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8-06-30王海芸董万喜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王海芸 董万喜

摘 要:语文就要干点语文的事,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几种语文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24

人的觀察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学习才能逐步形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呢?

一、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看到了”,而不会去“看仔细”,越是熟悉的事物越是如此。我的学校在农村,校门前是一片宽阔的田地。每到秋天,玉米成熟的季节,人们会把成熟的玉米晾晒在学校旁边的小路上,上学放学学生们都会从这儿路过。课堂上我询问学生:“见过玉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见过。”“那玉米什么样呀?”孩子们抓耳挠腮,“黄色的。”“大大的。”有几个声音响起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的观察只停留于看事物的轮廓,或是只看个大概,而不会看具体,看细致。教学生学会观察势在必行。

课堂上,我把一个成熟的玉米放在讲桌上。先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玉米的颜色、形状。用小手去触摸玉米皮、玉米粒,感受它的光滑度、硬度。放在鼻子下闻一闻,玉米散发的清香。摘一颗玉米粒放在嘴里嚼一嚼,品尝玉米的味道。一系列活动之后,再让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玉米,就比较容易了。

“黄黄的玉米粒就像我们的一颗颗牙齿,整齐地排列着。”“玉米宝宝躺在玉米皮妈妈的怀里,好舒服啊!妈妈怕宝宝受伤,用坚硬的铠甲牢牢地抱住他。”……

观察结束后,顺势告诉学生,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小手,它们就像五个观察小助手,随时都可以帮助我们。学生以后再见到苹果、香蕉、花朵等物品都会去“看仔细”了。

二、 利用动画,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

动画片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精致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夸张的情节,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利用学生爱看动画这一特点,我把《人与自然》中的部分动画带到课堂。花儿从发芽、长叶,到长出花骨朵,再到花瓣一片片地盛开。漫长的成长过程,用短短的几十秒的时间在孩子们面前呈现,带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撼。我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田野,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家里,每时每刻都在播放这样优美的“动画”,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学生们睁大好奇的眼睛走入大自然时,美妙的“动画”就在他们的眼中播放:他们看到了叶子上的露珠会慢慢地结成小水珠;他们看到了蜗牛爬得好慢好慢,爬过之后会留下浅浅的水印,再过一会儿水印也会慢慢消失;他们发现大雨过后,蚯蚓才会从泥土里钻出来与他们玩耍,蒙蒙细雨过后,却不会;他们发现……

三、 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学习观察的方法

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育专家经过长时间的斟酌选取的经典内容。课文内容丰富,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既能学习语文知识,又能学习观察的方法。例如:学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小燕子每次到菜园里观察到的茄子和冬瓜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们知道了对一件事物,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柳树醒了》一课,孩子们知道了柳树的成长过程:柳枝变软——柳梢变绿——柳絮飞舞。学生们知道了柳树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的观察也要持续长久。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豆芽、蒜苗的成长也顺利地坚持下来。

有的整个单元的课文都与观察有关,如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一次有趣的观察》等课文,都在教育学生要留心观察,留心周围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中,不断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养成自觉、持久、多层次观察等好的观察习惯。

四、运用仿写,强化观察方法的运用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用好每一篇课文,做到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学生在掌握基本表达能力后便可以运用这种能力,把生活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运用,写成一段段的文字,进而观察方法得到强化。如鲁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春雨的色彩》中描写一群鸟儿在讨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当孩子读完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对春雨颜色的争论后,我顺势一问:“你觉得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几个孩子经过稍微的思考后回答说:“不对,不对,春雨是( )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 )上,( )花( )了。春雨落在( )上,( )也( )了。”随后孩子的思维被迅速打开,积极提取通过观察积累的生活经验,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语言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观察方法得以训练和强化,形成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恰当评价,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

卡耐基曾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你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激励性的话语都会给他们的观察带来巨大的动力。为此,我在班内设立了观察攻擂台。学生每一次有效观察后,都会获得老师奖励的一颗五角星。每个周二的活动课是孩子们的展示时间,他们将选择过去一周内,自己觉得最有价值的一次观察与自己的小伙伴交流,每次交流后,选出最优秀的五个学生,颁发“火眼金睛”的奖牌。每个学期的期末进行统计,获得“火眼金睛”奖牌最多的孩子,将会被评为“小哥伦布”。这样,每次的观察都会给学生以肯定,并且为他们树立了小目标,孩子们的观察欲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当然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时时刻刻、持之以恒做语文的事,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雪蓉.浅谈低年级学生观察力的引导与培养[J].赤子(上中旬), 2015(1).

[2] 曹艳生.浅谈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 2016.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