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躁

2018-06-30李馨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铺垫外界心态

兴许真得到一个特殊的阶段,才会认识到浮躁源自内心的不安稳。

平日,多将浮躁归因于外界物质变化和时代新兴事物快速更替对人情绪和心态造成的影响。然,近日发觉,当心态发生变化而外界并不能满足该种变化的需求时,更是浮躁异常。我并不只是指外界环境满足不了自己对所谓向往状态的追求,也包括了自身能力无法改变周边环境来使之顺应自己的心态变化。

尤是当我再次处于一个人生的节点,该做什么或是该想些什么更是跟以后的职业和生活衔接得紧密,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就在不久前,突然明白了自己想成为什么,但恰恰这个明悟来得有些尴尬。因为跟着先前顺下来的步骤,理当会通往另一个方向,虽说两条路的归属之间也有着不小的联系,但终究是有差距的。而当自身明白想要了什么之后,说句矫情的,剩下的都只是将就。但是,就目前状况,我只能将就这些将就,却没能力达到自己追求所需的水平。这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难堪。

就在我踌躇不止时,一甚好的朋友联系了我,聊起了彼此近况。她刚于今年从大学毕业,先是凑巧幸运地得到一份秘书的工作,上班约莫一个月便提出辞职,原因是经验不足使得她在工作上各种碰壁。找到工作时的兴奋和向往与正式工作后的灰头土脸形成巨大的落差,她一下子难以承受了。待到重新找工作,她面对的是“高不成低不就”这种当代大学生刚出社会都会抱有的心态。往高了说,就是自身有所抱负,可往低了说,那就是对自身的认识不准确了。

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都会有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却会对各行各业各种岗位的认知出现偏差。当需与求之间的平衡难以达成时,我想结果不亚于以下几种:辞职,失业和将就。但要知道,无论哪种选择都会诱使自身角色产生变化,带起情绪上的波动。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浮躁了。那种从心里感到的膈应和不平静,简直叫人无所适从。

究竟应该怎么做?究竟要选什么路?在眼前这条路上,我是该停止,还是前行?继续前行,我能成功吗?虽然比不上哈姆雷特在“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问上来得急迫和残酷,但这一系列疑惑还是引人皱眉。我总喜欢说这些疑惑是“浮躁的衍生品”。它包含有一个人内心急切却无从下脚的窘迫,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艰难抉择,甚至有由反复挫折引起的失意和自我怀疑。

在校园里,不常碰到这些“浮躁”。当然,特殊情况自是不算在内,还有就是像我这般,站在学校生活和出社会就业之间,一时有些迷失了。越到节点,认识得越发清晰,终究会面对的和自己最终想要的是否能达成一致,还是说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个中关系,都能极其容易地挑起浮躁情绪。事情开始堆积,一件又一件,不会让你喘不过气来,但会让模糊视线。毕竟,你不能保证接下来你要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铺路,很多情况下,也并不具备选择权。站在节点,我面对的是三向的挤压,一是要补上先前的空缺,二是完成现阶段的任务,三是为毕业的完成和后期发展做好定向铺垫。这是必要的,很有必要,因为出了学校,就再也没有能力可以触及到这种事物。

就像朋友说的那样,当她再次走在校园,很是羡慕有些学生的朝气模样,不是因为他们过得无忧无虑,而是他们已经在大学前半阶段就已经开始为节点的完成式做铺垫。身边不少工作了的朋友也总是会聊起大学时光,留恋不已。他们是在留恋什么?终究还是那些离开学校之后再也无法体验的一切,这一切都值得留恋。留恋过后就是感慨,他们感慨什么?还不是那些离开学校才明白需要努力却没有全然付出的空缺。

这时,突然想到有谁紧皱着眉头向我抱怨过,说是一直浮躁着,在事儿最多的时候往往一事无成。我说我也无法安慰你什么,都是差不多光景。但那时毕竟还没个清晰的念头,现在有了,事态总会慢慢转好。我不敢说接下来就不会浮躁,因为在我的认识中,浮躁是会跟随一生的一种状态。内外的平衡一旦打破,它就来了,挡不住。

先前看《平凡的世界》,仿佛在终章找到了一种永恒的平静。现在想来只是种错觉。怎么知道书中的人是平静还是浮躁呢,光凭着文字营造的意向吗?书尾的平静是被截止的画面,他日后的浮躁,是看不到的呀。就如同自己,知道的只有自己浮躁与否,是看不透他人内心的不安稳的。他人亦是。

作者简介

李馨(1995-),女,浙江省金华市人,民 族:汉 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铺垫外界心态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我的年度汉字
——宅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的铺垫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