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开发研究

2018-07-06张玉平韦光珍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企合作高职

张玉平 韦光珍

【摘要】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开发研究是针对高职的模具专业,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了解企业所需,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模具专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模具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即模具专业的课程开发。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为同类院校以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课程开发

1 引言

模具产业被喻为“工业之母”,需求量大、应用面广,发展迅猛。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的制造中。模具工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模具技术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而模具高技能人才的匮乏,正成为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软肋”。

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模具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相关院校模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校企合作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仅依靠学校本身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仅依赖单一的校园环境,依赖学校的设备、设施,则难以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即可以依靠企业的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又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充实学校的办学实力。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有效利用,更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2 研究对象及范围

通过对重庆及周边城市的模具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收集模具类人才所需知识、技能及素质等要求,分析、归纳、梳理进入课程,主要对模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等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开发,最终达到企业对模具相关人才的从业要求。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调研。以企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商讨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2)以岗位能力分析改革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实施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

(3)企业专家参与模具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把握模具专业发展方向,传递模具行业技术发展新信息,组织技术讲座,指导专业建设。

(4)增加实物、教具展览室,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现场教学;对专业课程进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加强UG、CATIA软件学习指导与培训。

总之,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发出合理、可行、实用的模具专业课程,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终目的。

4 课程开发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校对专业教学建设、管理和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学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人才的根本。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源于传统学科体系或“压缩饼干式”课程体系,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缺少国家级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和学校层面科学的课程标准,导致不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位方面差异较大,课程设置常有知识点重叠和课程序化混乱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自我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通过借鉴吸收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重庆市区域经济特色,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下:调研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工作岗位需求以及国内同类院校专业教学现状;依据模具专业核心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典型的模具生产制造过程;依据模具企业岗位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整合的工作过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进行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分析,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将职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和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职业素养有机结合形成过程导向或任务驱动型课程。

5 结论

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模具专业课程,使培养的模具类人才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使学生受益,企业满意,实现教育的最大成功。

参考文献:

[1]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求是,2006(5)

[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

[3]董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4]杨聚庆,姬生.高职教育集团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

[5]齐现伟,辛全仓,杨辉,董林,张云健.基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的校企合作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A ] .Proceedings of 2011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Vol. 1[C].2011

[6]解鹏,邬雨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

[7]方向阳,丁金珠;基于交换与治理机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

[8]佟光进,高侠.校企文化有机融合,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与澳洋集团校企合作工业文化对接案例[A].全国职教德育教学研究会2012年职业素养内涵与训练研究专辑[C].2012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校企合作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