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互动,缤纷课堂——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2018-07-08徐丹

关键词:绳结多元化评价

徐丹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多元化的综合性课程,意在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多元互动,营造缤纷课堂,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

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顾名思义,多元互动就是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通过它们内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实现整合,达成一种和谐、高效的状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多元互动条件下,从课程资源到教学策略再到有效评价等,调动诸多要素的积极性,就能实现高效教学。

一、多元课程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综合”,一个是“实践”,而在“实践”前面的则是“综合”二字,说明了这门学科是综合知识类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不同维度,选择不同主题,来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框架。只有课程资源多元化,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比如,在开展《设计一周营养食谱》的主题活动中,可以说课程资源异常丰富,知识构成也十分宽广,涉及到营养学、生化学、健康学、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更是涵盖了生活、生理、环保、人文等不同领域,只是停留在“食谱”表面的教学活动,简单的灌输和生硬的实践,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多元整合,形成了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逻辑体系,让学习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既丰富、又高效。首先从生命开始,“为什么要吃”,从生物、生理学来探寻生命的奥秘;然后是营养学角度,“要吃什么”,让学生了解我们都需要哪些营养元素来维系生命;接下来是贴近生活,“应该怎么吃”,让学生知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食物可以让一日三餐更科学、更健康;最后才是“设计一周营养食谱”,水到渠成地完成主题活动。

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是学校还是家庭,国际还是国内,生产还是生活,校本课程还是其它,都可以供我们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系统构建。

二、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課堂

任何一门学科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脱离不了教学活动,而教学效果的优劣则取决于教学策略的优劣。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综合性非常强,是多种学科、多种技能的综合体,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课程和教学目标,灵活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绳结探秘》是生活小能手单元的一项主题活动,教学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绳结系法和原理,同时提高利用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教学的难点在于,绳结的应用是一种传统的技能,“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典型符号之一,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很少见,学生们也知之甚少。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考察组、采访组、网络组,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研究方案;然后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方法,对绳结的历史传承和奥秘进行声光电多种手法演绎,让学生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再就是“在做中学”,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方案亲身实践,多途径、多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绳结”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的相互作用,绳结的“奥秘”在充满趣味和快乐中被揭开。

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因“题”制宜,分“题”而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策略多元化,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让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

三、多元评价体系,关注个体差异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巩固知识、诊断问题、激励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有效评价时,必须统筹兼顾,构建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到评价内容,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价,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内在发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塑料瓶里的种植园》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与生活化相结合的主题,在组织开展本主题活动时,我综合了教材、季节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等元素,融入了种植与科学、写作、艺术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层次的教学设计,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最后分享收获。在分享收获阶段,运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本着“客观”“激励”的原则,对不同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多元化评价,让不同小组的不同个体都有一个衡量的标尺,对号入座,寻找不足,分享成功。多元化评价体系,让评价更有效,充分照顾到了每一个个体,突出了共同发展,让每一位同学都在种植过程中体验到了种植的艰辛,也品尝到了收获的快乐。

让“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的成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弥补个体差异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只有给予这句话当中“每个人”充分关注,才能最终实现有教无类、共同成长。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多元化的,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片面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互动,只有充分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才能生产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晋豪.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J】.教育,2017(43)

【2】李效民.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J】.教育革新,2013(02)

【3】杨爱.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

猜你喜欢

绳结多元化评价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专业化PK多元化
“解绳操” 防健忘
打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