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2018-06-30金星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项目化计算机中职

金星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专项能力为核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复合型现代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使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计算机;项目化;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07

一、当前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在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重教”现象仍相当严重。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从少知到多知并实现由知识技能到能力转化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的状况是注重“教”而忽视“学”,机械性操作多而运用性练习少。要改变传统观念和做法,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监控者,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学生通过经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的教育。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主体性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由“传承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换,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展开自我探索和实践。

二、项目化教学及其特点

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地一系列教学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以Word文档格式、图形处理及图文混排的模块为例,学生在前面已基本掌握了Word文档中文本、符号等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档格式、图形处理的操作。学生对试题要求的文档编排、版面设置等已能够按步骤要求进行操作,但如果脱离开试题题目,再进行创作,他们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融会贯通。因此,本轮项目活动采用第3章第3.5节“表3-3”的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案例“我的班级我做主”进行电子板报制作,旨在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教学目标。项目驱动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在浓厚兴趣之上的学习才具有更大的潜能。所以,项目驱动教学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勵学生主动想学,然后是教学目标的呈现,学生明确目标后才能集中精力学习。而另一个重点,就是告知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做好战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本轮项目活动的开始,我先对学生解释了项目驱动教学和平常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师与学生要起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的主体性要如何充分发挥?

2.教学对象。鉴于在本班是首轮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所以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还要对重点技能进行操作示范,将项目细化成具体可行的任务,也包括给学生指引整体活动的流程和安排。以“我的班级我做主”作为主题,我要求学生进行板报设计,该项目主题来源于研究对象是新生班级,他们对此比较熟悉,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可以通过板报的制作加深对班集体的认识,加深对科任教师和同学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3.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用Word精心制作的卡片,包括图标、名片、宣传卡、信封、贺卡、小报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强调这些卡片都可以通过Word来实现。接着教师可以进行实例操作演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模仿中进行独立操作。待学生找到创作的感觉后,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提出项目主题为“我的班级我做主”电子板报制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Word做一份至少两个版面的电子板报,内容要求真实丰富,能体现班级的具体情况和精神风貌,而且版面要整洁美观。学生开始进行“分组、计划、实施、制作、展示”的一系列过程活动。

4.作品评价。在作品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最终作品成果,并讲解每个模块是如何完成的,分别遇到什么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其他小组学生要根据作品和汇报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评价,分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最终项目成果做出口头评价,最后对总体较优秀的作品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其他效应

1.课堂上玩手机现象逐渐消失。项目驱动教学法营造了更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有“项目”可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情况。例如,教师可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展示一些操作技巧,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依葫芦画瓢做出自己喜欢的logo、名片等作品。此项目化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在相同时间内获得了好的收益。

2.课堂上睡觉现象明显减少。因为受时间上的限制,为了收集更有特色的素材资料,学生不得不利用课间进行讨论或布置课室素材等。课堂课下的氛围由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朝气蓬勃。

3.学生执行力得到明显提高。小组进行任务分工时,因为初步尝到了小成就感,就算平时作业不积极的学生也能欣然接受任务。学生们有马上打开网页进行素材搜索的,也有立刻拿起手机拍照进行图片收集的,甚至有组员主动找教师交流探讨的,他们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彦江,宋英超,吕宜忠.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

[2] 杨伊生.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项目化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