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Linux操作系统实操》教学案例设计

2018-07-04刘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系统化环节情境

刘明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1 学习Linux的重要性

现阶段主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Linux、Unix、Mac OS等,从开源的角度讲,以上操作系统中除了Linux其他的操作系统都不是开源的,不开源就为信息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毕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都不知道闭源的操作系统究竟在背着我们干些什么。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提出各部委要按比例每年削减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数量,改用Linux操作系统;在军方更是早就更换了以开源的Linux为核心的国产操作系统;在企业,除了考虑信息安全这个因素之外,还因为Linux操作系统是免费的操作系统而大量使用。目前,全世界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Linux发行版操作系统占比超过90%,以Linux系统为内核的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占有率已超过80%,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处处离不开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Linux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互联网的旺盛需求也正推动着Linux的发展,再加上其本身的开放特性,对网络强大的支持功能,使其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对于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Linux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传统Linux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现在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成长环境中大多接触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也大多局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这也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Linux操作系统时会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感觉Linux操作系统不好用,不好学。除此之外,因为Linux系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服务器、互联网设备、嵌入式设备等,这些应用领域由于特殊的应用需要往往没有方便用户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要对系统进行操作,只能靠命令的方式进行控制,而Linux系统下的命令数量又很多,每一个命令又有很多的选项和参数设置,这就造成了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这些复杂命令的情况。此外,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行界面及说明文档等资料大多是英文的,在文档和资料里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而刚刚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学生没有这么多的专业英文词汇量的积累,导致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档时比较困难。在传统的Linux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实践,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课堂的配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被灌输式的学习。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尤其对于实践类课程,可能要实现某个目标,方法多种多样,如果强制性地把学生带入同一种途径或让学生形成某种固定思维模式,就是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

3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课程设计中的指导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的关键问题是结构问题,是基于行动体系的工作过程体现,需要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解构,并按照行动体系进行重构。重构后,其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其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要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个维度上结合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六要素进行设计,最终转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六步法教学过程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1]。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可以以此为据,将课程的学习领域重组为若干个经典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再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子学习情境,在每个子学习情境中再采用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设计。首先,确定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梳理并列出这一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然后,实施对该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处理,选择对该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比较的参照系。最后,依据该参照系确定三个以上的具体工作过程,按照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原则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学生置身于工作过程中,把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融入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2]。在一步一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突出对学生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训练。

通过对天津周边的企业调研,发现超过80%的企业认为在高校开设的Linux课程应该是技术类的综合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而非验证性的能力,碰到问题只会求助别人,而非自己去思考解决。所以在制定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当指导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采用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通过固定的工作过程步骤来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变动的工作过程要素。

4 典型Linux教学案例设计

基于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知识特点分析,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时,尽量设计成真实的工作场景。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Linux操作系统相关课程学习情境时,主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对助理工程师的要求到对工程师的要求的原则进行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想,可以将在Linux系统上搭建Web服务器环境设计为一个学习情境。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物理网络搭建、软件安装、参数配置、网站部署、网站功能测试。每个部分都可以用六步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并采用工单方式替代传统的实训报告形式来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资讯环节通过查阅系统帮助手册或其他资料,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软硬件环境;决策环节根据资讯环节的结果制定布线方案,选择应用软件;计划环节,根据决策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形成工作清单;实施环节,根据工作清单内容按步骤进行操作;检查环节,对每完成一步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此时如果测试通过则继续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如果测试没有通过,则回到决策环节,重新进行分析决策;评价环节,根据提交的工单及完成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根据以上六步法分析,将搭建Web服务器的工作过程步骤和测试方法设计如表1所示。

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进行课程设计,同样会面临上面提到的命令应用问题。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同样要使用大量的控制命令,如何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命令的常用方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此时,对于掌握某个命令的具体用法,也可以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式来进行设计。

5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班级和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的班级对于同一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实训问题的完成度、正确率、完成所需时间等指标后得出结论: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设计课程内容,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真实的项目案例为载体,配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置身于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学习情境,避免了停留在抽象枯燥的理论层面,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表1 搭建Web服务器的工作过程步骤和测试方法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系统化环节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护患情境会话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