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沪文化创意产业比较研究

2018-07-06柳雨歆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上海市

柳雨歆

【摘要】近年来,知识经济日益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各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视。本文对比分析了杭州市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集聚水平,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上海市;比较

1 引言

我国近年来逐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提出,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将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文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转化能力。而杭沪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尤为看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 杭沪文化创意产业比较

2.1 产业规模

在杭州市政府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杭州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2008年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亿大关。仅五年,每年增加值就突破了1000亿元,在2012年的增加值达到1060.7亿元。而到了“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更是迅速,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20%,且在2017年一年增加值超过了3000亿元。

2011年上海在网络视听和网络游戏带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产出达到6429.18亿元,增加值达到1923.75亿元,占全市GDP的10.02%。2012年上海政府提出着重发展工业、时尚及多媒体等设计行业。2015年,实现总产出9451.6亿元,占市比重为12.05% o“互联网+”的效应全面释放,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巨大的推动力量。

2.2 产业结构

从产业相关性看,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其中,核心层的发展在杭州尤为迅速。2016年,以信息服务、现代传媒、文化休闲旅游等行业为主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107.52亿元,增长22.4%,增幅高于整体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在阿里系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9.18亿元,增长44.5%。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突出,以文化软件服务、广告服务、设计服务为主,推进“设计之都”战略。2015年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3%,占全市创意产业比重高于45%,占上海GDP比重的5.5%左右。此外,上海咨询服务业也出现大幅增长,出现大量国际顶级咨询公司。

可以看出,近几年杭沪传统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回落,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如数字网络与新媒体、动漫网游业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在新增长点中,上海着重发展创意与设计产业,杭州则在发展信息服务业与现代传媒业的基础上致力于数字内容产业。

2.3 产业集聚水平

本文选择区位嫡作为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LQij代表i产业在地区j区位嫡,qij代表i产业j地区的相关指标,qj代表j地区所有产业相关指标,qi代表i产业在全国的相关指标,q代表全国所有产业相关指标。

由图1可知,杭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水平在2005-2010年基本维持在2和1.5左右,说明杭沪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具有优势,且杭州优势大于上海。但在2012年,杭州产业聚集水平呈爆发式上扬趋势,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上海2.5倍。这表明杭州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其集聚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聚集能力较强。

2.4 发展问题

“十三五”时期,杭沪文创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挑战。

2.4.1 区域分布过于集中。2016年,杭州文化创意企业收入主要集中在余杭、滨江和西湖三个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8.68亿元、830.62億元和676.72亿元,占全市的69.7%。其他十三个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只占30%。上海市亦是如此。

2.4.2 人均创造增加值不高。由于杭沪人口众多,尽管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但人均创造增加值却不高。2017年,杭州人均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23万元,仅略高于全省6.07万元/人的平均水平。

2.4.3 部分行业业绩下滑。据统计,文化产品辅助生产行业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行业处于下降,产业业绩分别下降约6.1%和1.7%。此外,小规模文化企业也出现业绩不振、营业收入下降问题,最为显著的是新闻出版发行行业和工艺美术品生产行业。

3 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杭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制定合理的各区发展规划,使各区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时,突出发展核心产业,例如近几年突飞猛击的动漫网游业、广告会展业以及互联网信息业等,带动整体经济上移,并积极发展各个区产业建设,形成特色产业带,改善发展不平衡问题。

3.2 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重视本土创意产业人才储备培养。杭沪本地人才资源丰富,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因此应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定向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针对性培养并留住优秀本土创意人才。

3.3 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提升文化产业园区质量。政府投资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资金来源,支撑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应当审核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资格能力,坚决杜绝一些没有内核的企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名义跑马圈地。与此同时,把立项奖励与成品奖励结合起来,制定奖励前移政策,提升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振鹏,王玲.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8(6):7-9

[2]牛宏宝.文化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45-153

[3]金元浦.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2-10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杭州市上海市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杭州市支援武汉医疗队等6个集体获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状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照片墙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