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

2018-06-30郝璐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

摘 要:在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变革下,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频率越来越来高,对于传统电视而言,似乎意味的是四面楚歌,其实不然,毕竟机会与挑战总是并存。本文就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简要设想和分析,首先是电视的传输方式的创新,包括云技术、WIFI、APP、让电视无处不在的应用等。其次是传统电视的内容创新,包括对二维码的应用、拓展社会媒体的相关应用、超清技术和流媒体的应用等。

关键词:传统电视;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

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在传媒市场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电视媒体也不会就此消失。根据在CSM媒介研究中的数据来看,自从2012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电视观众的人均每日收视平均时长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2016年的一月份到五月份人均收视分钟为157.9分钟,高于上年的同期水平,这可能是传统电视媒体正不断地创新发展,为了实现媒体融合共赢局面的一点喜讯。而针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1 电视的传输方式方面。

让电视也可以做到无处不在。“电视无处不在”这个是在2009年美国的卡尔斯特等有线电视运营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就是说用户凭借用户名和密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来随时随地的观看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的视听内容。①其实电视无处不在这个举措也是一种媒介融合,通过让用户在手机、平板儿、电脑上等等使用这个,提高了传统电视的地位,比如说有些直播节目,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传统电视台增加盈利的一种渠道,又可以在大众心中提高传统电视的地位,也从而实现了媒体融合。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也可以让观众在日常中感受到电视无处不在,这样对观众的便利程度也可以而知,也算是回到本质更好的去服务和让人们更好地进行休闲娱乐。让电视也可以运用云技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在利用云技术储存一些资源,云技术其实就是不在硬盘中储存,而是上传了一些信息资源。如果把云技术运用到传统电视中的话,不仅对电视机的传输速度、节目的制作成本有帮助,甚至对整个电视行业的商业模式都会有所改变。有人预计,未来也许所有节目内容都会储存在云端,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硬件上的问题都会不是问题。以前可能电视是从电视台输送给千家万户的,云计算的运用,会向互联网一般,让观众有更多的互动和选择机会。对于WIFI技术的使用。WIFI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甚至与有线的网络相比,WIFI让人更加依赖。这就好比我们相比过去坐在那里玩儿电脑,现在很多时候更愿意躺着玩儿手机。在电视传输的过程中加入对WIFI的使用,就是说运营商最好可以建设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WIFI网点,尤其是像地铁、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甚至是家中的电视也可以直接连到社区的电视WIFI网络,并且只允许该电视使用,这样对于网络质量播放质量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并且这样做也会让人们对电视更加依赖。

对于应用程序(APP)的使用。现在观众的观看方式很多都已经从电视观看转变成为在有些软件上观看,不使用传统的电视端给我们的提示就是应用程序的竞争,所以合理的使用应用程序由为重要。并且与单方面的观看不同,使用APP可以是观众的互动感更加的强,节目与观众的交流、观众之间的交流,这些都变得更加的方便,目前,很多的西方国家的电视机,已经将APP作为拓展播出平台、强化与观众的互动、提审节目的社交水平的重要工具。②使用APP技术的话,对于观众来说看电视也会变得更加舒适,比如说快进、回放、下载等等功能,带给观众的又是一种与过去电视不同的享受。

2 电视的内容方面

对于超清技术的应用。从电视被创造出来,人们不断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让电视做到更加清晰更加流畅更加逼真,不管从色彩还是声音都在突破过去,我认为今后也一样,如何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时能到更好的体验和享受,会使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与用电脑看视频不同,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很清楚的,但是如果用电脑想要看超清的视频就很需要网速的支持,所以今后我们应该致力于让观众用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买到画面质量超高清的电视也是电视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国际上对于超高清电视也有自己的建议,如何在节约成本的方式下将这一技术实现,对于电视行业以及我们的国民将会是一大福音。

对于二维码的使用。二维码是什么相信在今天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几年来二维码被普遍运用在各个地方,我们甚至吃饭购物、社交等行为中都会接触到二维码,不难发现二维码本身就有着贮存量很大,并且保密性高,成本比较低等等特性,很多节目在互动过程中都有用到二维码。而正在媒介融合的当下,二维码的出现可以说让手机、网络与电视更好地融合,我们电视的发展更要利用好二维码,人们现在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可以在节目中放二维码,扫二维码观众可以获得与节目相关的一系列内容,例如图片、音乐、文字信息、动画、以及观众之间的讨论等等内容,那么电视媒体就可以给观众呈现出另外一种便利。

对于流媒体的使用。什么是流媒体,通俗易懂的说就是可以缓冲或者是边下载边播放的形式,这一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可以说让很多网络视频都解决了卡顿的问题。而电视媒体利用这一个技术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就是可以下载,回放,快进等,举例来说,以前必须等在八点钟才会播的电视剧,总是害怕八点半看的时候前面就拉下了,这项技术可以随时缓存,让电视也可以缓存,这样对于一些忙碌没空又想看电视的人来说是一大好事。也是让电视更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流媒体是否可以运用,也是电视媒体发展中可以考虑的一部分。

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大数据再有一个电影中体现的很好,就是说对于海量用户的使用数据为线索,并且根据这些线索做出判断。如果在电视中运用的话很具每个用户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他推荐他应该会喜欢的内容,很多APP现在都已经这样做了,根据大众的浏览痕迹,为他们推荐他们可能会喜爱的商品或者是需要的信息,电视如果运用的话可以把观众将常会看的节目放在一起,或者是统一放在前面,让观众在选择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同时在这些的后面,推荐与之相似的电视节目,这样做会让观众更加满意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所以好的预测也会提升观众的满意度。

拓展社交媒体的相关运用。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媒介融合中的一个问題,有一档综艺节目叫做《女神新衣》,这档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节目中展示的衣服,可以同步通过他的APP进行购买,这样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电视节目的真实感也让观众更加便利。而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社交媒介,对于在对于电视节的推广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就好比发现一个好的事物总想要和身边的伙伴分享,那么发现一档节目比较有特点除了人们口口相传以外,很多人也会使用各类的社交媒体来进行交流,就好比使用APP聊天已将变成我们很多人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未来的电视节目也更该让自己的节目多运用拓展各类社交媒介,这样节目的收视率、节目的品质、观众的互动等有一部分的提升。

频道定位的小众化。以前的电视,强调的是大众化的媒体,他的对象希望的是各类人,但是以前的“综合性”定位现在也要发生改变,现在是有了专业区分,比如说电影、体育、经济、新闻等等这样划分的频道,伴随着网络电视的出现,观众的选择可以说是原来越多了,举例说《大学生了没》这档网综,他就是专门针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节目,所以在大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所以希望未来电视节目也可以有很多只适合一小部分观众去观看的,并不是对所有大众都抱有收视率的期待,我一直认为,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就是好作品,那么小众化将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感同身受。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过去节目中的主持人,他们总是表现得官方,并且他们的作用是串联板块的纽带,而现在如果小众化也就不要了,那么今后很多节目都开始要求主持人们变得角色化,例如《姐姐好饿》中的小S,可以说如果换一个主持人,那么这档节目也就有很多东西表现不出来了,这就说明主持人角色化本身就是吸引人关注的一部分这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朱天梁英等著、《新媒体与传媒产业生态》、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2月

[2]李宇.《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博弈与融合》.中国广播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

[3]王明轩.《即将消亡的电视 网络化与互动时代的到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作者简介

郝璐(1995-),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本科。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