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及能力培养研究

2018-07-08李慧

成才之路 2018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艺术类高校自我认知

李慧

摘 要:近年来,选择走艺考路的学生逐渐增多。教师要深入了解高校艺术类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规律,矫正学生干部的不良认知,创设多方位、多维度的个人能力培养环境,将他们打造成综合素质优良的干部人才。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统筹协调、语言表达能力,正确认识艺术类学生干部认知能力培养中的“鱼、渔、道”三个层次。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高校学生干部;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08-02

高校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生力军。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同学、管理班级、组织活动、协助教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下,學生干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选择走艺考路的学生逐渐增多。但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艺术类专业学生干部往往个性较强,团队协作意识弱;才艺丰富,文化知识薄弱;思维感性,意志不坚定;讲“义气”,易受诱惑。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艺术类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规律,矫正学生干部的不良认知,创设多方位、多维度的个人能力培养环境,将他们打造成综合素质优良的干部人才。思维认知有多高,格局有多大,就会走得有多远。下面,根据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艺术专业学生干部特点,对艺术类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及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一、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主要特点

艺术类学生干部受专业背景、学科特色、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个性较强,团队协作意识弱

有的艺术类学生干部个性较强,大局观念较差,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欠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这种团队协作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工作中有冲劲,但缺乏韧劲;喜欢搞“一言堂”,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乱指挥,不能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工作效率不高。

2.才艺丰富,文化知识薄弱

艺术类专业学生干部大多数从小就接触多种形式的艺术熏陶,拥有多项特长,相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着明显的艺术才能方面的优势,容易受到很多同学的喜爱。但在日常工作中,艺术类学生干部的短板会逐步表现出来,例如新闻稿、活动策划书的撰写能力明显不如文科、理工科学院学生。有些新当选的艺术类学生干部甚至连简单的通知都写不好,更不用说写活动策划书、协助教师写年底工作总结了。

3.思维感性,意志力弱

高校艺术类学生干部在高中阶段就读的多是艺术班,学习的多是文科知识,因此,大部分艺术生的思维模式是感性多于理性。艺术类学生大多数在高三期间离家千里外出集训一学期,背着画板到各地去考试。接触社会较早,有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显功利和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原则性弱,自控力差,个别学生干部甚至带头违纪,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

二、艺术类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培养

思维活跃,不拘小节,执行力强,喜欢创新,是艺术类学生干部的主要特性。因此,高校教师要结合艺术类学生干部的本质特点,贯彻落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理念”,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唯有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合作,赢得胜利。艺术类学生干部需要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有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结能力,才能团结一群人,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后开辟新天地。

2.加强统筹协调能力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他处获得的知识信息,终归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对于艺术类学生干部而言,要勇于实践,注重提高统筹协调能力。若不能合理地进行统筹协调,只专注于当下,则看不到长远,只注重单一利益,则会忽视全局利益,这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因此,统筹协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例如,在学校开展活动之前,高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干部根据要求制作一份详细的策划书。该策划书要包含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流程、预算、人员安排等内容,各部分要进行周密而细致的设计,将活动开展前、中、后的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到位,要做好突发情况的预警预案,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设计艺术专业多数具有幕后性,往往不需要过多地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这使得很多学生重实践而轻言语,往往忽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管理工作者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善于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将工作思路、计划小结进行准确的传达和描述。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高校学生干部要能逻辑清晰地协调工作、大胆地布置工作、细致地组织工作,这对学生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干部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艺术类学生干部良好认知能力的培养

认知能力亦称“认识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能力。艺术类学生干部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鱼、渔、道”三个层次。最低层次为“鱼”,也就是教学生干部学会在什么情况下做事,这是最容易做到的。第二个层次是“渔”,也就是教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工作技巧,包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第三个层次是“道”,也就是教学生干部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干部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懂得各种知识、方法的道理。高校学生干部不仅要在现有图式基础上善用知识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理解工作理论与工作技巧背后的道理、观念与思想,进而能够在工作中创新、创造与发展。

艺术类学生干部的认知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采用新方法、新方式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注重更新教育观念,站在时代前沿,有着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包容性思维,能够提出多种多样的新理念、新方法;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变化,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重点把握好奖励和惩罚这两个关键环节,赏罚分明,鼓励为主;要多关心学生干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将优秀的学生干部推荐给上级部门重点考察,必要时重用。同时还要在“通才”教育上下功夫,比如提高学生干部的微媒体运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使他们既具有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特长,又具有普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大学期间在学生干部岗位上认真工作过的学生,就业时签工作单位都比较快。

四、结束语

“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格局大了,才能走得更远。在艺术类学生干部自我认知及能力培养方面,高校教师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认识到艺术类学生干部认知能力培养中的“鱼、渔、道”三个层次。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而言,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岳.我国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D].青岛大学,2012.

[2]刘楷.高等院校艺术院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徐妍.基于领导力理论视角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探究[J].江苏高教,2016(11).

[4]雷海栋.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刘显忠.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基本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6]杨敏.团体心理辅导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艺术类高校自我认知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