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2018-06-28王淑娟

关键词:药理学人参活血

王淑娟

(隆化县中医院,河北 承德 068150)

慢性心衰是临床各种常见心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具有40%的病死率,故在患病后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临床对中医的重视程度加深,采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也得到了推广,结果显示其疗效显著[1]。本文主要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全部入组患者有直系亲属陪同,亲属及患者自身熟知本研究,自愿参与,可有效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研究的相关问题,除本病外无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沟通交流无障碍。排除患者包括:伴有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病变;伴有沟通交流障碍者;参与研究非自愿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患者,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2]。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一个疗程)的治疗,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均为常规护理干预,经X线检查确定病因后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所用药物为,舒血宁15 mL/d,头孢曲松钠2~4 g/d,左氧氟沙星200~400 mg/d,环磷腺苷40~60 mg/d,将其加入到5%250 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口服药物地高辛片0.125~0.25 mg/d,氨茶碱片100 mg/d次,3次/d,卡托普利片6.25~12.5 mg/次,3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所用药物为人参,五味子,麦冬,丹参,当归,黄芪,生地,炙甘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增减药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76%,观察组患者结局显著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气阴亏虚,心脉失养,心气不足,阴虚内热。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时,丹参可治血行血,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才成分丹参酮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心肌细胞顺应性改善,异常凋亡情况改善。黄芪补元气,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中的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膜有稳定效果,可预防或改善其损伤[3]。人参味甘,味苦,微甘,补元气,补气虚血瘀,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中的人参皂苷可改善心肌功能,升血压,增强冠脉及心排血量,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麦冬益气养血,生地凉血活血,五味子益气生津,当归补血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合理配伍,可有效补血活血,补中益气,补元固本,行气化血[4]。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较经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优,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预后更好。

[1]陈艳俏,张成英,陈少军,等.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27):157-160.

[2]毋领娟,李 彬,邢作英,等.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的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6,(11):2453-2455,2461.

[3]曹优文,代云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7):403-404,407.

[4]刘 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J].世界复合医学,2017,(4):60-62.

猜你喜欢

药理学人参活血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人参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