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与课堂创新——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核心素养

2018-07-08钱瑶

关键词:核心微课素养

钱瑶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更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对小学语文的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探索,试图通过新技术、新思路、新作法,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核心素养的本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改革

课程与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什么样的课程与怎样进行教學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要想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核心素养的正确方向,必须大胆地围绕核心素养这个目标,对课程和课堂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微课程开发,让现代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微课。微课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以其短小精悍的独特优势,迅速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让教学思路更宽,教学效率更高,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同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必将开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合理开发微课程,让现代科技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回归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我在预习阶段设计了一段微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声光电效果,把美轮美奂的黄山风光制作成了一段几分钟的小视频,通过QQ群转发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在优美的背景音乐,耀眼的精彩画面和入心入脑的解说词当中,走进了一个美的世界,先领略和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有了微课的铺垫,我留给学生一个问题:“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很显然,微课给学生们形成了一种“美”的冲击,引导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文本当中,去寻找和思考答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微课程为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便捷、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内容短小、主题鲜明、灵活方便等这些优势特长,让语文教学在教学资源和组织形式上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二、生活化教学,让现实生活与课堂深度融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到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关联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是去了语文的生命的意义。只有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下,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化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才能养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冯骥才先生的那篇《珍珠鸟》的美文时,为了让学生们加深理解和体会,我就采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也就是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文本进行了高度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你养过鸟吗?养的是什么鸟?谈一谈自己养鸟的体会好吗?谁养过其它的小动物?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有的学生说爷爷养过鹦鹉,有的学生说爸爸养过八哥,有的学生说自己养过小狗、小猫、小乌龟……这些问题,好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联通生活体验的大门,他们发言很踊跃,讲得很生动,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再导入《珍珠鸟》这篇课文,就显得水到渠成了。生活化,让语文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接地气,语文核心素养的奥妙似乎就在其中。

语文是生活感悟的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当生活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也就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经过语言组织和思维整理,出口就是“语”,落笔就是“文”,慢慢积累的过程即是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

三、分层次教学,让因材施教与课程深度融合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因材施教”,但客观现实是数十名学生受教于一名教师,让因材施教成为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教学概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之间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千差万别,很难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只有在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探索“分层次教学”方法,才能让“因材施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比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为了让不同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的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我就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法,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你在深海里发现了什么”为主题,让孩子们充当“潜水员”,引领大家去探索和发现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奥妙,让有文字组织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改编导游词,让更擅长口语表达的同学当“水下导游员”,让更富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充当不同的角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现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都说说自己的发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让每一个有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的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体验和收获。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次的时候不能分得过于死板,否则会加重两极分化,要根据课程类型和教学目标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要求的合理分层,才能得到实效。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在课程和课堂教学上努力创新,探索更新颖、更务实、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语文知识真正内化为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淑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7(90)

【2】张连贞.浅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7(23)

【3】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猜你喜欢

核心微课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