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与优化途径的思考

2018-06-30胡美琳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领导政策群众

胡美琳

摘 要: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农村经济达到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追求精神需求,由此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县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遇到较大的困难与挑战。文章主要针对农村群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影响制约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有效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

发展

1 基层对各级政府群文政策的认识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对于各层政府群众文化政策的认识比较薄弱,由于农村政策的公示性较差,农村基层对于政策的理解比较片面,很多时候,由于认知的差异,导致群文化政策理解出现误差,难以领会政策的实际作用,导致群文化政策无法实施,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政策的公共性,对政策不能够全面理解,导致政策的实施与农村实际无法联系起来,影响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水平。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中,要想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对各级政府群众文化政策的认知能力,要让农村基层正确理解政策,能够结合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落实农村群众文化政策,同时在农村中加强政策的宣传、教育,让农村群众了解政府的政策,并能够配合政策进行实施。

2 基层领导增强工作重视

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基层领导对群众文化认知不足,难以在日常业务中将群文化建设进行落实,这就在一定环境下,领导忽视基层的群众文化建设工程。针对这种情况,在农村群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领导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建设农村群众文化的领导基础。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中,要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提高基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让领导在文化建设中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意识,主动纠正、克服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让农村的基层领导能够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正确开展工作,进行文化建设。

另外,上级党政机关要对基层领导进行培训,可以聘任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者是进行电视电话培训,也可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让基层领导群体学习群众文化的相关建设知识,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增强领导群体对农村群文化建设的认识,增强领导的重视,正确的制定决策;还有基层领导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重视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我修养,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3 提高文化工作者业务水平

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构成中,基层文化建设的人力严重不足,缺乏专向人才,难以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这种情况是受到我国的地域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城乡差距大,专业人才由农村流向城市,很多专业人才都不愿回到农村,导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缺乏,或者是难以适应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较差。

针对文化建设中人才贫乏的现状,农村基层应该积极探索用人机制,建设高效的农村群众文化的队伍。要想更好的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就要大力培养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注重发展民间文化队伍,调动农村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的作用,让基层群众能够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农村基层还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强核心队伍的建设,并培养队伍的领导,加强对文化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培训,在培训时要分层分类分批进行,加强队伍骨干的培养,通过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建设人员的业务水平,由此开展高效的文体活动,保障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

4 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多样化

要实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我们思南常见的活动类型主要是是跳花灯、傩戏、舞龙、哭嫁、哭丧等,每年过完春节后,我县都有近30支民间灯队到各个乡镇或附近的县城进行表演,非常热闹;民间舞龙队伍也比较多,我县有28个乡镇,基本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舞龙队,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在许家坝镇或塘头镇举办炸龙表演,相邻县城的许多群众都会前来现场观看这场盛会,现场是人山人海,场面是十分盛大和热闹的。民间美食有花田粑、绿豆粉、泡汤肉(注:我们这里吃泡汤肉也是一种文化,每年那月初,外出务工的亲人开始陆续回家过年,这时群众就开始杀年猪了,一家杀年猪,几乎要喊全寨的人来吃,我们这里的泡汤肉都是用水煮的,和别处的干吃不同,那味道是又酸又辣又香,美味极了,吃泡汤肉象征着一年的丰收和团圆。)、野生蜂蜜、苕粉、糍粑、腊肉、油炸粑等。民间工艺品有纯手工花烛、手工背袋(注:手工刺绣用来背小孩的)、手工鞋垫(也是手工刺绣的)、斗笠(有手工竹子编制的、还有手工棕丝编制的)等等许多小玩意)等活动。目前,除了传统的文化生活外,基层很多不断增加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拔河、棋类、舞蹈、秧歌、小曲子等,都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尽管有时文化下乡演出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下乡活动落实到每个村的演出场次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需求。

要使已经存在的文化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将新设备添置在文化场所中,如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棋牌室、舞蹈活动室、会议室等,使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建造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队伍,更好地培植文化品种。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农村建设,促进不同村庄和乡镇间的交流,使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农民的文化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其文化自信不断提高。

5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由于城乡差异较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并且文化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难以达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农村群体文化的建设上,要结合节日文化,创新节日文化的形式,吸引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互动,在举办节日文化时,要用优秀的文化活动取代不良文化舞台;同时,在进行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上,要抓好常年文化,尽可能的创新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活动的“常下乡”,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要加强本地特色文化建设,例如炸龙表演、吃泡汤肉等,要将优秀的文化进行发扬,形成良好的文化品牌,促使文化增值。例如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我们这里有茶园,在发展茶旅一体化,茶园里有农家乐或是农家庄园为主的餐饮文化产业,推广当地的特色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特色的文化产业,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素质。6 加大群众文化投入,加强资金的监管使用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府應该扩展资金的筹备途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例如在农村中,利用为农村村落闲置的房屋、场地,建设阅读室、农家书屋等,也可以在农村较近的空旷地带建设文化广场,还可以针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推广、科普培训活动,在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应该统筹安排,按照相关政策展开群众文化建设,并及时对文化建设基础定时维护、更新。

6 结语

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基层群众对各级政府群文政策的认识,建设基群众基本利益的系统,要加强对农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精神建设,促使农村群文化的建设;同时,农村基层领导要重视农村群文化建设,并在农村群文化建设中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群文化建设者的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业务水平;农村还要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式,改进农村群文化建设的方式;在群文化建设中,要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从文化建设需求上,地方政府、社会、个人都应发挥自身的力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加大群众文化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资金的监管使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促使农村各界能够积极参与群众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村群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领导政策群众
政策
政策
多让群众咧嘴笑
助企政策
政策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