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探讨

2018-06-30黄炳辉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建设措施规范化档案管理

黄炳辉

摘 要:2009年,国家颁布《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对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保业务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保业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当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规范化建设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保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措施

社保业务档案属于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社保经办单位日常工作的真实记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能提高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有序运行,保障参保人的实际利益。从内容来看,社保业务档案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类,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规范化管理方法。

1 社保业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1 维护民众合法权益

社保业务档案,记录了单位和个人参保情况、社保费用缴纳情况、享受社保待遇情况等,是一种基础凭证。透过档案资料,反映出党和国家在社保工作上的政策方针是否落到实处,以及各项管理措施是否高效运行[1]。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做好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能确保档案的真实度、完整度,促使社保体系更加稳定发展,从而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1.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参保单位和个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劳动者的流动性更加明显,这就为社保业务档案工作带来难度。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才能科学有序地处理各项档案资料,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社保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 当前社保业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融合性不强

众所周知,社保业务范围广泛,由此形成的档案数量繁多。档案机构缺少完善的管理标准,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甚至出现按照以往经验办事的现象。此外,部分工作人员采用综合性档案管理模式,单纯对自己保管的部分档案进行管理,会影响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性[2]。由于管理方法不统一,本系统、 本部门的档案资源,和其他系统、其他部门的档案资源难以共享,横向、纵向沟通时的效率低下,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2 规范化不够

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合理,要么是专业知识体系丰富,但缺少工作经验,导致实际管理效率低下、错误频出;要么是只有经验、没有专业知识,实际工作方法不当,缺少创新意识。二是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档案管理设备陈旧,对于档案柜、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的使用不到位,日常工作中的防火、防潮、防尘、防虫措施不到位,影响档案资料的安全性。

2.3 信息水平低

随着社保业务档案工作量加大,管理机构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取代人工开展计算、查询、核对等工作,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硬件、软件、人员的配备不完善,因此实际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低,依然存在人工操作现象;档案管理模式落后,数据的收集、统计、查询均费时费力。另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保档案,没有建成一个系统化的数据库,影响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3]。

2.4 人员素质差

在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人员配备上,由于缺少明确的规定,难以实现定人、定岗、定编的目标。以基层管理机构为例,人才数量有限,面对大量的管理工作,可能存在兼职现象,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中。另外,社保业务档案工作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对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实际情况中,部分档案管理机构的业务培训不到位,人才聘任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素质不满足工作要求,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直接影响管理效果。

3 新形势下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措施

3.1 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为社保业务档案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其一,档案工作要有章可循,根据档案工作特点,合理设置管理机构,遵循依法管档的原则,通过完善制度来规范管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依据[4],要明确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从借阅、保密、库房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推进档案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其二,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到实地,提高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严肃性,管人、办事均以制度为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对于管理机构而言,应该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将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工作成果和薪酬待遇、评优争先相挂钩,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 提升人员素质

社保业务档案工作的政策性强,管理人员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成果的好坏。对此,管理机构应该树立人本意识,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其一,学习和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总结社保业务档案的特点,树立高度责任心,提高管理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出现随意管理、擅自篡改资料等行为。其二,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学习成功的档案管理经验,实现自身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其三,适应新形势下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需求,努力学习互联网、计算机、现代通讯等设备的使用,以此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3.3 加强规范管理

针对社保业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是维护参保人员和单位实际利益的必要途径。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明确归档范围,完善档案管理流程和方法,保证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其次从安全性入手,档案资料不可再生,应该加强保管,落实九防措施,委派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和维护。最后从实际工作出发,将档案资料分为以下内容[5]:①基本信息;②账号征缴材料;③人员变动手续;④工伤认定文件;⑤医疗费用清单;⑥缴费记录凭证。

3.4 落实审查措施

分析社保业务档案造价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档案建立管理过程中的审核不到位,难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对此,社保档案建立之前,应该审核参保人,了解家庭情况、資金信用情况、经济收入等资料,保证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在档案建立完成后,定期开展审核工作,确保档案内容和个人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各项资金均能到达参保人手上。

3.5 推行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一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用于档案信息的收集、编辑、查询、使用等,实现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为资源共享提供依据。二是档案信息采用数字化录入形式,工作人员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档案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档案信息数据库,研发缴费凭据、缴纳记录等模块,拓展档案资源的服务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能维护民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社保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融合性不强、规范化不够、信息水平低、人员素质差。对此,应该完善制度保障、提升人员素质、加强规范管理、落实审查措施、推行信息技术,适应新形势下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滨清.新形势下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0):99.

[2]鲁艳丽.论新形势下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5):103.

[3]省社保局.强化基础服务民生全力做好社保业务档案工作[J].兰台世界,2014,(z1):10-10,11.

[4]肖红霞,陈俐.关于社保业务档案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5]郭东水.完善社保档案达标与电子文件管理[J].管理观察,2014,(17):57-58.

猜你喜欢

建设措施规范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高校办公室凝聚力建设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