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2018-07-08何琴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活动过程

何琴

【摘 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基础。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基本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方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理性思考,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一、激趣引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古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打基础的阶段,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自制力不够,如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仅仅讲解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不能真正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达不到课堂的高效。那么,如何让学生乐学呢?

1.环境激趣法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所授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得新知,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时,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后,我循着文章的思路这样问学生:“我们的眼睛真的可以永生吗?”结果学生都否定了,这时候,我又继续追问,“那么同学们认为我们的眼睛怎么才可以获得所谓的永生呢?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什么呢?”学生合作、探究后纷纷举手发言:“我认为通过奉献,我们的眼睛可以延续它们的寿命;现在我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我的眼睛保存到我的脑海中;我还可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班长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被孩子们的回答深深震撼了。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应的内容。

2.鼓励激趣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渴望被鼓励,渴望被赞许,因为这种肯定可以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自我。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吝啬自己的鼓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要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各方面表现都纳入评价的指标中去。如:哪位同学今天做了什么好人好事,哪位同学今天上课积极发言了,哪位同学今天课堂上注意力很集中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通过这种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学生主导激趣法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例如,我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首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划出自己最喜欢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段话,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或喜欢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谈一谈为什么喜欢?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讲,教师听”,有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课堂学习,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1.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新生事物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抽象的文字以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听觉冲击,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理解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改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讲解《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黄山的奇石,理解作者描写的内容。教师(或安排学生)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收集一些相关的黄山奇石的图片或小视频等,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黄山奇石的景美景奇,从而理解文章内容。

2.设置悬念,帮助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普遍采取的都是“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知识的思考者和探索者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费时低效。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实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充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的提出设置悬念,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探究。例如,在讲解《燕子》这一课内容时,当讲到“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句话中为什么要用“赶集”这个词呢?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锤炼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一个探究性的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思考探究。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不断自我反思总结,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包爱芳.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华章,2017(1)

【2】鄭开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7(5)

【3】常如正.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小学生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实效性教学活动过程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