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结合

2018-06-28董丽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初中体育

董丽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育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引入初中体育课程中,不仅丰富了初中体育教学项目,也使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文化得到传承。主要通过目前教育现状,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体育事业做铺垫。

关键词:初中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初中体育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的表现。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之初,就是由少数民族根据当地的民风特色设立的,在初中教育阶段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对初中体育的丰富,也积极响应了发展民族特色教育的政策。“民族传统”将体育项目进行了分门别类,学生要区分清楚现代体育项目与引入的传统体育项目之间的区别。其次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有专业体育项目的要求高,项目的规则和力度也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状况。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和时间没有特定的要求,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头脑进行了相应的开发。对体育项目的总体把握和分类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素质之一,教师要选择最适合校园教学的项目,抓住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整体发展规律。最后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项目形式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配合教师授课,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现阶段课堂形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体育项目延续传统枯燥的格式化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达不到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目的。即使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形式涣散,盲目地跟随旧教育体制的现状不改变,也难以达到教育改革预想的效果。其次,体育教师资源不足,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素养的教师资源更是缺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教学能力,师资不足,素养不高,都成为初中体育课堂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短板。最后,资金投入方面,初中体育教学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金不充足就会影响体育项目的进行,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大大缩水。

三、初中体育项目教学策略的改进

1.明确项目进行宣传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接受群体的特点,学生要能够适应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对其充满兴趣。首先,教师在甄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结合初中学生的普遍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培养。体育项目要具有科学性,运动强度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代谢方式和供能方式。其次是所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否具有授课价值,要确保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明确项目之后进行课前改编,教师需要先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优化,通过教学经验进行筛选和改编,学生在教材改编工作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体育项目甄选之后,要对初中体育课堂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宣传,使得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现代体育项目。学校要拉近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民族体育精神的意识。

2.完善相关教材

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对初中阶段体育教材进行完善,补充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要对教材的专业性进行把关,教材的改编要将眼光放长远,适用于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材的完善要突出地区特点,强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在的文化和精神,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与时俱进,为实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奠定理論基础。

3.课堂教学实践

在明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课前改编的工作有序进行之后,就要对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随着教学周期的不断循环,教师从中总结出相应的信息進行完善和提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教学近距离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接触。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于这些项目的学习状况,要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反馈的课堂教学信息,总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公开课活动,使得师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之间不断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使得初中体育科目的教学逐渐走上正轨。

总之,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式仍在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引入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不仅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引入策略,还需要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教师要依据初中体育的学科特点,重新制定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教学计划。初中体育教师要担当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重任,为更好地发展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初中体育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