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8-07-02刘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

刘艳

【摘 要】目的: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使患者痛苦减轻、重复静脉穿刺减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多种优点从而成为手术室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但是使用留置针也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静脉炎就是留置针使用期间常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炎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将其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支出和护理人员工作量,甚至发展为败血症、深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0-01

静脉留置针可以随着静脉形状弯曲,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容易将血管壁穿破,但是由于不当的使用方法或其他因素,常常会造成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液体外渗等并发症,以静脉炎为主的并发症类为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1]。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对静脉炎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认识,对防治措施提出针对性意见,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展开研究探讨。

一.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1.留置针置入技术

患者的血管内膜会由于护理人员不熟练的手法、粗暴的动作、不佳的穿刺技术受到损伤,使具有促发凝血作用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裸露,操作时止血带的结扎时间过长或结扎力度过大都会使血管受到损伤,促进血栓的形成进而引发静脉炎[2]。一方面护理人员对无菌操作原则没有严格遵守,不彻底、不标准、不规范的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内进行穿刺也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

2.留置针封管技术

在留置针中将适量液体注入,避免针头因为血细胞在套管内凝结成块而堵塞即为封管。针头内的血液和局部血管内的药液不能依靠10ml的生理盐水冲净,很容易导致堵管,血管会受到在局部滞留的药液刺激,引起局部变硬、疼痛等临床表现[4]。如果以过猛的力度和过快的速度推出封管液,血管内局部压力骤然增高,增强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局部血管的炎性发生改变引起局部肿胀和外渗,进而导致静脉炎[5]。

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的机率会随着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目前国内对套管针留置时间还没有统一规定,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的规定时间为3d[6]。通常套管针可留置5-7d,在保证周围皮肤清洁和穿刺部位相对无菌并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出现渗漏和堵塞现象套管针可留置7d。导管置入24-48h后便会有纤维蛋白鞘将周围包绕,微生物会在其中繁殖,随着置管时间的增加,细菌在导管周围的定植率就越高,细菌性静脉炎也更容易引发[7]。

4.留置针材质和型号

手术室中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材质比较常见的是聚四氟乙烯、生物材料,聚四氟乙烯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机率显著高于生物材料[8]。临床研究证明,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患者中,例如有些型号的留置针有比较粗的孔径,穿刺置入患者静脉后,患者的静脉内壁会受到一定损伤并引发机械摩擦,从而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加[9]。

5.血管壁弹性

静脉炎的发生会受到血管壁弹性是否正常的影响,血管壁弹性差、硬化的患者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要比正常值高,这两者会使患者的血液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在针尖周围容易聚集输液微粒形成血栓引发静脉炎[10]。

6.留置肢体的活动度。手术室患者患肢体静脉炎的发生率要比健侧肢体静脉炎的发生率高,可能是由于患肢体活动受限,与正常肢体的血流速度相比较患肢体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在静脉内滞留,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和刺激增加,液体外渗,局部组织水肿,容易形成静脉炎[11]。

7.留置针穿刺部位

近心端发生静脉炎的机率明显低于远心端发生静脉炎的机率,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可能是因为血管内的远心端血液回流缓慢,下肢静脉瓣多,血液在血管内滞留容易形成血栓[12]。下肢输液时由于半坐卧位和静脉回流缓慢发生静脉炎的机会多。

8.输入药物的性质

抗菌药物、化学药物、营养素等因其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刺激性、溶液渗透压和ph值、药物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药物也是导致静脉炎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3]。

二.靜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措施

静脉留置针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的特点,能够保证术中丢失的血液、体液得到及时的补充,也保证了术中麻醉用药及其他辅助用药的静脉通道畅通。因此,需要针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由于患者血管壁在穿刺时会受到静脉留置针一定程度的损伤,型号不同的套管针对血管内皮机械性损伤的程度和在血管内移动的程度不同,静脉炎的发生机率也不尽相同[14]。例如18G静脉留置针由于比较长的进针长度,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留置针液体渗漏率和针头脱出率减少并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急危重症患者适用。20G静脉留置针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意识清醒能配合治疗、护理诊疗操作比较少的患者。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细短是留置针,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血管内皮机械性损伤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2.输入药物ph值和浓度有效控制

药物的刺激作用与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息息相关,虽然静脉炎不可干预的因素之一是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但是通过对药物ph值、渗透压、浓度、留置时间等危险因素进行调节可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效降低。对于刺激性比较强、浓度比较高的药物,使用前要先充分稀释药物,实施手术的患者(局麻除外)由于禁食,导致其体液不足,麻醉药物扩张血管后,更容易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另外还有术中失血,也需要进行输血输液补充,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快输血、输液的速度,可以直线甚至加压处理,以确保患者体液的补充[15]。

3.输液顺序和速度依据药物性质进行合理调节

对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前要先对其输入药物的剂量、性质和患者的血管条件等进行评估,将输液速度和顺序依据药物的性质进行合理调节,如果输入药物的剂量和刺激性比较大,先稀释后再缓慢注入刺激性强或高渗性的药物输入,之后再将刺激性小或等渗液的药物输入,为了避免血管内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液残留损伤血管,输液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注意如果穿刺部位是從远端静脉输入则不能采用过快的输液速度,尽量将留置时间缩短并将同一静脉连续性输注次数减少,通常不超过3d[16]。

4.静脉的合理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体位、方法、选择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血液丰富并避开神经关节韧带和部位及硬化受伤的静脉使用套管针,血管要容易固定,上肢前臂静脉为首选,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并且与手背部位相比较前臂的菌落数量明显少。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当避免将静脉留置针在下肢远端使用,并且不要留置太长时间。如果病情需要或有特殊情况必须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为患者输液时应将其下肢抬高20-30°,将留置针肢体保护好避免下垂,防止血液回流阻塞,将药物对下肢静脉的刺激有效减轻[17]。

5.留置针拔针方法的规范化

与普通输液拔针不同,留置针的针眼比较大,拔针后暴露容易发生针眼红肿引发静脉炎[18]。将静脉留置针拔出前用2%碘酊对针眼处进行消毒,75%酒精脱碘后,沿血管方向用棉签放置拔除留置套管并按压5-10min后放开,拔针后皮肤出现疼痛红肿,静脉炎率明显低于传统拔针法[19]。

结语

综上所述,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是手术室留置针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针对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对留置针型号、静脉位置、输液顺序合理选择和安排,规范留置针管理,掌握正确的留置时间和安全的封管技术,可以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效降低和预防,进而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焦小英.应用水胶体敷料合并自制网套固定新生儿留置针预防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12):2364-2365.

任义梅,孙茂梅.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00-101+103.

王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04+112.

杨雯,李雪冰,陈晓娜,刘玉清,张恒.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输注药物外渗致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54-57.

刘海平.应用薄型泡沫敷料早期干预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173.

徐鹏,孙志超.透明贴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预防和留置时间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26.

张淑英.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6):16924-16925.

芦溪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17,3(17):80-81+85.

王名英,黄喜华,张舒梅.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评估[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160-162.

李秀红,陈丽珊,李玉燕,刘莲清.复方维生素B12溶液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7,41(09):908-909.

褚丽敏,李海莲,邓永敏,谷立彩,许晓丽,王召红,高金玲.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08):911+913.

高静,王立娜,黄蕊,邓永敏,谷丽彩,褚丽敏.品管圈应用于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的降低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13+15.

童安凤.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7,37(03):271-272.

左焕,邱家英,袁碧芳,袁君兰.芦荟胶外涂预防康莱特致静脉炎及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探讨[J].西南军医,2017,19(03):288-289.

黎秀.今福生防治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10):1244-1246.

吴巍.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6):202-203.

彭菊.可视静脉炎评分下运动神经元病病人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06):697-699.

韦颖屏,赖敏群.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外套管留置长度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关系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2):347-348.

王杰,王英皎.半量与全量甘露醇对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及无菌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2(01):50-51.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
急性胸痛恶性事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及治疗策略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