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8-07-11周会玲

关键词:阳上亢肝火证型

周会玲

(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对心脏与血管可产生严重的危害,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中医学将该病纳入到了头痛的范畴,大量研究报道均表示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上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在临床疾病的诊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研究表示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高血压疾病心脏改变的早期诊断[2]。本次研究笔者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主要分为六种证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火上炎、气血亏虚、痰浊上蒙以及瘀血阻窍[3]。本次研究已将患有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患者、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血液疾病患者、有精神障碍和交流沟通障碍患者、不愿配合完成整个研究者。50例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在2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1±4.52岁。

1.2 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根据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实施辨证分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AO(升主动脉内径)、LVEF(左室收缩功能)、LA(左房内径)、LVPW(左室后壁厚度)、IVS(室间隔厚度)、E峰(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LV(左室内径)、A峰(左室舒张晚期充盈的充盈)、E/A值。比较分析各中医证型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利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同时用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两组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

经诊断,50例患者中有9例为肝火上炎,所占比重为18.0%;肝阳上亢7例,所占比重为14.0%;痰浊上蒙9例,所占比重为18.0%;瘀血阻窍7例,所占比重为14.0%;气血亏虚8例,所占比重为16.0%;肝肾阴虚10例,所占比重为20.0%。

2.2 原发性高血压超声心动图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病程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伤。50例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表1所示,通过分析可知,肝阳上亢患者AO和LA最小,其次为肝火上炎,最大的是痰浊上蒙。所有证型两两进行比较,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痰浊上蒙、气血亏虚在AO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痰浊上蒙在LA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阳上亢和气血亏虚比较差异显著,P<0.05。气血亏虚患者LV、LVPW均比其他证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VS上气血亏虚患者最高,其次是肝肾阴虚,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以及痰浊上蒙患者相比较,气血亏虚患者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心脏结构改变最小的是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最大的是气血亏虚,左室和左房在不同程度上扩大,室壁增厚。中医证型和心脏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经比较分析可知,LVEF最低的是气血亏虚,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浊上蒙以及肝火上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痰浊上蒙以及瘀血阻窍E/A低于1,气血亏虚是最低的,和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其他证型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证型中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患者心功能下降最少,气血亏虚患者心功能显著异常。

表1 中医证型和心脏结构改变的相关性(±s)

表1 中医证型和心脏结构改变的相关性(±s)

LA(cm) LV(cm) LVP 证型 AO(cm) W(cm) IVS(cm)肝火上炎 3.37±0.25 3.43±0.24 5.08±0.42 1.02±0.21 1.12±0.19肝阳上亢 3.29±0.25 3.38±0.23 5.18±0.39 1.13±0.14 1.12±0.09痰浊上蒙 3.59±0.18 3.58±0.16 5.44±0.28 1.18±0.12 1.21±0.09瘀血阻窍 3.47±0.21 3.47±0.21 5.37±0.32 1.17±0.12 1.19±0.12气血亏虚 3.54±0.12 3.55±0.11 5.61±0.16 1.25±0.69 1.26±0.69肝肾阴虚 3.48±0.19 3.49±0.18 5.41±0.31 1.18±0.12 1.21±0.11

表2 中医证型和心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s)

表2 中医证型和心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s)

证型 LVEF(%) E峰(cm/s) A峰(cm/s) E/A肝火上炎 61.83±3.74 62.35±2.71 56.12±2.81 1.15±0.17肝阳上亢 61.15±4.62 63.68±2.81 56.42±3.31 1.14±0.09痰浊上蒙 60.96±4.69 60.91±2.91 62.61±6.17 0.99±0.15瘀血阻窍 60.92±4.94 60.84±3.49 62.29±6.94 0.99±0.17气血亏虚 57.73±4.04 57.67±2.85 67.45±5.51 0.87±0.12肝肾阴虚 60.84±4.69 61.82±3.21 60.69±4.91 1.04±0.13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临床中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为心脏、血管,长时间高血压容易造成左心室肥厚、心脏收缩功能减退等,使重要脏器功能衰竭[4]。有研究报道表示,和高血压其他证型相比较,肝火亢盛患者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改变较为显著,提示肝火亢盛患者心脏呈轻度损害,阴阳两虚患者的的各指标大部分在正常区间,提示这种证型的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可能性很低[5]。通过大量文献报道的分析发现,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对于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具有指导作用。本次研究笔者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六种证型中心脏结构、功能受损程度最轻的是肝火上炎,最重的是气血亏虚。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阳上亢肝火证型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微信在线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