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活动课教学开展,提高思品教学实效性

2018-06-30翁娟秋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开展活动课思想品德

翁娟秋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者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良好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因此需要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该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将小学思品教学与活动体验相结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思品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改变自身坏习惯、培养高尚品德和人格。

关键词:活动课;教学开展;思想品德;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71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特征

所谓活动课教学,是指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课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可以在老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内容,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教训、磨炼意志、塑造良好品质。

思品活动课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活动性。思品活动课就是思想品德以活动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因此要让学生“活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2.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项原则,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可以多多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劳动、义务活动、演讲比赛等,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3.趣味性。活动课的内容不能是死板一成不变的,要具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主动性。活动课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设计活动并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关注和引导,让学生通过活动课教学能够真正丰富自我、提升能力,获得思想品德教育。

二、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活动融入思品

要将活动课教学开展好,作为思品教师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可活动课教学的优势,明确开展活动课的意义,设计新颖的活动主题,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与课程相关有意思的活动。活动课和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一样,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让学生变得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辅助。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知识,让学生明白思品课对他们成长的实效性和重要意义。

(二)选择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

每次活动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围绕思品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和领悟中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和价值观。活动课开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引发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获得更多的心灵感悟。教师在确定活动课主题时,要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实际,内容一般以教材练习和实践活动为主,依托教材又高于教材,形式多样化如:爱国主义主题演讲、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到社会中义务劳动、博物馆参观、友爱互助日活动、植树活动等。

(三)发挥主体地位,鼓励大胆创新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的不是考试,更重要的在于课程的实效性,能够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塑造自身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开展思品活动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尊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和磨炼。例如笔者组织开展了一次“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主题活动,让学生5个人为一小组去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然后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进行比赛,看看哪组表现最好。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到网上查阅关于我国水源缺少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有的去实地考察大家用水情况,对于浪费水源的现象直接制止,还有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做出了保护水源的宣传画。在此过程中,我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方法,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通过大家的配合,我们圆满完成了这次活动,大家都收获颇丰。

(四)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思品素质

小学生处在对社会认知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良好品德素质的关键阶段,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品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平台和渠道,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活动的体验中也使学生可以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出和別人的差距,不断取得进步。这也就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真正的教育目的,使思品课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发挥了重要的实效性。为了丰富思品活动课的内容,笔者进行了多重尝试,带着学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设计、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宣传、表演、交流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品课的学习。每次活动结束以后,我都会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让学生写成日记作文等。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会自觉找出需要改观的地方并积极实践,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发现学生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放学主动关灯节约用电,不用老师分配任务也可以自觉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见到老师和长辈会主动问好等。

三、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作用

总之,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开展对思品课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对思品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思路,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应该顺应新形势,从理论上领会新课程标准对思品活动课的要求,在实践上多组织高质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让思想品德活动课丰富多彩,给课堂增加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郑有程.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5).

[2] 樊有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教育(中旬),2012(4).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教学开展活动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有效性教学开展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试论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