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四维论析

2018-06-26沈孝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

沈孝鹏

摘 要: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更好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从理论维度看,其科学内涵是创新形式、内容和载体,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将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举措固化为制度。从逻辑维度看,其内在理据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品质的彰显,党的建设一般规律的体现,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要求。从价值维度看,其价值指向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实践维度看,其具体要求是用最新理论成果夯实党团结统一的基础,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高相关党规制度执行力。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四维论析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34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113-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论及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并先后将其定位为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根本性基础工作”“重要抓手”。从措辞变化看,党中央对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视在不断增强。可以认为,新形势下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至关重要的内容和抓手。切实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保障作用,必须充分彰显和系统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在“四性”中,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由于是一个新命题,现阶段人们对其意蕴何在、源流何处、指向何方等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甚清晰。而廓清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对更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逻辑、价值和实践四个维度,对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科学内涵、内在理据、价值指向和具体要求进行分析。

一、理论之维: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科学内涵

探讨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命题,须首先对其科学内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这是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认为,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至少具有三重意蕴。

首先是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内容和载体等的不断创新。形式、内容和载体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元要素。就其共性特质来说,这些元要素都是“历史”的,亦即是说党内政治生活应采取何种形式,应聚焦什么内容,抑或是需要何种载體,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都必须与“历史”相适应、相吻合。如就内容来说,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政治生活主要聚焦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指向破除“个人迷信”,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而此后又转变到反对和遏制腐败,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上来,这些都是历史的产物。总之,伴随所置于的历史条件,所萦绕的历史环境,所面临的历史境遇不断发生变化,必须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内容和载体等不断创新,做到聚焦新的时代主题,关切新的时代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展现新的时代魅力,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取得切实效果,这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第一层重要意涵。

其次是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在这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不仅仅是指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内容和载体等的不断创新,同时还内含更好解决党在这方面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之意。这一显而易见的道理,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们认为,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本身并不是目的,归根结底它应服务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因此,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在这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自然就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重要意涵之一。对此,可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实践发展脉络,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以选人用人问题为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1]。纵观97党的历史,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在一贯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同时,侧重点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种侧重点的变化,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具体表现。而选拔任用干部标准侧重点之所以会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主要又是为了解决不同时期的现实问题。如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适应建设的需要,选任干部更多侧重于才的方面,强调多选拔建设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而当前选拔任用干部更强调以德为先,则是为了解决干部队伍中出现的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把以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这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视为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重要意涵,是有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的。

最后是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凝结的新经验,提出的新举措不断固化为制度。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内在要求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凝结的新经验,提出的新举措不断固化为制度,促使其能够发挥较为稳定、持久和长远的作用。把此点视为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又一重要意涵,主要是基于从本体角度剖析“时代性”概念产生的思考。何谓时代性?抽象地说,时代性就是既把握了现时代的新特点新规律,又站在时代前列,抓住主流趋势,顺应历史潮流。而现实地讲,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的彰显离不开制度的固化。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为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为巩固党的组织,除党的“四项纪律”外,还必须制定一种较为详细的党内法规。[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总结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看哪些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4]。这些都是在把握历史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由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必须将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凝结的新经验,提出的新举措不断固化为制度,使其能够发挥较为持久、稳定和长远的作用,这也构成了其第三层重要意涵。

二、逻辑之维: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内在理据

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命题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概而言之,其内在理据主要有三: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品质的彰显;二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的体现;三是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品质的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品质。从比较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在比较中体现出来的诸多长处和优势。立足于党自身来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品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内在阶级基础、指导思想、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制度体系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性质、性能和性状。当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品质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规定性,而且会有具体的外在表征。而所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品质的外在表征,就是指包括加强自身建设在内的党的各项活动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并引领时代发展。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也就属于上述提及的“党的各项活动”的范畴。因此,为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品质,必然会要求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的不断增强。

第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的体现。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和总结九十多年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其背后是具有一般规律性的。2016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概括和总结,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5]。随后,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我们党抓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不断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6]。前已述及,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必然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这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基本规律的重要体现。

第三,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要求。作为一种实践,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处于客观的内外在环境中。其中,内在环境主要是指我们党的具体党情,而外在环境则主要指党面临的世情和国情。毫无疑问,不管是具体党情,还是世情和国情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当前,从世情来说,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正在深刻调整;从国情来说,我国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社会发展却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特征;从党情来说,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虽仍在不断增强,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却更加凸显。因此,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做到因势、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所以说,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也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重要理据之一。

三、价值之维: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价值指向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命题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是有助于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首先,有助于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风政风取得了重大好转。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党内政治生活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准则》和《条例》的说明中对之进行了归纳,指出当前我们党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某些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7]毫无疑问,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要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其次,有助于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提及,此处不再赘述。另一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又寓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过程中,是能夠为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服务的。这主要是基于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能够扫清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面临的障碍的考量。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着思想不纯、作风不正、党性不强、腐化堕落等方面的障碍。扫清这些障碍,需要依靠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并不断增强其时代性。以反对腐败为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对腐败最为有效的形式,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又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必然会优化对权力制约监督的形式和机理,这就会有助于解决腐败问题,从而有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而可以说,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重要价值指向之一。

最后,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进入了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具体展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党建实践创新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更好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因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样,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工作。但要发挥其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和保障作用,就必然要求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不能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上,而是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因此,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又一重要价值指向。

四、实践之维: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的具体要求

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落实到具体的党建实践中。因党内政治生活涉及面较广,所以增强其时代性的具体要求也必然会体现在多个方面。但立足于实际来看,当前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必须抓住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凝聚共识,夯实我们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党的理论的又一重要飞跃,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指南。因此,新形势下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之来回应时代诉求,凝聚全党共识,夯实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全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应有之义。”[8]首先是要加强对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自觉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对普通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客观来说,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对此重视不够,致使很多普通党员理想动摇、信念模糊,甚至毫无党性意识,这对党的事业发展同样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必须要在抓“关键少数”的同时,牢牢抓住普通多数,从以上两个层面、两个向度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真正坚定全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再次,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纪律松弛是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必须要严明党的纪律。而严明党的纪律,又必须首先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因为“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9]进而言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需做到以下两方面要求:一是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二是规范党内关系,要通过发扬民主、领导带头、加强约束,实现同志间关系清清爽爽,上下级间关系规规矩矩。

最后,要在继续健全完善有关党内政治生活法规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增强相关党规制度执行力。九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出台了大量的党规制度。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共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共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在此情境下,党内政治生活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存在各种突出问题,根本上就是因为党规制度执行力不高,相关要求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时代性,必须要在继续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增强党规制度的执行力。具体是要加强党规制度执行监督,优化党规制度执行环境,提高党规制度执行主体执行能力,涵育党规制度执行文化。惟其如此,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才有抓手和保障,才不会沦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28(1).

[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4][6][7] 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6-11-03(2).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8] 言浩杰,李婧.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自我革命”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31-134.

[9] 關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N].人民日报,2016-11-03(5).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问题、对策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基本问题探讨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网络视频节目的特点及优势简析
新形势下做好园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新形势下做好园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