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审美语境下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趋势研究

2018-06-30王治斌冯亚兵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山水画

王治斌 冯亚兵

摘 要:多元化审美不仅是一种标准,更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综合性词汇。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发展领域,多元化审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是对多种艺术学科元素的不同呈现,从而形成山水画作品的多元化艺术特征。

关键词:当代中国;山水画;多元化审美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当代呈现多元化趋向。多元化审美与传统艺术不同,其视野更开阔,审美标准更趋多样,特别是在当代山水画作品审美领域,融入了时代要素、思想意识、情感体验等多种内容,并成为山水画艺术创新的一种新的审美倾向。因此,结合当代中国山水画作品实际,从多元化语境下来审视其艺术特征,为中国山水画创作做出有益探索。

1 当代中国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的审美差异

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时代发展中的多元化价值追求具有紧密联系,尤其是在山水画艺术表现上,与传统山水画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其立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道家哲学思想,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意象审美中来表现文化旨趣。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山水诗歌具有相似的文化源流,正如苏轼对王维的诗画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画同源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同样,顾恺之在绘画创作上提出“以形写神”理念,其要旨在于绘画创作中要融合情景,突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传统山水画在艺术审美上强调“逸、神、妙、能”四个字,南齐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将“气”作为创作的首要内涵,表现在绘画作品中,就是要从视觉的直观形象与其内在的隐含深意进行集中呈现。相比而言,到了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其对景物的描绘,不再局限于传统山水画的表现视野,而是融入了电影、电视、动画等多种现代艺术学科知识,从而推进了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也为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注入了新的力量。价值多元化背景喜爱对当代山水画创作艺术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催生了人们对山水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表现。中国的山水画家,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也在不断深化和挖掘山水画创作的文学价值旨趣,并融入了顺应时代的山水画作品。如在当代山水画创作内容上,一方面注重对现实生活中景物的细节呈现,另一方面,在体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实践中,中国当代山水画又融入了更多宏大的艺术思维。如利用对日常生活及感受来追求景与情、物与境的审美统一,从而在纷繁的审美形式中,表现中国山水画的人文关怀。

2 多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审美特征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审美内涵已经发生变化,与传统理念不同的是,在创作内容及价值追求上更趋多元化。如徐复观所言“术的超越,不能是委之于冥想、思辨的形而上学的超越,而必是在能见、能闻、能触的东西中,发现出新的存在”。从对当代人艺术审美的观照中,对待山川,除了融入了人的自然观、统一观外,还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欣赏美感,从而表现在具体的物象中,反映在创作作品上,从而赋予作品精神与文化上的多重意蕴。

(1)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在艺术风格表现上,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丰富多彩,但其在表达意象与情感特征上,都是为了呈现艺术审美享受。如强调自然写实主义的山水画创作技法,将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提炼自然景观中的情与景,作为表现山水画形与神的主要方式。而对于当代山水画家,其在提炼作品的艺术审美上,在融入笔墨技巧的同时,更讲究对新兴绘画艺术的运用和创新。如当代于志学的“塞外冰雪”山水画,其作品通过黑白相生的传统笔墨形态,来深刻地体现塞外冰雪的情感状态,并给欣赏者带来更多的艺术想象和思维空间,呈现出冷逸之美。强调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艺术幻化。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对创作内容的情感幻化体现,特别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景物表现,其本质不在于写景,而是在融入丰富的创作者的艺术情感,特别是在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抽象为山水画的自然形象。如李宝林等山水画家在表现山水元素等特征中,更倾向于对自身情感、主观思想体验内涵的呈现,从而营造出更为深远的艺术空间。强调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超现实主义山水画创作,其旨归在于对新时空观的表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其画面中呈现更多的玄妙之感。如刘国松等人在山水画画面拼接与重组上,善于从超越时空的艺术景象中来表达浓郁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2)艺术语言的多元化

山水画创作的载体在于艺术化山水艺术语言要素,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很多画家在绘画技巧和笔墨精神上,倾向于从艺术形象上来融入深刻的哲思,特别是对传统散点透视法的运用,融入勾、勒、皴、点等技巧,在虚实相生的艺术体现中,将景物与思想进行勾勒尽显。如当代画家张捷《古镜当天秋正磨》,在画面布局和结构设计上,以青绿色为主色,呈现出深邃、悠远的艺术画境。当然,在追求新兴艺术语言表现上,一些当代画家也逐渐走出传统笔墨技法,而倾向于对绘画颜料、西方笔墨技法的吸收和借鉴,来增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灵气。如在山水画色彩运用上,有些画家打破传统绘画墨色渲染的手法,而采用纯度更高的色彩,来表现丰富的山水画视觉冲击力。还有些画家融入了个性化创作理念,特别是在东西方绘画文化的融合中,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又彰显了现代精神。如陈向迅的《绿杉野屋》,在画面结构与色彩融合中,将传统山水画的平远手法,与西方的平面原理相关联,使得画面视觉效果更趋新奇感。

(3)艺术审美的多维性

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笔墨的表现介于二维平面空间,而当代山水画创作,其画面质感更加突出,并在笔墨情感与绘画景物的融合中,逐渐走向了多维化空间。如西方绘画突出光影效果,而传统山水画突出多维景象,在当代画家探索西方绘画理论过程中,将之融入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借鉴西方构图理念,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思想相结合。如李宝林的“天山奇峰图”,横向与纵向构图,体现了传统构图的特色,而横向自然分割景物,与纵向描绘奇峰的峻峭,使得整幅作品艺术审美更趋多维性,也给欣赏者构筑了更为多样的艺术体验。

3 结语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趋势上,当代中国山水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中,也在不断吸收和解决西方创作理念,并融入到当代中国多元化审美语境中。同样,在超越传统为线索的思考中,当代画家还应该在争执、探索、反思,希冀摸索中探寻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发展趋向的创作之路,来展现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家园。

參考文献

[1]赵卿.中国山水画论之“我为山川代言”命题的生态审美意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03):31-37.

[2]李新生.意境:在审美空间的想象和再造中发生——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及其艺术表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2):135-139.

[3]宋代以来山水画中建筑图式演变的文化内涵[J]. 陈领. 艺术研究. 2017(04)

[4]揭开学习书法的神秘面纱(续)[J]. 梁新颖. 领导科学论坛. 2017(22)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