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表达的欣赏寻径

2018-07-02黄小元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段标点符号语言表达

黄小元

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讲解,轻训练;重理解,轻运用”的课渐渐少了,“重表达、重运用”的课渐渐多了。课堂上,老师们将更多的目光投注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方法、篇章结构,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欣赏和表达上,注重阅读与表达的融合及互通,更大地发掘、发挥阅读教学的效益。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悟精妙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醒目、简洁、贴切、新颖,不仅能体现主题、标明题材或提示体裁,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有特点有意蕴的标题,在学文前或学文后,有必要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如湘教版六年级上册《会飞的孩子》这个课题一出现在学生面前,就会让他们产生好奇和疑问:“飞”字没有双引号,这个孩子是真的会飞吗?这个会飞的孩子是谁?他是怎么飞的?他可以飞多高多远?……带着一系列问题,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文本探寻答案。课题的品读也向学生渗透了写作技巧:要想读者对你所写的内容有阅读期待,给文章起一个有吸引力的标题很重要。

二、咀嚼韵味的词句

文本语言的精妙可以体现在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個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或形象生动,嚼出文字的韵味,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二册《顶碗少年》一课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碗”字后面有标点符号和没有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引导学生用心揣摩,细细欣赏,会品出别样的味道。

三、品析典范的语段

抓住有特点的典范语段,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与模仿,提高语言鉴赏与表达能力。如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结尾句“可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再也找不到沈国华的身影,他牺牲了,牺牲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如果这句话是这样表达:“可是,到处都找不到沈国华的身影,他牺牲在了弹雨纷飞的战场上。”对比读来,语言表达的结构、音韵效果以及给人心灵上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四、欣赏个性的语言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言语体系与风格。学会欣赏那些新鲜、独特、个性鲜明的语言,对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湘教版四年级上册《我家的大花园》一文选自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文章语言极具特色,平实亲切而洒脱率性,带有作家自身鲜明的性格烙印,如:“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五、琢磨精巧的构思

课文在篇章结构方面很值得学生学习模仿。教师要用心揣摩编者的意图,让学生在一篇篇典型范文的引导下,逐步学会构建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如《精彩的大象表演》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整体上的总分总结构方式是初学写作的中年级学生易于掌握的布局谋篇方式;课文在选材上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在写作方法上,描写细致、生动、具体,都是适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语言训练点。(作者单位:郴州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语段标点符号语言表达
标点符号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标点符号的争吵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