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中的风险

2018-07-06周方利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跨国并购风险商业银行

周方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为谋求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多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但在并购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风险。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这个成功案例为载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降低并购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并购对公司绩效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工商银行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参与到国际化进程,国内很多大型的非金融性质的跨国企业面临着国外投融资的需求。对于我国本土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同时,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市场和业务营收增长都大量来自境内以及港澳地区,出于主动开发新市场的需要,以及满足国内企业的“走出去”需求,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跨国并购成为目前的一个趋势。但是因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各个国家国情不一等原因,跨国并购面临着很多风险,清晰地意识到并购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降低风险。

二、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并购过程简述

2007年10月25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一致。协议规定,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不仅如此,中国工商银行完成收购后还将成为标准银行集团最大单一持股股东。工商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分别为中国和非洲最大的商业银行,这两者各自拥有本地市场的大量优质客户,网络的互补性极强。这两次并购有助于共享客户资源,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跨国金融服务需求,分享亚、非、拉之间的商业机会。此次并购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并购。

三、工商银行行此次跨国并购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性风险

因为全局性导致的风险,是企业无法把控的风险,所以十分被动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系统性风险。具体包括有法律风险以及政治风险,以及社会文化风险。这些风险在跨国并购中更多的是体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情文化差异导致的,是银行外部不可控的环境导致的。在案例中由于案例并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出于中非国家关系良好的国际大背景之下,因为中国和南非同为“金砖五国”,举办多年的金砖国家峰会也会双方的关系添砖加瓦,润色不少,中国企业目前在南非的投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加大力度。对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与此同时,南非这个国家并没有强制限定外国資本进入,资本进出时相对自由和开放的一个国家。所以经过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工商银行进行的这次南非并购,系统性风险是相对较小的,不是影响并购成功与否以及后续并购绩效的主要原因。

(二)非系统性风险

同理可得,针对非全局性的,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把控的,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的风险,我们称之为非系统性风险。该风险在商业银行跨国并购过程中,更多的体现为操作风险。我们可以沿着并购全过程(主动性)的这条思路来分析——并购标的的选择、并购协议的设计、并购之后的整合来分析。首先是并购标的,标的所在地的选择位于非洲是基于中非贸易趋势良好,未来双方在市场资源可以强势互补,标的选择南非标准银行是因为其主要经营业务稳定且良好,在矿产开采上面与我国企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同时银行在业务把控上具备领先的国际水平,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历史悠久,管理规范,在贵金属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其次是并购协议的具体细节的设计上,选择以股权并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购中的汇率风险,并且在标的物的估值上,工行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最终的收购价是市场认可的;最后是在并购之后的整合上,在并购事件完成后,工商银行作为并购方,进行了人驻董事会的举措,将两名非执行董事人驻标准银行并且双方在客户共享上,并购双方都主动地将已方的客户与对方分享,同时为对方的客户所需服务提供支持与便利。

四、工商银行此次成功并购的案例启示

跨国并购面临风险重重,但工商银行在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案例中却能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资金与资源的互补,既可以拓展海外市场,也可以分散市场过分依赖境内的风险。通过对案例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启示:

(一)跨国并购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战略规划之上

商业银行是否选择进行跨国并购,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本身的规模体量、收入来源多样性缺乏、境外资产相对较少,那么就无法支撑其开发国际市场,但是却盲目地进行大肆地并购行为,那么企业的战略风险就会增加。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是应该具备做大做强的战略眼光,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加快脚步,所以十分建议国内的本土大型商业银行,趁早制定国家化的战略,将并购国内外优质资产与企业绩效增长有机结合起来。

(二)并购前中期过程准备充分,细节设计不可忽略

在跨国并购前期的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标的资产所处的国家与我国的国际关系是否良好,;此外,标的资产本身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风控能力都是在进行标的物选择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因素。也应注意并购洽谈过程中的诸多小细节,比如并购支付风险如何避免,双方采取何种支付方式更有利于后续的合作,尽量达到双赢的局面。并购方式的选择上,选择资产收购还是股权收购,要从双方的需求、法律障碍以及税收政策等诸多方面来分析。比如,在工行此次收购中,作为买方,其更需要的是南非标准银行的业务资源,那么选择股权收购是很好的;相反,如果看中的是对方的资产,那么用资产收购则是更为靠谱的方式。

(三)并购完成后,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整合风险

重视并购双方的互补性,坚持善意并购。在控制权的取得上,不应采取恶意入驻的行为,这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形象受损,同时对于企业双方的文化整合、人员的和谐共融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派专业胜任能力强的人员到被并购方参与管理,防止目标企业的内部人控制,进而降低并购风险。

参考文献:

[1]贾玉宝.张光华—避免盲目出现跨国并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03(34)

[2]陶能虹,邓雄.商业银行并购业务协同增值机制研究[J].金融论坛,2010,(11):42-49

[3]曹志鹏,杨晓飞.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3):35

猜你喜欢

跨国并购风险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跨国并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