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色彩规划

2018-06-27昔鑫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5期

昔鑫

摘 要:新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迅猛,很多地区相比过去,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群众生活的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此期间我国农村的发展是令人侧目的,在很多城郊乡村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整体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不少。新时期农村的建设不仅包括经济水平的进步,整体村容村貌的改善也是重要的内容。文章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千篇一律问题,借助色彩规划理论探索解决之道,以广安市为例来实际论证,进而促进我国农村建设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关键词:色彩规划;城郊;游憩地

1 现状

对于我国的城市以及农村发展而言,城郊乡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连接着两地,是重要的中转站和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地,所以对于城市农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尤其是近些年党中央大力提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城市、农村相互发展,协同进步,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此过程中高度重视城郊乡村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城郊乡村一般都有非常广阔的地域,所以游憩地是其主要的土地类型。在游憩地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实用价值、成本与收益、居民反馈度等。在设计学界目前对色彩规划理论是非常重视的。游憩地色彩规划主要指的是在城郊乡村游憩地公共空间中所展现的被外部感知的乡村色彩要素共同构建的、相对综合的、群体色彩的面貌。在实际研究中该地色彩中的景观则被限定为了以“色彩”为特定的景观类别,乡村实体的可视因素范围之内。结合实际的发展来看,我国乡村的面积非常广阔,城郊乡村游憩地的类别非常多元而复杂;虽然在城乡协同发展中两者的协同度越来越高,但是还是需注意个性问题,尤其是在色彩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粉墙黛瓦就是徽派的重要代表,清新淡雅则是江南小巷的特色。

虽然取得了成就但也需要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地区色彩景观规划设计重要性没有得到认识,很多时候排位都在其他设计之后,多数设计者对色彩景观规划的认知还归纳在实际的操作层上而不是理论研究层。其次,在村庄整改和修复以及重建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设计很多的形式都会破坏地区自然和人文的色彩要素,这是不利于游憩地可持续发展的。再次,对于地区的传统也比较漠视,虽然凸显了其现代要素,但对于地区文化重视度不足。最后,无视了游憩地居民感受,很多的作品都难以理解,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起到了色彩污染的作用,这都是问题所在。

2 色彩规划

2.1 规划原则

2.1.1 总体原则

在实际建设中总体的规划原则需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绿色、健康、生态、乐观”,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原则。其中的绿色,基础的含义指的就是绿颜色,也就是在实际业务开展中需要在游憩地大力的种植绿色植物,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的色彩规划实力,还有利于提升群众对于游憩地色彩规划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其次,绿色的更深远层次意义指的就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和落实。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色彩规划必须要注重生态系统质量的提升,注意农业环境的问题以及解决,在生态保护投资的体系上要努力做到完善,将环境治理作为城郊乡村游憩地色彩规划以及现代的农业建设重要内容。健康内容很好理解,指的就是在色彩规划上必须要以群众的健康为根本核心要务,将其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在色彩设计中须考虑游憩地市政建筑、街头设施、广告灯以及光和车辆对于整体色彩的影响,对于游憩地的水域、裸露的土地及自然植被都需要引起重视。结合城市的市级文化特色来确定合理基调,以此基准色来确立整体协调,以健康为核心要素设计色彩元素。生态的原则指的是结合生态学的原理,与游憩地实际情况所构建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的集合体。以此为原则需要就整体的生态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做综合考量,进而做到社会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居民满意的游憩地色彩规划设计。

2.1.2 具体原则

结合广安地区情况来看,具体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整体原则。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原则,也是具体的目标。对于广安地区城郊乡村游憩地色彩规划来讲,也要坚持这个重要的原则。这既是工作的基础,也是核心要务。这里所指的和谐包括居民间、居民以及环境、居民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和谐,也包括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保证整体是可持续的、是符合和满足最大利益的[1]。

(2)要注意体现地域特色。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地区在游憩地实际建设中忽视地区特色,导致了地区群众对此不认可,进而整体的效率相对比较低,所以广安地区必须要注意。在实际建设中可以努力凸显出广安的红色文化、川东文化,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认可,也有利于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的推广。广安作为我国的红色圣地,在近些年的旅游市场上收获颇丰,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圣地位居相同的重要地位。如果可以借此来设计游憩地的色彩,是非常好的思路和想法。除此之外,川东也有着独特而迷人的民俗,这些文化内容也可以加入到色彩规划中[2]。

(3)要注意文化传承和推广原则。广安传统婚俗礼仪与包粽子大赛、川东坝宴、篝火晚会都别具特色,如果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引入到实际的游憩地,将能够体现文化元素的色彩融于城郊乡村游憩地色彩规划之中,既可以吸引众多游客来此驻足观赏、游憩玩乐,又有利于提升地区的丰富性,做到和地区旅游事业的无缝对接。

(4)可持續发展原则也是重要的原则。主要指的是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实际的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其中的公平性原则指的是本代人和代际间的和谐,以及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持续性的原则是整体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各类限制因素可持续性的发展;共同性原则主要是对于城郊乡村的同时发展,不要有过大的贫富差距。这都是城郊乡村游憩地所承揽的重要任务。

2.2 色彩规划

2.2.1 主色彩

结合广安实际情况,整体的色彩规划需要凸显“生态广安、美好家园”的主题概念。广安市委提出了生态广安的建设发展理念,在决心上抢抓机遇谋求崛起、在行动上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在收获上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由此为依据来开展色彩规划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在任务实际展开之前,首先需对整体城郊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收集和归纳好资料,做好实地的取证和色彩取向以及调查分析工作,并结合国内先进的思想,具体对色彩做归纳和总结整理,最终得到实际的依据以及参考。在主色彩方面,以自然的环境和人工的环境、人文历史、城郊乡村特色、色彩愿景为主设计单位,来设计游憩地的主色彩元素。

在自然的环境上,城郊乡村的山体、水体、天空、四季变化构建起一个广安环境底色,以城市中的植被土壤作为整体色彩的影响物质,潜移默化地做好实际的趋向和偏好的计量。对广安自然环境的分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这几个方面。广安大气的能见度基本处于平均的水准,因此整体的色彩艳丽度需要比较高,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比较高度而深刻的展示效果。结合广安地区季节来看,春夏季节的差别不是非常大,相对较为舒适和干燥,冬季则为干冷的类别,所以以单色调作为实际的色调是比较符合的。广安市的植被基本上都受到了地区多降水的影响,森林植被的特征比较显著。所以将深绿色作为主色彩之一是合理的。除此之外,广安物资比较丰富,地区及周围的少数民族数量较多,所以可以适度地加入其他民族的色彩,在主色调上显示出丰富性。在人工环境上,广安的城市和乡村建设都非常不错,不仅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城乡都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体现。广安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这里还孕育了“红岩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成—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所以,乡村游憩地色彩可以延续凸显广安城市主题、特色的红色元素,配合绿色主基调,让红绿这一对比色成为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的主色彩。

2.2.2 辅色

在辅色设计上则主要突出点缀意义。广安地区整体风格具有多元特色属性,该地既有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又有非常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红色文化,所以可以借助业界常用千层模式来处理辅助色彩,进而用以点缀其特色。

在自然的环境上可以借助广安市花桂花的黄色,来做到期点缀色彩的作用;除此之外广安地区的森林非常多,植被茂密无比,所以在深绿色主色彩上,可以适度加入树干的颜色做点缀,这都是自然环境最好的展示。

在人文设计上红色黄色是最好搭配,这值得辅色设计做考虑。除此之外分区色彩规划也值得相关人士思考和借鉴。比如在游憩地动态区域,比如海拔存在动态差异的地区和游憩地体育运动区就可以借助红色使用,来凸显出其活力色彩;在实际设计上可以采取动态波纹的模式处理,这就会凸显出动态属性,也会非常吸引人,使人来到游憩地感到活力非常充足;而在具體设施的颜色选择上,比如游憩地健身器材等,就可以借助黄色来辅助设计,结合着黄色和红色的对比来凸显出搭配的细致度,吸引到更多人来到游憩地游览玩耍嬉戏。这与地区的整体主色设计是一致的。

3 结语

色彩规划对于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建设而言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提高广安城郊乡村游憩地设计水平,彰显出地区特色、文化底蕴;还可以提高城郊乡村游憩地实际建设的效率,有助于增强社会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广安的旅游价值,对广安的整体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薇,胡明杰.我国色彩规划研究评述——兼论新时期色彩规划研究创新[J].规划师,2012 (1):96-99.

[2]袁忠,关杰灵.山水城市的色彩规划初探[J].华中建筑,2008 (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