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西县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做法及思考

2018-07-09祝海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做法思考

祝海峰

摘 要:近年,岳西县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装备总量、农机结构、综合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该文从岳西县如何立足实际,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做法对现行的补贴政策的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精准实施;农机补贴;做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3-04-0010-2

岳西县是安徽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份,总面积2398km2,人口40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多样,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以茶、桑、果、药、菜、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岳西翠兰”、“高山茭白”在全国具有较高声誉。

1 农机化工作现状和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做法

1.1 农机化工作现状 近几年,岳西县农机化实现了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结构持续优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特色农机化推广力度明显增强,茶叶、高山蔬菜机械化生产作业薄弱环节实现了新的突破。并已拓宽到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等各个方面,农机已广泛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领域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特色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及脱贫攻坚。截至2017年,全县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34亿元,农业机械净值1.69亿元,农机化作业收入达到1.17亿元,全县11家农机企业年产整机超过1万台。

1.2 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做法 以强机惠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规范购机补贴工作程序和操作行为,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以“七个到位”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1.2.1 领导到位,确保政策有效实施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补贴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通过了《岳西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方案》。二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县人大农工委、县政协经济委、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检察院组成的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制定《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二个小组联合办公,共同研究确定补贴方案制定、资金分配、重点推广机具种类等事宜,并联合对补贴政策实施进行监管,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小组和监督检查工作小组联合会议决定。三是每年召开全县购机补贴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农机补贴工作,开展政策培训和廉政教育。

1.2.2 宣传到位,确保政策家喻户晓 一是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政策。二是印发《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告知书》《岳西县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诚信承诺书》等宣传资料,努力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知晓率。三是完善《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办法》《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制度》《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职责》《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读本》《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等相关制度。四是组织农机企业和经销商参加农机补贴政策培训,提高了购机补贴政策理解力、执行力及系统软件操作水平。

1.2.3 按程序操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开始接受申请之时,就严格按照县年度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工作程序,设立了受理申请、机具核实、资料系统管理AB岗,实行“谁办理、谁签字、谁负责”。(1)在受理申请时依次完成现场核对购机者资格、核实申请补贴机具、人机合影、登记建档、校对录入有关信息等工作,做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不建档。(2)不能带机申请的须携带所在乡镇、村审核盖章的《岳西县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审查表》)、补贴申请表,到县购机办阅读政策告知书、签订诚信承诺书,规范办理补贴申请手续。

1.2.4 核查到位,确保补贴真实有效 全县每年分2次组成4个核查组,分别由县财政、农机部门领导带队,会同乡镇分管负责同志、财政所、中心农机站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上门核查。一是对无法移动等原因不能带机申请的(茶机、保鲜库采取资料申请,村、乡镇审核签名盖章)和补贴额超过5000元的机具进行逐台核查。二是对于带机申请现场核实的机具,以乡镇为单位,按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抽查。

1.2.5 服务到位,确保申请方便快捷 为方便群众申报,自2014年起县农机局将一站式服务试点延伸到机具较为集中的乡镇。开展集中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业务,解决了当地包括邻近乡镇购机农户因路远申报不便的难题,消除了安全隐患,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减少了他们的申报费用。下一步还计划在符合要求的乡镇设立受理点,并进一步加大送服务下基层的工作方式。

1.2.6 自查到位,确保执行准确无误 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了全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和购机办工作人员会议,学习了省、市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新精神,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环境再次进行解读与指导,并重点结合我县实际,对具体操作办法进行探讨与研究,对下阶段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了部署,通报了机具核查情况,并约谈了违规操作的(企业)经销商。

1.2.7 督查到位,确保效果得到认可 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专项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每年组织了4个督查组,分别由县人大农工委、县政协经济委、县政府办、县监察局负责同志带队,对当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全面督查。从历年督查结果看,人、机信息与补贴系统录入信息一致,补贴资金均已到户,所有对象情况真实、信息准确、公开到位,无投诉举报,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情况良好。

2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成效

近3年省局共安排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34.6万元。全县共核定补贴机具4742台/套。补贴机具类型达7个大类11个小类20个品目。全县24个乡镇受益农民3418户,带动购机户投资271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民政策使得更多的农民拥有了农业机械,也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农机社会服务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有效地捉进了农民节本增收。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机手收入。截至目前:机耕作业面积27480hm2,机插面积2330hm2,机收面积95000hm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7.88%。其中:茶叶机械化制作水平已达到95%以上,茭白机械化作业达到80%以上。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3.1 购机户无法联系 核查中存在由于山区通讯不便和讯号不畅导致购机户联系不上,致使无法规范核查。采取其他方式(如请亲友告之)联系,预约第二次核查。

3.2 购机者不在家 在不宜移动机具核查中,购机者因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致使核查时人机合影购机者本人不能完成合影。采用购机时首先到农机部门预申请,摄取留存人机合影,核查时核对是否一致。

3.3 生产厂家、经销商规范化意识不到位 存在系统申报信息错误较多、名牌标识不全、型号不符现象。加大对经销商的规范化管理,采取警告、暂停受理、限期整改等手段,强化其规范意识。

3.4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受益购机户数量多,购机户申报时间集中,机具台数、品目繁多、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现象凸显;对补贴受理业务人员强化政策、业务培训,力求熟悉政策、熟练掌握受理申报流程,以预受理的方式分流集中申报。

4 两点思考

4.1 补贴额确定科学合理 农机购置补贴实行的是专家归档、确定补贴标准。确定的依据主要是生产企业提供的成本等资料,县级农机部门在具体核实机具时,对有些机具的补贴额总感觉合理性值得商榷,功能差不多的机具有时补贴额差距很大,购机户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所以建议核定补贴标准时不能仅凭企业的申报材料,而是要深入实地,查阅企业成本核算资料(这项工作也可委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农机、价格主管部门初审),从而使补贴标准更趋于合理性。

4.2 机具分档不宜过细 农业机械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是以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作为出發点的,所以补贴的机具也应该是先进适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听到不少购机户反映真正适用的机具分类不合理。例如:茶叶机械中的理条机,槽数的不同对茶叶的香气、条形、形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市场需要不同类型的茶叶,茶叶加工户不可能只生产一种茶叶,而现行的机具归档过于细化,在槽数上有太细的规定,11槽的可以补贴,往往12槽又不能补贴,迫使购机户购买多台机具,不利于投资产出最大化。所以建议:同类型或功能相近机型归档可设合理区间,在规定范围内都纳入补贴目录。从而使购机户以尽量少的投资,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从而使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民政策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做法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