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缺失与构建

2018-07-08凌明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构建现状

凌明一

内容摘要:教育情感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包含消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教育情感之于学生、教师和学校至关重要,系教师获得深层次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的根本。是以,本文尝试从积极教育情感的含义、要求出发,论述积极教育情感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试图解析实践中教师缺乏积极教育情感的原因并提出教师积极教育情感构建意见。

关键词:积极教育情感 现状 原因 构建

一.教育情感的含义及要求

关于教育情感的含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有着认为教育情感系指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专业需要的满足,并带给其愉悦的一种情绪体验。[1]有者认为,教育情感是教育世界的活动者对教育人事的好恶体验。[2]由此,关于教育情感,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情感系狭义的积极方面的情感体验,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情感有着积极和消极两种体验。本人认为,教育情感是相对于普通情感的一类职业情感,其必然具备普通情感的特征,因此,教育情感包含着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体验。作为特殊的一类职业情感,教育情感具备普通职业情感的构成要素,同样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即教育情感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对于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和要求:第一,情感的积极性,即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情感,调解和控制消极情感。同时注重教师的职业性和表演性。第二,情感的丰富性,即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情感能够因事因人而不同。第三,情感的稳定性,即这种积极的教育情感是一种长期稳定且确定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是一种内化为教师内在职业和性格特征中的积极状态,不能忽冷忽热或因事因人存在不确定性和变数。第四,情感的深刻性,即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要具有深刻性,对这种情感的内涵和外延要能不断地理解和深化,要能够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积极教育情感的重要性

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之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还是从学生的习得及平行的养成方面。具体地:

(一)从教师的专业(职业)发展角度

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不仅仅关乎教学的质量以及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也是关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其道德水准和专业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重要两大因素,而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层基础。因此,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是为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根基,是为教师专业(职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教師的积极教育情感,才能更好地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从学生的习得及品性养成角度

学生学习的良好效果一直是教育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的情感状态。无论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认为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习是空虚而毫无意义的,同时也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真情以待,信任、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情感[3])还是从有关情感过滤假设理论的角度,其都认为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对学生情感有着强烈的影响力,进而对学生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从本能上具有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积极的教育情感的巨大作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4]。这种巨大的力量具有极强的传递效应,其不仅仅能够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实践,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情感对激发学生其他积极情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健康、自信、善良和宽容等良好品性的生成,是能够让学生无论在学堂还是在社会家庭中都受益终身的积极要素。是以,诚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主张,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因素组织教学。[5]

三.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够重视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融入和作用的发挥。学校和教师更注重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注重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注重教师知识结构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而忽视系统地、积极地对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关注和培养。对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构建零散不成系统,甚至有随意性的情况出现。

如此积极教育情感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成果,进而进一步影响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准的提升。

就目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向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关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注重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不甚重视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内容。长此以往,教师本身对教育情感的关注度不够,不能系统有意识地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和进行情感训练,也不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地运用积极教育情感。

第二,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没有正视教学问题,不甚了解教学问题与教育情感的因果关系,诸多情境倒置因果关系。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把教学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问题,认为完全因由学生原因导致教师缺乏积极的教育情感而不是因由教师缺乏积极的教育情感而导致学生习得受阻碍。这种因果倒置也是导致教师教学中缺乏积极教育情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功利化倾向较严重,这种情绪必然影响其积极教育情感的发挥。

第三,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教育、授课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旦学生出现厌学等过多的负面情感,这种情绪会传递给老师使教师亦产生消极的教育情绪,影响积极情绪的发挥。

第四,学校方面的原因。因由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各方面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程度影响教师的个人需求的满足,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教师的满足感和职业认同感,由此使教师产生消极的教育情感。

四.教师积极教育情感的构建

教师教育情感的构建是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内外因共同发力得以保障。

从内因角度:

第一:强化教师的职业角色及教育情感的认识和意识(身份认同)。很多教师的职业情感缺失系因对“教师职业角色”及“教育情感”认识及相互作用不甚了解和不慎重视。教师职业角色与教育情感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情感是教育活动者保持自己身份的基础,因此,教师意在维护教师身份认同和身份意识的同时,融入教育情感是其应有之义,也是其“不失身份”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意欲构建积极教育情感,重中之重是树立融入的意识,知晓积极教育情感之于教师职业角色的意义。

第二,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构建良好、健康、积极的教育情感,教师要注重保持良好的内在心理状态,同时也要将内在的状态通过外化的行为传达释放给学生。自我修养提升会使教师自然拥有豁达的态度和宽容的心理来面对学生,面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自身修养的提升能够让教师正视教学问题的根源,突破职业倦怠感,摆脱消极情绪。因此自我修养的提升是為教师保持良好教育情感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教师才能深刻认识教育情感的内涵和外延,深刻认识教育情感与教师职业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教育情感的之于教育职业的重要意义、作用及价值,并能够在教学实践各环节中积极主动有意识地融入教育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和学习热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第三,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积极教育情感的训练。积极的教育情感可以自发形成,但深层的积极教育情感通过培训和训练进行构建可以使其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完满。是以,教师个人要有意识、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教育情感的训练。教师除却要进行系统地、科学地学习相关科学理论,还需要自觉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进行积极教育情感的训练,在实践中尤其注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维护学生尊严和体面纠错,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心理环境。

从外因角度:

第一,加大人文关怀和制度保障,尊重教师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即要“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和满足人”。国家及学校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应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需求,创造严谨公平的学术氛围和奖惩考评机制,减少教师的精神负担,增加物质支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能够极大地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的增加势必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

第二,加大教师教育情感的培训及活动交流。学校方面加大活动中教育情感培训内容的权重是为构建和培养教育情感的必由之路。除却教师的积极教育情感的自我训练外,学校方面还要积极汇集各种资源加大教育情感内涵、外延及实践方面的多样系统的培训及相关活动。通过观摩活动、教育考察以及实际教育案例等具有实践意义、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的培训和指导能够向教师鲜明、直观地传达教育情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亦可以选择诸如“与专家交流”、“与同行交流”、“与其他进步社会团体和组织交流”等活动来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格局,增强教师的心理质素和抗压能力,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感。

注 释

[1]《论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情感的缺失及应对》,刘晓芳,《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6月第17卷第2期,P57

[2]《教育感情论》,熊川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P53

[3]《教师情感对学生情感和英语习得效果影响的调查与启示》,杨楠,《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P144

[4]《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养》,张意忠,《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P58

[5]《教师情感对学生情感和英语习得效果影响的调查与启示》,杨楠,《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P144

(作者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构建现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