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家20年徒步拍摄 记录全球8000米高峰

2018-06-27邢大军

北广人物 2018年20期
关键词:登山者雪峰定格

邢大军

苍茫云海间,雪山巍峨矗立,那是许多人可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风景。穿越高海拔山区,面对缺氧环境和变幻莫测的雪况,来自深圳的摄影家孙成毅自1995年到2015年,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以徒步的方式完成了全球所有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拍摄,他用摄影艺术的手法以巨幅细腻的照片展示群峰的峻拔巍峨。

跨越冰川展现自然力量

孙成毅身材高瘦,皮肤偏白,戴一副金丝边眼镜,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初次见面,孙成毅更像是一位年至六甸的教书先生,让人难以联系起他过去20年的壮举。1995年到2015年,他以徒步的方式完成了全球海拔8000米以上、共14座山峰的拍摄,被称为“摄影界中最好的登山者”。

2015年8月7日下午,丽日蓝天。在世界第十一高峰加舒尔布鲁木峰对面一个陡峻的高台上,孙成毅面对群峰激动地高喊:“20年了,我终于拍下了最后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

20年来孙成毅为冰川、雪山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却极少留下自己的照片及影像。他高喊的这一幕被同行友人拍了下来,这也成为孙成毅20年来攀登高峰的唯一视频资料。

在孙成毅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有人涉足的痕迹,他刻意拉开了风光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唯有辽阔苍茫的冰山雪峰,与蓝天白云为伴,或是沐浴在阳光里,或是在星空下静默。即使是唯一出现的帐篷,也只在照片边缘的角落散发微光,占据整幅画面的是璀璨星空下的神秘雪山,令人震撼于大自然的奇妙。

在孙成毅摄影作品的展览现场,唯一一张出现植物的照片是他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时拍摄的。这座山峰的攀登难度远高于珠穆朗玛峰,被称为“野蛮巨峰”,以攀登死亡率超过27%高居榜首。乔戈里峰是孙成毅在2015年7月下旬至8月7日攀登的最后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之一。“整个行程几乎都在无比壮丽的冰川里进行。”孙成毅回忆道。

一棵身处海拔4000多米的古松被定格为照片的前景和主角。天空蔚蓝澄净,绵延起伏的雪山巍峨雄壮。古松主干预部已经被风雪摧残,却依然葱翠,能让人体会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树木的坚韧不拔。“到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就寸草不生了。古松以剪影的方式呈现,与远处的雪峰遥遥相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松‘很幸福,天天可以看到雪山。”孫成毅说。

定格稍纵即逝的景观

为何要定下拍摄全球海拔8000米以上雪峰的目标,这源于孙成毅初次到西藏感受到的震撼。1987年8月,他和友人来到西藏。在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巴松湖,寂静的峡谷里连露珠滴落、枯叶飘零这些细小的声响都能被真切地听见。“我还仿佛听到了阳光的旋律、山峦的呼吸、大湖的低吟。”孙成毅说,“那看似寂静而凝重的大地里,蕴涵着无尽的动人乐章,只要你凝神聆听,音乐真的会响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大地美妙的音符。”

1995年孙成毅首次尝试登山拍摄雪峰,他在喜马拉雅的高山峻岭里穿梭。直到2013年,他完成了10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和数十座海拔7000多米巨峰的拍摄。“喜马拉雅的每一座冰峰都值得我永远崇敬和仰望。”孙成毅说。

他攀登次数最频繁、拍摄最多的就是珠穆朗玛峰,共攀登了七八次,仅珠峰东坡就去了三次。生机勃勃的南坡,苍凉雄浑的北坡,原始野性的东坡,珠峰是全球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区域。而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一天之内天气也往往变化莫测。这些都为摄影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孙成毅喜欢反复拍摄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间及光线下呈现的不同影像,将稍纵即逝的风景用镜头定格为永恒,将这些微妙的差别记录成照片。“经常有一种景观,它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这个时候就考验摄影师对稍纵即逝的瞬间的把握。”孙成毅说。如果在特殊环境下发现绝妙精彩的瞬间,他会迅速行动力求找到最佳位置和拍摄手法。

在谈及拍摄时,孙成毅的眼里总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与他提及曾面临险境的那种淡然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孙成毅说,他喜欢在黎明前和黄昏中拍摄,伫立在寒风中等待那抹金色的光芒投射在山巅,那时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在登珠峰东坡时,他拍摄到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四高峰洛子峰、第五高峰马卡鲁峰均掩映在湖水倒影里的景象。孙成毅说:“能让三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同时有倒影,全球仅有那一处。”

这奇观位于珠峰东坡的徒步线上。他2002年第一次登峰时因为暴风雪无缘得见。而第二次拍摄已经相距10年。那天天还没亮,孙成毅就扛着相机开始行走了,从营地徒步一个多小时选择拍摄点。他运用了对称的拍摄手法定格三座高峰同时倒映在湖面的影像。

登山徒步困难重重

要完美地呈现景象,需要背负沉重的专业相机、摄影器材和重型三脚架。“吃穿住行都要背上山,发电机、帐篷、睡袋等必不可少。”孙成毅说,最终呈现的照片是在许多人的努力下才实现的。

每一次拍摄都不容易。在希夏邦马峰,孙成毅为了拍摄雪山在霞光下倒映在湖水里的照片,连续徒步14个小时,在海拔4400米至5500米之间昼夜行走了一个来回,只为了寻找最佳角度拍摄最初那抹霞光。

为了拍摄海拔8463米的马卡鲁峰,孙成毅多次尝试,后来发现最佳拍摄角度位于西藏的卡达沟徒步线。“要考究地表达高峰,必须选择好的前景,在光线变化时不断移动机位、转换角度,才能拍到满意的作品。”孙成毅说。

雪山与星空,是最震撼心灵的一种组合。“用30秒长时间曝光来真实细腻地展现肉眼难以察觉的星星和冰川。”孙成毅说。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峰,一般夜晚温度降至零下lO℃,不少登山者会待在帐篷里。而孙成毅则在户外不断尝试,寻找雪山最佳拍摄角度和方式,所有拍摄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否则相机会冻结,电池也无法使用。”

2013年6月23日,南迦帕尔巴特峰营地发生恐怖分子杀害登山者事件。就在枪响后的一个月,孙成毅去到那里徒步拍摄。“在拍照时,我就忘记了其他的想法。那些所面临的危险,和我所得到的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孙成毅说。

猜你喜欢

登山者雪峰定格
定格美好瞬间
定格生死瞬间
诱惑
幸福定格
雪峰下的草场
韩雪峰的“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