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言

2018-07-05田海伦

求学·素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慎言严于律己圣人

田海伦

(从“言必信”起笔,然后加以解释,并用“规范自我和道德自律”扣住材料的要求,最后推导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并且简明扼要,是好的开头。)

中华文明以儒学为正统,独尊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皆为四书五经,从小耳濡目染皆为圣人之言。他们跟随圣人的话语,追求成为君子,以得到自我修养的最高形态。所谓君子,一定要有严格的道德自束力,能够做到诚信者为最佳。能够“言必信”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所以慎言就是做到诚信的关键一步:不说谎话,谨慎而言;懂得在適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择机而言。如此看来,慎言确实是一个人智商、情商以及自束力的集中体现了。

(这一段分析既从材料里来,又没有脱离自己的观点,而且分析的道理也中肯,尤其是结论句“如此看来,慎言确实是一个人智商、情商以及自束力的集中体现了”更是把为何要慎言,说得清楚明了,又富有概括性。)

圣人的训诫经千年而不衰,然而好像总有人喜欢发挥敢于质疑权威的“冒险精神”,以身犯险,以身试法,而后狠狠摔入法律的崖谷,落入法网。在我国,造谣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仍有许多人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而且危害了社会秩序,贻害无穷。网络疯传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影响巨大,引发社会关注。在人们同情孩子,谴责无德的老师时,却有家长造谣自己的孩子遭受侵害与虐待。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这位家长是如何编出孩子遭受的“罪行”的,也无法相信一位母亲会用自己的孩子来造谣获利。这是因为她道德自束力缺失,头脑中没有慎言的理念,因此也未尽到人母的责任。结果这位母亲被警方逮捕,难逃法律的制裁。

(这一段反面说理,从现实事例入手,遵循了谈古是为了论今的文化借鉴规律,使文章的说理论述既全面又深入。)

如果这位母亲在造谣前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如果她严于律己,平日里慎言谨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她就不会犯下如此可笑的错误。这位母亲受法律的制裁,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不慎言,那么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这里“反事实假设论述”用得好。苏洵的《六国论》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手段。我们说那位母亲的行为失当,也知道失当的原因,那要怎么做才对?这里给出了正确的做法,这样的文章论述,就有实效性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修养的民族,我们必须严于律己,恪守慎言之道,严肃对待道德自律问题,以“慎言而行”作为行为准则,明道德之善,求自我之真。

(结尾呼应开篇,有开有合,结构完整有致。)

猜你喜欢

慎言严于律己圣人
慎思·慎言·慎行
我家的慎言集训
夏夜吟
非暴力
慎言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我的班级管理“五字经”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扬清风正气
班主任工作的“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