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型电子设计竞赛教培模式的探讨

2018-06-27刘斌潘宇梁喜幸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电子设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刘斌 潘宇 梁喜幸

摘 要: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出发,结合本校电子专业学生特点,提出电子类课程的改革方案及在教培模式方面的一些创新措施。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航拍多轴飞行器为载体,以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完成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玩乐,在玩乐中学习。并与传统培养模式对比,分析两者培养差异。

关键词:电子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1.194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高教司和工信部人事司共同主办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其旨是推动与促进电子信息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创新[1],考察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办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活动。

2 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起源于1994年,每2年举办一届[2] 。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1)“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组织运行模式;(2)竞赛规模大,参赛人数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3)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广,其中包括模拟电路、高频电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CPLD可编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课程;(4)综合性、应用性强[3]。竞赛题目大多是当前工业生产及实验等方面经常用到的电子电路。

3 比赛过程中发现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从本校历年报名参加电子竞赛的选手来看,特别是在大二年级中,他们有些课程建设滞后。

(2)根据竞赛题目要求,设计出来的方案存在东拼西凑的现象,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应用理论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3)设计报告编写不规范,不知道报告重点应分析什么内容,基础理论不扎实、学习能力不足,而且基本的报告撰写格式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报告的字体、序号标号图标的标注等,都不符合书写规范。

(4)临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差,由于制作的作品在异地评比,当作品不能很好的实现预定功能,检查不出出错的地方或不知道如何维修解决。

4 以兴趣为引导的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通过电子设计竞赛不仅能反映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也反映出本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本校尝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改革与探讨。通过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航拍多轴飞行器为实例,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设计,在学习中玩乐,也在玩乐中学习。以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4.1 培训课程体系安排

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的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入学时的平均水平相比偏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结合本校电子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进行梳理与整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将兴趣型的培养过程分为3个阶段:

(1)从新生中挑选一些对电子设计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一些基础的操作技能训练,例如焊接技能、万用表的使用、电路板的制作等基本技能课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2)在讲授一些多轴航拍飞行器的知识过程中,把一些专业基础课(例如模拟电路及电路分析等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巩固加深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主动去查找学习相关剩余的专业知识。

(3)通过前期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多轴航拍飞行器的设计、安装调试,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4.2 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老带新的方式,由高年级或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带领新同学或低年级的同学,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即使在课余时间也能更好的沟通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为此需要学校在管理方面需要做一些改进:

(1)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所需要的场地及必要的测试仪器,免费提供一些元器件材料。

(2)组织或举办一些电子设计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同时也为电子竞赛选拔队员做准备。

(3)在开设公选课时候,鼓励教师开设一些当今实用的技术或电子的发展趋势类似的课程,拓展學生的知识面。

5 结语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推动了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5]。依托电子竞赛题目,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爱好,并通过对一些课程的改革,能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但在如何将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振方,孟艳花,王艳.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01):135-136.

[2]姚有峰,张斌,聂丽.从电子设计竞赛谈时间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9):140-142.

[3]杨奕,徐鹏,彭小峰.电子设计竞赛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4):172-175.

[4]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

[5]刘韵,余魅.开展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04):121-122.

作者简介:刘斌(1981-),男,江西抚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设计。

猜你喜欢

电子设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种基于通用面包板的教学模式应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实践类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模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