和数值模拟,要将该基础型式运用于实践,还需采用试验手段对其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公式、构件设计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具体的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也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砝码型式桩基础
土木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东东“闯关”记
桩基础古今之用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不同动力型式的巡飞弹总体参数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