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8-06-30许有峰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探讨

许有峰

摘 要:政治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目前政治教学实际来看,整体教学成果不够理想,还需要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找出可以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道德节操的有效教学模式,也推动着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28

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其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观念对初中学生造成严重影响,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使得初中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深化认识,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一、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结合实践

初中政治学科中涉及的很多教学内容,都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将书本中的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同时也引导着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还不能够透过事物表面,准确地观察其本质,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和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1]。

(二)结合事实

在初中政治课本中,涵盖的思想政治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很多政治知识只限于教材之中,记录重点部分,学生在对这些知识内容学习中就无法从有局限的政治知识中窥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部分。与此同时,在政治课本中记录的很多政治时事,学生都感觉与自身不相关,在这一教学现状下,就需要借助自身丰富的阅历,将积累的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时事融入政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政治与我们生活的关联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三)结合乡土

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乡土特色,在开展政治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所处地域的现状,从热爱家乡到热爱国家逐渐递进,也使得学生从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深切地感受政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四)结合兴趣

一提起政治学科,很多初中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学习上也存在诸多困难,感觉与自己所处的环境很远,甚至在教师、父母谈论政治时事时,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充满兴趣地学习政治。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政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也就需要教师从政治课本中挖掘出更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政治[3]。

二、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讨

(一)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对政治学科开展教学中,为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就可以将政治教学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也是构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政治教学的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模式,将课堂教学的政治内容与时政热点内容有效结合,进而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也需要教师对书本政治内容仔细研究,并且找寻与时政热点的有效契合点,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好习惯。如在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开展教学时,就可以从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借助我国历史人物展开,如雷锋、邓稼先、黄继光,教师将两人的生平事迹融入书本知识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了解到雷锋的乐于助人,邓稼先两弹一勋为我们国家赢得历史性的荣耀,也让学生从历史先辈的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肩负起的社会责任。

(二)选取生活素材导入课堂

将贴近实际生活的政治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也能够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作用。教师将收集到的生活素材导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创设的情境当中,如果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对《法律保护我成长》开展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将我国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上公布的相关视频、公益广告,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且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又如,在对我国国家法律知识内容学习时,就可以借助于近几年发生的贪官污吏案件展开,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也为学生树立反面教材,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建立。

(三)利用生活化教學,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很多的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性,学生在对这些内容了解、学习之后,可以引发自身思考,并对学生起到人生引导的作用。同时在初中政治课本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只运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学生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还需要教师借助于与我们实际生活相关的事例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借助于生活中较为有趣的事例,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对《多元文化地球村》开展教学时,为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就可以借助于不同国家标志性建筑、语言、人情等增进学生对多元的理解,学生也能够从中国的长城、四合院、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了解到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且充分尊重对待各个国家的文化及其历史价值[4]。甚至教师也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通过这一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也提升了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在本文中,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主要是从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展开,这些原则包含了结合实践、结合事实、结合乡土、结合兴趣,并且通过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取生活素材导入课堂和利用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趣味性,对基于生活化思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也使得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提高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实现政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丽萍.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7(7):154.

[2] 许红.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9):32.

[3] 石辉娥.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师,2017(28):12.

[4] 耿莲娟.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6(10):142.

[责任编辑 张亚欣]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