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氮施肥对抛栽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2018-07-09张进山陶社亮吴晨阳潘志军张晓红尹玲周兵吴小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产量

张进山 陶社亮 吴晨阳 潘志军 张晓红 尹玲 周兵 吴小文

摘 要:目的:探索适宜庐江地区双季晚稻抛栽模式适宜的施氮量,为大面积生产中应用抛栽技术实现节肥减氮、提高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镇稻18为材料,按全生育期纯氮量设4个处理(285.0kg/hm2、217.5kg/hm2、150.0kg/hm2、0kg/hm2),采取庐江地区常规人工抛栽模式按同一密度同时进行抛栽,常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统一水肥管理,综合比较各处理在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表现。结果:随着施氮量不断增加,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天数不断增加,每穗总粒数、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不断增加,结实率、千粒重不断降低,单位面积茎蘖总数在高峰期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成熟期以217.5kg/hm2处理有效穗数最高。综合来看,全生育期纯氮量217.5kg/hm2是庐江地区作双季晚稻抛栽模式较为适宜的施氮量。

关键词:减氮施肥;抛栽;双季晚稻;产量;庐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57-03

我国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大国,稻米是人们的主要口粮,维持水稻产量稳定是摆在我国粮食安全面前始终不变的永恒课题[1]。我国稻作类型丰富,既有单季稻,又有双季稻和三季稻,其中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份,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2]。庐江县地处安徽省中部,属于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是典型的双季稻北缘地区,当地双季稻种植面积居安徽省首位,是全县单季稻种植面积的一倍以上[3]。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和规模种植大户的不断涌现,双季稻种植模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双抢时节紧凑和双晚机插技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的窘境依然存在,双季晚稻抛栽模式依然是种植大户首选的轻型栽培技术[4-5]。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肥料用量的改变,双季晚稻抛栽对氮肥运筹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大户盲目追求氮肥过量施用,产量不增反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了双季晚稻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加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度[6]。如何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减氮、施肥减少农资投入,提升种植效益是种植户的迫切需求[7]。本试验按照庐江地区常规抛栽模式,设置4个氮肥梯度,探索减氮施肥对双季晚稻抛栽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庐江地区双季晚稻抛栽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为广大种植户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试验于2016年在庐江县汤池镇双墩村骆此勇家庭农场承包田内进行,前茬为双季早稻。供试品种为镇稻18,供试肥料有“红四方牌”45%(15-15-15)复合肥,“心连心牌”牌尿素(N含量为46%),中石化产氯化钾(K2O含量为60%),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2%)。田块形状方正,总面积0.19hm2,排灌方便,土壤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砂泥田土种,耕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田块肥力较均匀。

1.2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不设重复,将试验田重新作埂,分割成均等的4个大区,各大区面积466.7m2。试验大区间设置薄膜包埂独立排灌,防止串水串肥。采用353型软盘旱育育秧方式培育壮秧,每孔穴播4~5粒,秧龄控制在30d左右。采取人工抛栽,力求抛栽密度均匀和90%以上秧苗的根球土块入泥站立,抛栽密度统一为50.6万穴/hm2。试验按全生育期纯氮量设4个处理水平,分别为285.0kg/hm2(T1)、217.5kg/hm2(T2)、150.0kg/hm2(T3)和0kg/hm2(T4,空白对照),各处理磷钾控制为同一水平,P2O5为90.0kg/hm2,K2O为195.0kg/hm2。氮肥基∶蘖∶穗比例均控制为60∶25∶15,钾肥基∶蘖∶穗比例为40∶30∶30,磷肥一次性基施。大田管理参照本地抛栽惯常高产栽培管理进行,除分区施肥差异外,其他措施基本保持一致。全生育期间采取人工除草,强化病虫害防治,确保不发生重度危害。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期 记载各处理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等生育时期。

1.3.2 叶蘖动态 定点定株测连续10穴,关键时期记载每穴茎蘖数。

1.3.3 产量构成调查 成熟期,采取套框方法测定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每处理测定6个点,同时每处理按平均有效穗数取2穴考种,数取每穗总粒数和瘪粒数,并单打单收测定产量,分别取样晾晒至标准水分测定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均逐渐推后,成熟期、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天数也呈现相似规律(表1)。相比于T4处理,T1、T2、T3处理的始穗期、齐穗期均推迟1~2d,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推迟2~6d。

2.2 茎蘖动态 从茎蘖消长动态曲线(图1)可以看出,不施氮肥处理(T4)单位面积茎蘖数在大田生长发育阶段均远远小于其他施肥处理,且均小于300.0万/hm2,T2处理高峰苗大于其他处理,但后期衰退过快,成熟期有效穗数稳定在455.0万/hm2左右,T1成熟期有效穗数最高,达到545.9万/hm2。

2.3 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性状 随由表2可知:施氮量增加,穗长、株高逐渐增加,T1处理穗长达到15.46㎝,株高76.7㎝,相比T4处理增幅分别达到12.2%和16.9%;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也呈不断增加趋势,T1和T2处理有效穗数达到了399.0万/hm2以上,相比T4处理增幅超过41.0%;结实率和千粒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千粒重下降幅度较小,结实率下降幅度较大,相比于T4处理,T1、T2、T3处理结实率分别下降了20.2%、16.8%和15.6%。在理论产量方面,随着施氮量增大,理论产量逐步提升,T1处理理论产量达到8262.7kg/hm2,相比空白對照T4增幅达到41.64%,T2处理理论产量位居第2位,达到7267.0kg/hm2。实收产量与理论测产表现出相似规律,T4处理实收产量最低,仅为3741.2kg/hm2,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6741.2kg/hm2,T2处理产量也达到6394.4kg/hm2,T1处理实产比T2处理实产高5.42%。

3 讨论与结论

已有学者研究表明,氮肥施用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之一,随氮肥用量增加,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指标呈现出一定的消长规律[8-9]。庐江县位于双季稻生产的北缘地区,光温资源对单季稻富余,而双季稻略显不足,对施肥量、品种选择和综合生产技术要求较高[10]。同时,施肥特别是氮肥施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控制氮肥用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7]。因此,筛选适宜庐江县双季晚稻抛栽模式的施氮量对指导水稻生产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抛栽全生育期施氮量为285.0kg/hm2时实产最高,达到6741.2/hm2kg,较空白对照增产80.2%,理论产量与实测产量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从产量结构来看,增产主要源于有效穗数的大幅提高和较为稳定的穗粒结构。从实测产量来看,施氮量217.5kg/hm2处理仅较285.0kg/hm2处理低5.1%,且2个处理间具有接近的产量构成,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8-9]。因此,双季晚稻抛栽模式适宜施氮量为217.5kg/hm2,但该处理高峰苗数较高,后期衰退速率快,如何保持茎蘖群体后期的稳定性,减少无效分蘖损耗,维持生育后期营养供应和稳定的有效穗数保证是今后双晚减氮施肥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德峰.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3,19(4):1-2.

[2]邹应斌.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56-257.

[3]范友胜,葛亮,李彪,等.“控失肥”氮素效益及其对塑盘抛栽双晚武运粳7号经济性状的影响[J].安徽農学通报,2007(24):36-37.

[4]何欣,荣湘民,谢勇,等.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对水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7(03):31-34.

[5]吴晨阳,潘志军,吕和平,等.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6):6-10.

[6]滕飞.双季晚稻机插秧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7]陈芹,汪洪洋,杨凯鹏,等.水稻减氮增效途径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1):110-111.

[8]左文刚,黄顾林,陈亚斯,等.氮肥运筹对秸秆全量还田双季稻氮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38(02):75-81.

[9]彭龙龙.氮肥运筹和播种量对双季稻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

[10]张晓红,张进山,尹玲,等.播种量对沿江地区机插双季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4):15-1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年11月肥料产量统计
2018年10月肥料产量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产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