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传神,感受真切 ——习作《第一次买菜》升格指导

2018-07-06李仰臣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神买菜菜市场

李仰臣

写作点拨

如何写好此类回忆性作文,让其脱颖而出呢?

1.学会挖掘记忆宝库,获取丰富的材料,叙述动人的故事。比如你第一次买菜的经历和感受,妈妈教你做饭的过程和吃到自己劳动成果的心情,记一次有意义的夏收劳动……下笔前,要认真回忆自己做过、经历过的事,从中选择一件最难忘、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

2.放好细节小电影,把脑海中的故事切割成一个个画面,用最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来再现画面,争取做到活灵活现。

3.抓住“珍藏”二字,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作文要做到“情溢于衷而言于表”,才能感染读者。

4.安排好作文的详略。写一件难忘的事,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病文呈现

第一次买菜 李真

在成长的历程中,我遇到过许多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被表扬……其中,去年初夏那次买菜的经历最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星期天,吃完早饭,我在妈妈的提议下第一次独自去买菜。记得还没到菜市场,耳畔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

“哇,买菜的人真多!”我带着一丝惊讶,走近一个肉摊,问道:“叔叔,五花肉多少钱一斤?”“十块。”卖猪肉的叔叔说。我说:“便宜点吧,我妈妈说猪肉才九块钱一斤。”卖猪肉的叔叔笑了,说:“九块五。”我转身装作要走的样子,说:“你不卖就算了。”“哎,小姑娘,别走,别走啊……”卖猪肉的叔叔被缠得没法子,只好答应:“就按你妈妈说的价,九块就九块。”只见卖猪肉的叔叔左手拿磨棒,右手拿菜刀,菜刀在磨棒上磨来磨去,然后切下一块五花肉,称了称,正好一斤,用塑料袋装好,放进了我的菜篮里。我付了钱,转身走开了。

我又用同样的方法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走在街道上,我看到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好像今天都遇上了什么喜事似的,再看他们的篮子里,装的不是新鲜蔬菜就是肉类。这时,我想起妈妈讲过的往事:她小时候,这个菜市场只有一两个肉摊,肉价才一块多一斤,人们却舍不得买。现在大家都富起来了,肉摊子也增加到了四五个,肉價也涨到了十几块一斤,人们却经常买。

我拎着菜篮往回走,心想: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逐渐提高啊。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我们的生活水平一定能达到小康水平。

“真真,该吃饭了!”妈妈的一声呼唤将我拉回了现实。我想:我会将这次经历珍藏心底,因为它见证了我的成长。

点明题意,倒叙开头。

“我”想采购什么?妈妈传授了哪些经验?“我”又有怎样的认识?可略微交代。

“我”问价时是什么语气?心情如何?

见到“我”的举动后,卖猪肉的叔叔动作、神态如何?

讲价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听到“九块五”后,“我”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买完猪肉后有什么反应?心理、动作、神态如何?这些都可加以描写。

此段将今昔生活进行对比,本想以小见大,体现出国家的富强,却有拔高主题之嫌。

过于拔高,给读者假、大、空之感。

呼应开头,结构完整。

升格指导

这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我”第一次买菜的经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脉络明晰,叙事流畅,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缺少细节。文中没有对“我”及卖猪肉的叔叔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或当时场景进行较为细微地描写,以致内容稍显单薄,不能给读者如睹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2.拔高主题。本文并非“菜市场的今昔”或“买菜所感”,那么小作者把买菜这件小事提高到“国家大计”的高度,给人故意拔高之感,尤其是结尾的议论大而空。

针对以上不足,建议小作者这样修改:

1.细节传神。行文须精心打磨,丰富细节,比如采购计划、妈妈传授的经验等都可交代。再如讲价时,“我”与卖猪肉的叔叔各有怎样的心理、语言和动作,都可细致描述。

2.表达感受。写作重点应该在对“第一次买菜”这件事情的刻画上,因此要清楚地记述买菜的过程或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传神买菜菜市场
热闹的菜市场
买菜记
诗中人物贵传神
买菜
热闹的菜市场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热闹的菜场
菜市场的早晨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