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

2018-06-27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测试作文题】

“鄙视链”是当今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他人的现象。“鄙视链”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在任何领域,几乎都能看到“鄙视链”的存在。比如“旅游鄙视链”,国际游瞧不起国内游,名胜游瞧不起乡村游,自由行瞧不起跟团游。上网络论坛也如此,顶端是知乎、果壳,接下来是豆瓣,再下来是天涯,然后是猫扑、贴吧。甚至在儿童之中也存在,如有没有英文名,看的是国产动画片还是欧美原版动画片等等,无一不被拿来当作鄙视的依据。

对“鄙视链”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这是一个需要同学们对当下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的作文题,与2016年的浙江高考题“虚拟与现实”一样都属时评类。这类作文题将同学们的视野引向社会,让他们去关注社会、思考社会。写出的文字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有一定难度。

题目一开始就对“鄙视链”作了清晰的界定:“当今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他人的现象。”对同学们而言,这句话应是思考的出发点,需在文章中明确观点,分析原因。分析时,应多维度考虑,如果能追根究底、指出本质则更显深度。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鄙视是以财富、知识凌驾他人的优越感,这既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也不能赢得他人尊重,是一种庸俗狭隘思想的体现。”“鄙视更多地表现在物质与消费层面,反映了当代社会追求财富、互相攀比的大众心态,也反映了当今社会独立追求和理性思想的缺失。”

鄙视链的产生反映了什么

衢州第二中学高三(8)班 陈语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更自信,“鄙视链”也悄然产生,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层层加深的轻蔑与恶意几乎压得人抬不起头。有人说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人们有精力去攀比、去追求,但究其实质,“鄙视链”又不仅仅是这样。我认为,“鄙视链”的产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造成恶劣的影响,应当拒绝。

不可否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高低优劣的判断自然千差万别,产生分歧是难免的。时代的发展的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却也为攀比求异推波助澜。因为差异而鄙视他人,是不论哪个社会都不能完全避免的,但说因为“鄙视链”是自然产生的而听之任之,则未免有些轻率与武断了。

“鄙视链”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他人的现象。但从真实心理的角度来看,这并非纯粹是自负的体现,而是混杂着自卑、好强等复杂感情。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随意轻视别人、自视甚高的,他们不需要依靠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优越。在他们眼中,这已是既成事实。就像比尔·盖茨衣着总是简洁、一家人出行低调,英国皇室总是谦和有礼一般,自信的人不炫耀,只有内心不坚定,害怕别人否认自己的优越,才会急着摆正关系,把优越写在脸上。这其实折射出这一代人心理的脆弱。

那么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儿童又是怎么回事呢?凭什么说心理脆弱呢?这就是另一个方面的原因。从大的角度,即社会时代的角度来看,这是浮躁的社会风气、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流在作怪。产生“鄙视链”的前提是选择多样化,无数新产品、新风尚的出现,变相地为某些人提供了鄙视的“依据”。千变万化的时代风尚让爱跟风的人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优越,也让人们更加浮躁。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用消费来证明自己,倾向于用简平快的鄙视来表达自己对不同意见的看法,大人影响孩子,孩子又影响下一代孩子,鄙视就此生根。

究其实质,“鄙视链”反映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缺失。如果真的尊重别人,体谅他人的选择,就不会用鄙视的“大棒”打压不同的选项。如果真的尊重时代,就不会把各种无实际差别的选择排队、分堆,去干扰舆论乃至生产的导向。多一点尊重,心里隐藏的浮躁和自卑也不会以这样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殃及无辜。

不良影响自然无须赘言。鄙视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我们不希望被鄙视,希望站在顶层,当然情有可原,但转身又去鄙视别人、维护“鄙视链”又怎么说呢?希望人们平心静气,自尊自重,让这样的鄙视与敌意少一些吧!

点评

得分:51分

此文最大的优点在于论述能追根到底、探究实质,因而显得分析深刻、看法独到。全文在逻辑上呈现三个梯度,论述逐层深入。首先,作者从文题入手,指出“‘鄙视链’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他人的现象”,紧接着用“但”字转折,揭示鄙视链的真正内涵是“混杂着自卑、好强等复杂感情”“折射出这一代人心理的脆弱”。接着,作者论证儿童不存在“心理脆弱”的因素,因而“浮躁的社会风气、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流”才是“鄙视链”的社会因素,此部分使论证更为深入。而文章并未就此止步,作者用“究其实质”一词将全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鄙视链’反映了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缺失。”

文章在语言上应更简洁些,开篇的两段稍显冗长,影响了行文的节奏。

不鄙视,也不怕被鄙视

衢州第二中学高三(7)班 毛昕莹

所谓的“鄙视链”正在从各个角度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旅游圈到网络论坛,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我们应该予以反对,不能任其发展。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不鄙视他人,更不惧怕被他人鄙视。

诚然,那些“有资格”鄙视他人的人,或许在某些方面的确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好的、坏的,自然是自己说了算,就像古话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的角度看,鄙视他人何尝不是自己的不自信。他们需要从别人身上来找自己的满足感,却无法好好欣赏眼前的风景。这或许和当今社会浮躁的风气有关,社会的发展催促着每个人大踏步向前,在生活愈加丰富的同时,却忘记了回归自然和淳朴。国际游有国际游的奢华,名胜游有名胜游的味道,乡村游有乡村游的自由。每种事物都必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也都有其珍贵的地方,所以与其花时间去鄙视、嫌弃与你选择不同的人,不如慢慢走,欣赏啊!

反观被鄙视的人,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作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讽刺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因为想要跻身上流社会,向朋友借了一条假项链,却在不小心遗失之后,花一生的时间来赔偿。充满讽刺意味的事不仅发生在小说里,也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的享受,打肿脸充胖子,最后换来倾家荡产的结局。回归“鄙视”本身,若自己的选择的确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么为什么又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跟随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快乐的事更重要。

所以,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不恃物而骄,不鄙视他人,也不要害怕被他人鄙视,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只要不逾矩,为何不做个随心所欲的人?每个人都应首先做好自己,而非管好他人。

不鄙视,也不怕被鄙视。做好自己才是最好。

点评

得分:49分

人们在鄙视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在被别人鄙视,因此,“鄙视”才能够以“链”的方式存在。这位同学正是关注到了“鄙视链”中的“链”一词,并基于此,以“不鄙视他人,更不惧怕被他人鄙视”为观点,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首先从“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的角度”看,指出鄙视他人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再从“被鄙视的人”的角度提出要求,“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作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鄙视与被鄙视的联结点是“自身”,因而,文章最终以“自身”为出发点,认为应多要求自己,不苛责他人。这样,论证便显得非常诚恳,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只可惜在“厚度”方面稍显不足,字数也未达到800字,导致每部分的论述皆不够深入。如能更多地结合现实中的例子加以阐述,文章的得分会更理想。

糖橘饼

泰顺中学高一(4)班 蓝钰涵

每次去外婆家都要坐很久的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家里,外婆总会先领我到常年光线昏暗的储物间。拉开门,各种谷物浓郁的香气交织着扑鼻而来。当外婆打开立在中间的红木柜子时,我便知道一定会有惊喜。

“糖橘饼!”我眼前一亮,红澄澄的糖橘饼上镶嵌着甜甜的白糖霜,我跑过去一嗅,香极了!在农村,这样的好东西不比山珍海味来得差。双手捧着糖橘饼,轻轻咬一口,摸张木凳坐下,看着屋檐上边比糖橘饼更红的太阳,屋檐下边,是抖着小簸箕给一群叽叽咕咕的鸡喂食的外婆。

吃饱喝足的鸡神气十足地迈着步子走到别处去,我也摸着小肚子,咂咂嘴。橘饼甘甜的味道仍萦绕着味蕾,舌尖上仿佛种了片飘香的橘林,收尽了一个秋天的香甜,剩余的那点苦涩滋味似乎不见了。

上个假期去看外婆,想起了十多年未吃过的香甜又微苦的糖橘饼。小时候见外婆做过,也隐约记得些。当年外婆将橘子放入亮晶晶的糖水中熬煮,耐心地搅拌着橘子。只见可爱的橘黄色橘子变成诱人透亮的橘子,一缕缕橘香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悠悠,跑进心里,我期待的目光又深深陷入了那溢着香气的大锅。

我便也搬来那口大锅,准备亲自动手制作,而外婆成了我的助手,从木桶中一勺一勺地舀水加入锅中。当水溅在地上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加水声也越来越慢,专心低头烧柴生火的我才发现外婆那双颤抖的手越来越吃力地舀水、倒水,勺子里似乎装着千斤重的石头。我明白那是时光。

外婆,真的老了。

即使我倔强地不想承认、不愿接受、不敢相信外婆会老去,但事实总会让我胸口堵着,喘不上气。我接过勺子,让外婆坐下。外婆笑眯眯地坐回木凳,说自己腿脚不便就是不行,又说有外孙女的陪伴就是好,还说在我小的时候,到外婆家才两日,不知为何一直闹着要回家,外婆劝了许久我也无动于衷,母亲只好带着我回家,回到家后,我竟又打电话过去说想外婆了又想回去。外婆细细碎碎地念着从前的事……

在假期快结束时,糖橘饼最后的晾干工序也结束了。走前那整个下午,我和外婆抄起两张木椅坐在充满阳光的后院,两个人,一盘糖橘饼,边吃边聊。那时候的太阳也如糖橘饼那样又红又亮,温暖得让人不由得眯着眼。我只是安心地听着外婆喃喃低语,闻着那可爱的橘香,仿佛回到十多年前,空气中混杂着让人舒心的土壤气味、谷物的香气。偶尔听到远处的鸡鸣,睁开眼是外婆慈祥的面庞,心上有阵阵暖风拂过,恬静,安逸,无忧无虑。

太阳划过天空,将遮将掩地要藏到西山头,一行归家的飞鸟掠过金黄色的天空。从小到大都不喜欢这个归家的号角,从前是在西边的小土坡上玩得意犹未尽,如今是一次次被生活琐事鞭策着前进。

最后,还是要面临道别了。外婆久久地站在小路边挥手,她背后是糖橘饼般火红硕大的太阳。脑子里“嗡”的一下,想起外婆唱过的民谣,眼眶里的泪珠再也忍不住……

[指导老师 陶文建]

昙 花

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Y1B 吴焱时

你是簇簇绿叶间的明珠

也是这大自然中的骄傲

人们惊羡那悄然的微笑

这洁白的花瓣贵若珍宝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荒谬的人们何以显微笑

怎不期望生命长若赛跑

冰冷的沉睡终结于今宵

金子般的世界仅此分秒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我们爱你似白玉的花蕊

惜你丝绸般的长发飘扬

路易十四不及你的淡雅

红玫甘拜于高贵的身膀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世界如许姹紫嫣红多样

而我的眼睛只见过一角

伴随着浮夸的句句赞扬

血液向天国静静地流淌

仅仅能够仰望彻夜星空

已是那毕生渴望的梦想

何以诚挚艳羡我的美貌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请别好奇那短暂的美貌

上天不公地汲取着心跳

唯一的阳光下若不绽放

便再无机会主宰那轻轻的生命的一笑!

昙花一现,那仅仅的一现

猜你喜欢

外婆
外婆
外婆的牙
给外婆的一封信
外婆的茶
外婆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我的傻外婆
外婆
外婆回来了
外婆的小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