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8-06-30刘学林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刘学林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正确认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联系生活中的小细节,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小规律,并从生活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来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21

小学数学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些比较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小学生非常喜欢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喜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所记载的知识都能生活化运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模式,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找和搜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实例来探索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只有让教师在生活中探索、研究数学才能让数学教学得到更好的运用。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來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实例无处不在。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功课,首先是要对数学感兴趣,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新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长方体表面积”这一课之前,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他们一些旧报纸,让每个小组分别制作一个长方体盒子。在课堂开始后,我先给学生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理解计算面积之后,让各个小组的学生亲自动手来测量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然后记录下来,运用刚刚学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S=2(ab+bc+ac),(其中a表示长度、b表示宽度、c表示高度)来算出结果。教师要检阅每个小组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计算正确的小组要进行表扬,计算错误的小组,教师要指出哪里出现的错误,并耐心指导他们完成正确的答案。在此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分别调换他们制作的长方体模型,再计算出结果,观察他们各组的计算结果有没有差别,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学习的好习惯。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实物可以拿来进行教学研究,学生的课本、书桌、教室的房间、黑板等,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数学教学的常见实物素材,学生对此也非常熟悉。通过这些亲自操作,让他们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认可程度。

二、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数学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来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有很强的规律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系,学生要运用教师所讲的学习方式来充分掌握并熟练使用数学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圆周率这一课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周率的常用数值为3.14,而是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圆纸片和皮尺,让学生自己测量出圆纸片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周长除以直径,他们计算的结果基本都是3.14左右的数值。等学生都计算完成以后,我在讲《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概念,学生看到以后感到很惊讶,原来圆周率是这样被祖冲之计算发明的,用这样的方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圆周率的起源,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他们对古代先贤努力钻研科学的崇敬之情,提升他们想要进一步探究数学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中的细节,创建研究学习数学的模式

数学的教学只有在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多加练习,使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日常实例和实物着手,才能让学生把“不想学、不会学”的心理变成“想学、学的会、喜欢学”。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课本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适当改变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更直观的语言讲述、实物演示、情景模拟、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课当中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设置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悬念,能够激发学生想要解开悬念的积极主动性,使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变的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数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怎么计算环形面积时,让学生把纸片剪成一个圆形,然后再把圆形纸片从中间再剪出一个小圆形,让学生去观察小圆形纸片和大圆环纸片的关系,学生发现了小圆形纸片的直径就等于是大圆环的内径,然后计算出圆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这个情境在设计上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添加了一些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非常好的效果,加强了他们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了课堂教学文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生活化

一般说起教师的教学手段,现在最受追捧的就是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把数学课本内容具象化,有声音、有色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空间。在日常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学生去发掘和思考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讲课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亲自动手的机会,努力创建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课堂教育时间的短暂,家庭作业就成了课堂的延伸性教学。学生在生活中会体验到数学知识是看得见,用得上的,这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补充,使他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会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心理开始变得更加阳光,这也是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总之,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存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亲密无间。数学的价值在于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进行熟练运用。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原型,才能使学生对真正地了解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韩淑丽.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

[2] 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研究
立足生活,有效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