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和方法

2018-07-06王闽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王闽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涵、重要意义和培育方式。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创新途径

前言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摆脱大同和平庸,有别和领先于同业态、同业种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在企业机制体制、成本管控、销售模式、服务水平、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的多个维度都会有所体现,直接表现为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更物美价优的商品,一言以蔽之,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是一家成功且成熟企业的不二法宝。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性

任何行业都有翘楚和标杆,其中既有曾经风光无限却又中途衰落的诺基亚,也有传承百年仍然势头如虹的同仁堂,个中缘由还是有些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和内涵把握不准,最终从领跑者掉队成为追赶着。通过学习积累和长期实践,个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四个特性。

(一)難以复制性

对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引擎之于汽车、芯片之于手机,对于餐饮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环境味道和口碑传承,对于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又变成了既往业绩、施工资质、机具设备和人才储备。无论以上任何一种,都独具特色难以照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任何对核心竞争力的模仿都难逃蹩脚和山寨的命运。有的企业宁当李鬼不愿创新,靠小聪明打“擦边球”,在正主的品牌效应下窃得一杯残羹。有的企业宁走捷径不强内功,成熟品牌、核心技术、管理团队都靠引进,将自己的生命线置于他人之手,一旦断供,犹如断炊,企业将立刻跌落谷底陷入窘迫。经验可以借鉴,成功不可拷贝,企业成长之路的每一段歧途和每一场风雨,都是必要的积累和沉淀,只有脚踏实地的经历、千淘万漉的打磨,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这“第十个馒头”。

(二)资源稀缺性

烧火棍永远不能当作撒手铜,砌墙砖也永远不会成为顶梁柱。能为人所不能,必定是掌握了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石油化工和矿业电力企业;或者业内顶尖专家,比如生物制药和电子产品研发企业;抑或大量社会资源,比如批发零售和电商平台企业。这些不是人人都能唾手可得,也并非人人都能掌控驾驭的,正因为其具有了稀缺的属性,才让一些企业成为了“个别”企业。

(三)不可替代性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流程,我们无法超脱这些规律推动企业发展,也无法逾越这些流程的任何节点去开展生产经营,我们把握客观规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过程就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代替先进企业的优势,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当一个企业成为了所属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和升级风向标,也就牢牢地掌握了企业对未来和未知的掌控能力。

(四)发展周期性

任何事物都有发展脉络和生命周期,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随着战略期待和发展愿景的演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看到很多曾经领先于时代的企业最终被时代所抛弃,很多新兴企业随着改革浪潮跃然而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比如共享单车和扫码支付。纵观一些企业的编年史,很多赖以傲视同侪的优势最终变成了拖拽后腿的劣势,这个过程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从无竞争力到一般竞争力,再到初级核心竞争力、成熟核心竞争力,最后成为核心竞争力,当发展至此,企业开始安于现状,错误评估行业走势和自身优势,那么核心竞争力将沿着上述的过程往逆向发展,优势荡然无存,企业走向衰退。因此,优秀企业要不断立意创新,多元发展,重点发力,保持现有优势,发掘新的亮点,在产品推陈出新、企业转型升级中始终保持领先。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企业不断革新的重要目的还是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占领更多份额,保持生机活力,在创新中实现新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新的作为。

(一)有效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

一是提升品牌附加价值。很多商品已经超脱了本身的实用功能,品牌效应赋予了这些商品更多的意义,比如名牌手机、奢侈用品和高端服饰,这些商品除了基本功能以外还彰显了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与此同时,“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消费理念根深蒂固,消费者愿意承受多高的价格,也代表着对商品给予了多大的信任,买卖双方在价格和价值上经常能达成惊人的一致。二是降低自身运营成本。低级竞争的重要表现就是无差异化竞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靠压低价格死扛硬撑,结果一损俱损,行业整体没有进步,消费诉求没有满足,企业效益没有保障。这种情形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期不同程度存在,很多企业依托人口红利,压低工费福利,甘居产业下游,成为境外品牌代加工厂,依靠合资品牌过小日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当人口优势逐步弱化,这些企业已经回头无岸。因此,高端的价格战还是差异化竞争,通过升级生产原始材料、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和缩短成品销售渠道,从而在有力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合理降低销售成本,而差异化的存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作用。

(二)合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管理水平、文化建设和生产方式、营销模式都是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企业进入全面协调发展,没有明显短板,具备显著特长的相对成熟阶段,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投资回报快、资金周转快,企业的根基将十分稳固,就像人体的消化系统,吐故纳新的速度越快,代表个体的健康指数越高。品质决定品牌,现场决定市场,竞争力、吸引力、号召力越强的企业市场接受度和消费期望值越高,企业运营也会因此趋于良性、走向成熟。

(三)极大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

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演化,在将企业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行业整体提升,敦促领导者多从强化自身建设、贴合客户体验、推动产品升级、引领行业走向上下真功夫。有助于筑高行业壁垒,提高进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将投机取巧者和坐享其成者挡在门外,将裹步不前者和固步自封者甩在身后,由多头竞争转入精英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良性竞争,让市场更规范,让标准更严格。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行业、工种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不得不在寻求转型中谋取新生,这也都是在核心竞争力的较量中为社会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途径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既是梦想家,也是实干家,必须具备用未来视角规划当下的能力,超脱现有时空思考问题、预见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备前提。

(一)不断增强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一个行业的发展、兴颓,受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取向、大众消费习惯、市场饱和程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就是全局和大势。每个行业必定经历朝阳、成熟和夕阳三个阶段,只有占据高位,俯视全景,反躬自省,才能在时间上看准从事行业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找到企业自身的准确定位,力争做到早谋划、早布局、早转换、早受益,在方兴未艾时及时切人,在如日中天时看到危机,在如薄西山时及时转型,这也是很多大型集团在面对网络销售、智能手机、高速铁路等新兴事物的冲击下,做到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及时升级主业,仍然能够招牌不倒、品质不倒的主要原因。

(二)不断增强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

中央一再强调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经济改革发展思路,就是要逐步摒弃人多势众和拆拆建建等传统的、简单的发展方式,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要在创新发展驱动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在时代的大幕之下,每个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的企业都该担当起突破创新的责任义务,对标世界先进标准,表明中国发展态度。一是创新经营模式。全力形成在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二是加强信息采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改变企业内部构造,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三是掌握核心技术。做好市场调查评估,预测市场整体走向,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弄清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概念区分,集中优势资源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巩固专有和关键技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四是提升员工素质。人为万物之灵,万事以人为本,多数人推动社会进步,少数人领导社会变革。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培养、吸引、使用和稳定人才的环境。还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任人唯才,量才而用。更要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机构设置,是企业实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协调有力的重要保障。

(三)不断增强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信仰,创新企业文化就相当于给企业输人了新鲜的血液。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了脱节和僵化的文化理念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始终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最终让文化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推动发展。

(四)不断增强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人性之基,是处世之本、交往之道,也是每个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每个企业的最高“资质”。诚信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人生因诚信而精彩,社会因诚信而文明。就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体现的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做企业不是站前广场卖茶叶蛋,一锤子买卖不留余地。企业的履约能力,员工的业务素养就体现在一张张订单上、一个个细节里,诚信于股东、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这是大型企业尽责担当的应有追求。一次失信,百次无用,透支信用就是透支市场,只有企业的每名员工都像珍惜个人名声一样维护企业的声誉,这个企业才有更光明和更广阔的未来。

掌握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就是占领和坚守市场制高点,做好企业就要抓住重点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不断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9

[2]王蓉.基于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8):58-59

[3]陈佳贵.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M].北京:中國工业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