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与控制方法

2018-06-29顾益斌高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发展进程控制方法

顾益斌 高韵

摘 要:城市开放空间是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各相关学科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更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的重要手段。文章将从不同国家的城市开放空间发展历程中,找出开放空间是如何发展,以及运用这些发展规律为我们今后对开放空间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城市开发空间;发展进程;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9-0130-02

Abstract: Open urban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the research of planning, urban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grade of the cit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urban spac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paper will find out how to develop open space and provide the design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open space using these development rules.

Keywords: open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rol method

城市开放空间是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各相关学科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打造相当数量的开放空间已经是城市品质和风貌的亮点。开放空间是城市无所不在的“景观”,人们对开放空间的渴望是永恒不变的,公园、水域、街道、广场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印象和风貌。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各个城市兴起了“大水、大绿”的造城运动,面对非理性的对开放空间要求,促使本文思考,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这一现象在已走过城市化初级阶段的西方国家,是否也出现过?开放空间的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哪些措施理性控制开放空间的规模。

1 开放空间概念

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民众都能在其中自由交流的活动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空间都没有关系。凯文·林奇强调的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社会性[1]。

C·亚历山大在《模式语言:城镇建筑结构》中对开放空间是这样阐释的:可以使人感到舒适、舒服,有丰富自然的资源,能够提供广阔的空间,均可以称之为开放空间。在这里强调了民众对开阔场所或景观空间的感受[2]。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们认为:开放空间是能服务民众、提供交流、展现特色的城市场所。包括有自然景观、公共绿地、城市广场、街道空间和休息空间等。

2 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研究进程

2.1 城市开放空间的摸索阶段——视觉审美

1843年,利物浦建造了可以提供给人们免费使用的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城市公园的初次形成,这一时间段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表现美学的要求和人们游赏的欲望[3]。

1858年在唐宁(A.J.Downing)和奥姆斯特德(F.L Olmsted)两位设计师的大力倡导下,美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性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在曼哈顿诞生。

2.2 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成阶段——绿化空间

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厉害,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民众从使用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如何协调发展城市开放空间发展与城市环境品质。此时,很多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理念、定义慢慢被提出来,例如:美国“造园之父”欧姆斯特德(F.L.Olmsted)倡导的“城市公园运动”。

注重对城市绿化空间的建设是此阶段的城市开放空间的重点,从绿地空间的属性、功能、结构、等级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并得到认同。但此时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是以人为出发点,自然的本地环境不能被完全利用,因而需要探索新的理论和进行新的实践。

2.3 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阶段——环境保护

二战结束后20年间,战后社会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城市化发展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冲击,带来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空间环境的问题。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的城市开放空间包括:英国大伦敦规划提出并实施的由内向外圈层式发展的规划形式,人均绿化面积大幅提高,其中环形绿带起到了改善混乱城市环境的作用;美国华盛顿和丹麦的哥本哈根提出的契形绿地和指状城市发展规划形式,也能看出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改变。

2.4 城市开放空间的成熟阶段——多元复合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等成为风向标,与之对应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控制的理论得到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同时被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和研究领域,标志着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和发展走向多元化。

在城市開放空间的发展过程中,带来了进一步的城市现代化,包括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同时一些新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数学方法、模型化方法、卫星遥感技术等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有着显著的影响。

综上所述,开放空间经历了视觉审美、绿空间化、环境保护和多元复合四个阶段。而这四阶段理论均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被广泛提及。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远不止这几点理论,它是一个结合生态性、完整性、系统化、多元化等的城市综合发展链,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3 城市开放空间的导则控制方法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控制是一个严格而完整的系统化控制。从整体布局到单个地块、等级区分、功能构成、服务半径等开放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系统。对这个庞大且较复杂的系统进行规划控制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更新。

3.1 城市开放空间导则控制的目标

城市开放空间的控制能够创造出独特标识性、识别性的城市空间氛围。建成后,使用者将获得完整的空间体验。使城市形态与当地自然人文的特征相融合,彰显出引领城市跨越发展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导则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城市设计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划管理要求,使开放空间控制成为切实可行的操作工具,并保证其实施质量。

3.2 城市开放空间导则控制的原则

在滿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前提下,还应满足下列原则:第一,人性化与城市主义原则:复合开发,聚集人气;塑造社区感、场所感;设计地块(街区)、道路、建筑等的合理尺度;关注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创造对人友好的环境。强调民众的参与性,引导市民朋友们关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此达到改善城市街区环境和街区质量的目的。第二,坚持弹性控制原则:体现在不同的各个方面,如控制要素、设计元素、不同类型的城市设计等,在特定内容上是不同的,不同的用地性质,产生不同内容的设计导则,编制重点也不同等,应坚持弹性控制的原则,适应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要求。第三,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城市开放空间导则控制的编制应该注重动态性、时效性,来及时应对社会利益、城市发展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协调统一。

3.3 城市开放空间导则控制的要素

建筑物的外表面与场地平面所围合的城市公共区域,它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绿地、滨水区域等。建筑向户外过渡的灰空间,包括有盖走廊、檐下空间等。

公共空间节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沿主慢行线路布置的活动性节点,一类是位于其他区内的绿化性节点,慢行系统将他们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有休闲型活动节点,也有活力型活动节点。将街道作为人活动的容器,研究人在其中的活动,通过人活动而产生的需求来研究物质环境的要求。除满足交通上的功能外,还应创造人行友好的舒适环境街景与设施适应规划确定的用地功能,且满足使用需求。如下表1所示。

上述只是浅显的列出了城市开放空间导则控制的几个方面,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合理的分层布局,同时更多地关注人们对城市开放空间的满意程度与切实需求,真正做到人性化的设计。

4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前行。中国现正处在工业化的大发展时期,在我们设计过程中,把握城市发展理念的前沿脉动,是使我们的规划思想与世界同步的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华夏出版社,2001.

[2]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商务图书馆,2000.

[3]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05:7-9.

猜你喜欢

发展进程控制方法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进程与趋势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浅析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园林工程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地市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